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 _,_ _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_ _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和母亲河,不仅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还哺育了祖国8.7%的人口(据2000年统计)。然而,目前黄河生态危机愈演愈烈,面临着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面积增加、水污染严重、断流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向流域乃至全国人民发出了严重的警示。

黄河源区的“亮黄牌”

青海省作为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的重要源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我国三大江河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已被“黄牌警告”。

保护和建设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源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加剧,生态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面积平均每年增加265,438+0,000公顷,侵蚀程度越来越严重。目前黄河源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面积达750万公顷,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7.5%。每年有超过数千万吨的泥沙输入黄河。

土地荒漠化迅速发展。目前,全省荒漠化蔓延率为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2%。全省荒漠化面积已达654.38+0252万公顷,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98万公顷,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黄河* * *和流域及源头。并且还在以每年654.38+0.3万公顷的速度扩张。草原植被严重退化。全省约9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总面积达833万多公顷,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两倍多。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河流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的黄河源区: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湿地萎缩,灾害频发,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中华水塔”是黄河源头的好名字,也是青海省生态功能的形象描述,但目前,这座大水塔正面临干涸的危险。近年来,黄河上游来水平均减少40%以上,湿地面积每年减少近59平方公里。如果青海湖的水位以现在每年12.4厘米的速度下降,这个美丽的高原湖泊将在一百年内不复存在。

为有效遏制生态恶化趋势,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导和流域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把生态治理、建设和再造秀美山川作为黄河源区今后工作和发展的主导方向, 并结合本省实际,先后开展了以生态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针对性措施为重点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确立了生态建设的八个主攻方向。

希望这次对黄河源区生态“亮黄牌”的警示,能让国人不仅关注身边的生态安全问题,更关注黄河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问题。让黄河焕发青春,让黄河源区恢复原来的美丽,恢复曾经哺育一个民族、一个文化的力量。

河西走廊的“尘源”

近年来,每年春天,一股黄沙洪流从甘肃河西走廊兴起,自西北向东南,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这条曾经因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而闻名的“西部黄金带”,如今在沙尘暴的威胁下正在褪色,随处可见废弃的村庄、废弃的农田和成片的枯树。这里成了沙逼民走、生态失衡的“难民区”。生态专家考察河西走廊后认为,它不仅是中国沙尘暴东移南下的大通道,也是中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源地之一。

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接吐哈盆地,南抵祁连山,北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它东西长10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到几百公里。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50%。千百年来,河西走廊以厚重的历史著称:它不仅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干线路段之一,也是中原王朝和民族政权相互角逐的重要战场;而且见证了各民族的交流、迁徙、交往、斗争、融合。

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因素,如今的河西走廊已成为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沙尘暴”的罪魁祸首。北部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正在加速南迁。南北祁连山水源涵养带也因干旱增加了雪线。中部绿洲,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水资源越来越少,大面积耕地沙化,呈现进沙退沙的趋势。据统计,河西地区沙化面积正以每年654.38±0.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沙化面积比解放前增加78.9万亩。8.7万平方公里的草原面积中,80%退化严重。以前民勤、金塔、武威等走廊里的“明珠”,现在有风的时候就成了主要的扬尘源。根据卫星拍摄的沙尘暴路线图,近十年来发生在西北地区的沙尘暴几乎都是沿着河西走廊逼近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态专家认为,河西走廊的荒漠化首先是干旱缺水多风等自然原因造成的。其次,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对生态的破坏。过去,河西走廊一直是甘肃移民安置和发展的主要地区。20年来,安置了甘肃中南部贫困地区移民1.3万人。随着人口的增加,乱垦滥牧滥牧现象屡禁不止。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河西走廊草原地区普遍超载30%-50%,严重的地区甚至达到100%。

可喜的是,近年来,河西走廊的生态危机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流域机构和甘肃省的高度重视。投入巨资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生态建设,科学规划和确定土地人口承载力,实现廊道的可持续发展。为此,2001上半年,甘肃省政府还作出决定,河西走廊不再新开垦荒地。目前,旨在恢复和保护环境的大型节水灌溉工程、沙尘暴治理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正在河西走廊全面铺开。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河西走廊能够重现历史的辉煌。

宁蒙河套“告急之水”

黄河流域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干旱地区,水资源先天不足。据统计,黄河水资源只有580亿立方米。而且由于黄河泥沙太多,654.38+0.6亿吨泥沙每年至少需要200多亿立方米的水才能冲走,所以黄河每年实际可利用的水只有300多亿立方米。同时还要供沿江九省和河北、天津两个省市使用。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

