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拉面的研制
第一阶段,1915到80年代初,直到改革开放才开始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最多的时候有十几家面馆。
第二阶段,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数量激增,质量参差不齐。有了品牌知名度,单店的知名度开始影响销售,经营扩展到外地。当时牛肉面馆在座位不够的情况下,位置狭窄不舒服,卫生差。食客们只好蹲在街边品尝拉面,这也是旧时兰州的一大景观。从1990年代初期开始,新的牛肉面连锁店改善了上述缺点。但是整个牛肉面馆快餐的特点依然存在。
第三阶段,90年代中期,连锁特许经营开始出现,以企业为导向的规范管理逐渐成为一门学问。
第四阶段,90年代中期至今,企业文化建设和标准化工业流程开始建立和发展。兰州牛肉拉面在数量的裂变式增长中,从地方小吃迅速转变为大众快餐品质。
兰州牛肉拉面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网点数量大幅增加,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呈现出地域餐饮特色与现代餐饮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为兰州牛肉拉面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2013粗略统计,兰州牛肉面馆约有1200家,规模巨大。
从65438到0999,兰州牛肉拉面、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被国家确定为三大中式快餐试点推广品种。兰州牛肉拉面,晋升为“中国第一面”。
2007年6月,兰州市从近500幅作品中选出一幅作为兰州牛肉拉面的统一标识,并申请注册为商标。它的图案以绿色为主,图形看起来像一个牛头,但显示了拉面的动作。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不可能仅仅作为食客就知道“标准”的符合性。所以官方授权符合标准的面馆使用“兰州牛肉拉面”商标,让消费者在吃的时候一眼就能知道这家店是否“正宗”。
2007年9月28日,由兰州市政府和甘肃省商务厅主办的首届“中国兰州牛肉面节”在东方红广场隆重开幕。兰州牛肉面logo亮相,“牛碗”雕塑亮相东方红广场。在开幕式上,甘肃省省长助理、兰州市市长张津梁和甘肃省工商局局长朱同新为兰州牛肉面的标志揭幕。主办方向获奖作品作者于玲颁发了5000元奖金,并向入选的“市民喜爱的牛肉拉面餐厅”和“礼仪之星”颁发了卡片和证书。入选的10家“市民最喜爱的牛肉面馆”成为首批使用兰州牛肉面标识的面馆,首个商标授予北京兰州饭店。
2009年,这项商标授权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2010年,兰州市共有牛肉拉面餐馆(店)1099家,其中清真面馆(店)639家,营业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从业人员100多人,年营业额6543.8+02亿元。兰州市政府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建立集科研开发、技术培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于一体的全国牛肉拉面产业体系,发展加工、配送、销售、贴标、管理、服务“六统一”连锁店。
2010年5月,国家商标局通过了“兰州牛肉拉面”注册申请。
2065 438+00 7月2日,中国烹饪协会专家为弘扬这一民族餐饮名品,命名甘肃兰州为“中国牛肉面之乡”。
2065 438 3月31日下午,甘肃省人社厅召开座谈会,就如何推进兰州牛肉拉面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听取专家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甘肃省人大常委会顾问、甘肃省人力资源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原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良受聘为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国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委员会顾问。马,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十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甘肃省领军人才,省京剧团副团长,被聘为“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形象大使”。
2012由中国国际商会、中国烹饪协会、兰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12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节”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 * *隆重开幕。
2012年8月6日下午,中国兰州牛肉拉面产业升级与跨越发展高峰论坛在兰州举行。
2065 438+02 9月7日上午,甘肃兴隆兰州牛肉拉面职业培训学校在兰州揭牌成立,标志着全国首家兰州牛肉拉面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学校的诞生,将有力推动兰州牛肉拉面的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在民间的兰州牛肉拉面中,作为中国十大面食的山西刀削面、河南徽面、四川担担面、北京渣江面、武汉热干面、昆山奥灶面、镇江锅盖面、杭州皮阿尔川、吉林延边冷面等,更是罕见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