国际经济学中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有哪些?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可以分为同质产品和异质产品两种。同质产品也称相同产品,是指那些价格、质量和效用相同,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即商品需求的交叉弹性极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消费偏好完全相同。
一般来说,这类产品属于行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位置不同,上市时间不同,也属于同一行业的贸易。
异质产品是企业生产的具有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或客观特征的产品。这些产品不能完全替代(仍可替代),要素投入也差不多。行业内交易的大多数产品都属于这一类。
扩展数据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证分析阶段。主要包括Verdoom (P.J .)对65438年至0960年“比荷卢经济联盟”集团内贸易格局的研究。Balasa (B .)对欧洲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状况的分析;小岛清关注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横向贸易。
第二阶段是理论研究阶段。里程碑式的著作是Grubel和P.J.Loyd在1975年撰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异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计量》,这是最早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专著。在本书中,作者修改了H-O模型中的一些前提条件,将贸易中的相关费用引入模型,并解释了一些产业内贸易现象。
第三阶段是丰富发展阶段。主要理论模型如下:20世纪70年代末,迪克西特(A.K .)、斯蒂格利茨(J.E .)和克鲁格曼(p .)创立了新张伯伦模型。
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应用于产业内贸易;20世纪80年代初,Brander (J .)和Krugman (P .)建立了一个差异模型来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象。
百度百科-产业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