俗话说,黄河富的宁夏和内蒙古的河套都在其中。千百年来,宁蒙河套灌区一直是排灌灌溉,取水方便。在这里生活和耕作的农民从来不担心农田缺水。然而,随着上游生态恶化、人口增加和经济快速发展,河套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尤其是宁夏地处西北干旱内陆地区,天上的降水非常稀少,地表水严重不足,地下水更是稀缺。黄河过境水是整个地区最重要的可利用水源。此外,近年来,河套灌区冬灌引黄量已降至近十年来最低,农业灌溉用水严重不足。而且黄河中上游持续干旱造成了历史罕见的枯水局面,造成了宁夏、蒙古两个灌区严重“缺水”,给灌区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经过专家多次调查,河套灌区近年来“缺水”的原因有四点:

一是黄河上游生态退化加剧,导致灌区“缺水”。由于天然温室效应、黄河上游生态严重恶化和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影响,灌区干旱少雨,天然来水持续减少,生产生活用水“告急”。据相关水文气象部门测定,近年来,黄河上游干流及支流来水较多年平均值最多减少50%,导致龙羊峡、刘家峡水库3、4月份无水可蓄,给宁蒙灌区4、5月份大量春灌用水带来严重困难。

二是宁蒙河套超计划用水,加剧了灌区“缺水”。由于黄河上游连续多年缺水,加上宁蒙灌区频繁使用黄河水,“缺水”加剧。根据气象水文资料,宁蒙年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是中国地表水资源最短缺的省份。此外,黄河是宁夏和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客水资源。黄河委员会对黄河干流实施统一水量调度以来的实践证明,目前,黄河开发利用现状尚不允许宁夏、内蒙古地区新增黄河干流用水指标。

三是灌区用水结构不合理,“缺水”矛盾更加突出。据调查,由于灌区改造和渠系配套跟不上,宁蒙灌区用水比例严重失衡,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高达90% ~ 96%。而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输水过程中浪费了一半以上的水。灌区平均每亩总用水量高达10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农业用水结构不合理,灌溉浪费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此外,干旱减少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经济快速发展增加了对水资源的有效需求,水资源承载压力过大,用水效率不高,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成为宁蒙灌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四,开发建设项目的兴起,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随着宁蒙河套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该地区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吸引资金,大规模开发建设能源项目。但大部分能源项目都是高耗水项目,比如湿冷的火电厂。一台30万千瓦的机组每年需要大约450万立方米的水。根据近期内蒙古拟建设的大型工业项目测算,年用水量将增加2.2亿立方米,规划中的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到2065.438+00年需增加工业用水654.38+0.9亿立方米,其中电厂用水0.9亿立方米。可见,高耗水的能源开发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了宁蒙河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现实,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节水型社会。近年来,黄河委员会、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宁蒙两省水利主管部门根据水利部党组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按照水权理论有效配置水资源的基本要求,通过“投资节水、转让水权”的改革试点,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缺水”问题,开创了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崭新道路。 目前,“水权转让”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黄土高原上的“沙是一场灾难”

“蜿蜒的黄河在万里沙质,黄河对泥沙有害”。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下游年输沙量达到6543.8+0.6亿吨。如果堆成654.38+0米宽的土堆,可以绕地球27圈以上。这些沉积物80%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总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暴雨集中,植被稀疏,抗水土流失能力差,加上长期的人为破坏,黄土高原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9%,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而在1500多年前,黄河中游曾是“近广泽而带清水”,密林羊阻路。是人类的掠夺性开发卷走了植被,带来了沙尘暴,是水土流失把黄土高原画成了一片废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特点是:一是水土流失在全区普遍存在。二是亏损严重,大小渠道27万多个。三是损失大(黄河水含沙量多年平均每立方米35公斤,居世界第一)。第四,水土流失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下游河床泥沙淤积,威胁黄河防洪安全。该区多年输入黄河的654.38+0.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导致河床每年抬升8-654.38+00厘米。目前黄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米,河南省开封市黄河河床高出市区13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安全。

-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8。年降雨量只有200-7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1800毫米,同时,为了减少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每年需要200-300亿立方米的水将泥沙冲刷入海,减少河床,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了耕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开垦土地,陷入了“越穷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八七”592个贫困县、8000万贫困人口中,全区有126个贫困县、2300万贫困人口。经过多年的扶贫,仍有10万人没有脱贫。

——恶化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破坏原有植被,恶化生态环境,加剧土地干旱程度和小气候等自然灾害。根据甘肃省18县连续44年的资料,干旱年或偏旱年为17,占38.6%,其他灾害年为19,占43.2%。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地表裸露,形成沙漠,一旦大风,尘土飞扬,形成沙尘暴。历史上,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和沙漠的形成,陕北榆林市曾三次被迫搬迁。离黄河湖口区上游不远,几十年前是一个又大又繁华的码头。现在的河道早已因为水量太少泥沙太多而无法航行,昔日码头的繁华也只停留在上一代人的记忆中。再加上近年来两岸降水太少,附近村民甚至没有收成,生活越来越艰难。没办法,周围的村民只好搬走,在有水的地方找地开垦,才能生存。

近年来,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三代领导人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作出了重要指示和批示。中央还明确指出:“加强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淤地坝’等各种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致富、减少入黄泥沙的重要措施。”水利部批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方案,加大投入,将其纳入全国水利工作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全面实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黄委党委提出了建设黄河粗泥沙“三道防线”的战略部署,以淤地坝建设为突破口,作为减少黄河粗泥沙流入第一道防线的黄土高原粗泥沙区治理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得到了流域内各省(区)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一行动必将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河水流出龙门时的“水污染”

由于黄河生态日益恶化,水资源不断减少,黄河沿岸多条重点支流因缺水被工业废水稀释而受到严重污染。黄河污染最严重的河段是宁夏到内蒙古,陕西潼关到河南三门峡。主要原因是一些污染企业超标排放。为此,黄河委调整了小浪底水库拦蓄洪水的运行方式,这在国内主要河流中尚属首次,为黄河下游防断流和治污提供了80多亿立方米的宝贵水源。然而,由于劣质五水的不断注入,每到冬春季节,小浪底的一座“清水”水库就开始变质,引黄济津被迫停水两次。

尤其是晋陕豫交界的黄河小北干流地区,由于近年来污染严重,流域内40%-70%的水体已降至国家标准最差水平。污染源主要是黄河沿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黄河干流汾河临汾段全长173.5 km,沿线共有企业956家,其中造纸厂77家,焦煤洗选厂402家,选矿厂243家...他们每年向汾河排放61万吨工业废水。此外,沿海城市每年排放3000万吨生活污水。两岸人民已经10多年没有听到汾河水的哗啦声了。被山西人称为“母亲河”的汾河,不仅出了奶,还为子孙藏了邪。由于负担越来越重,它已经无法养活自己的孩子,一些河段甚至失去了农业灌溉的功能。

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流经甘肃、陕西的23个县(市),在陕西潼关县汇入黄河。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11造纸厂每年向渭河排放污水535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和其他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渭河,使渭河河床在枯水期发黑。沿江没有一个城市有生活污水处理厂,除了Xi安,日处理能力27万吨。上世纪70年代,渭河下游水生植物丰富,许多农民以捕鱼为业。但现在渭河里只剩下一种俗称“蛤蜊鱼”的鱼,有很浓的煤油味,不能吃。这样的情况怎么能不让人担心呢?

据相关媒体报道,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每到冬春季节,三门峡水库排出的水就会变成“酱油色”,水面上不时出现白色泡沫,气味十分难闻。

日益严重的黄河水污染不仅破坏了黄河的生态系统,也使黄河近1/3的水生生物消失。据黄河水资源保护研究院的专家介绍,五六十年代黄河很多支流都是跳河,现在整条河都被污染了,臭气熏天,鱼虾灭绝。漯河的鲤鱼和沂河的鳊鱼,自古就有“漯河鲤鱼贵如牛羊”之称。遗憾的是,由于水污染,这两种珍贵的鱼类已经灭绝。由于黄河中游污水大量排放,直接影响郑州等大中城市的用水安全。

幸运的是,近年来,国家环保部门和流域环保机构特别重视黄河水污染的防治。分别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调度力度,督促有关水利部门限制引黄水量,并要求有关部门加大三门峡、小浪底水库的下泄流量;所有产生污染、设施落后的造纸、制革、酿造、食品、制药企业一律停产排放;限制重点污染企业和重点污染源的生产;对用水大户进行限产或限水,减少工农业用水,并采取停、导、截污染措施,减少入黄污水量;做好水源备用应急预案,防范重大供水污染事故,为确保黄河“水质不被污染”起到了良好的监管作用。

黄河下游的“易断流”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近20年来,下游断流频繁发生,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给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据《黄河志》记载,1972年黄河首次断流17天。191—1995期间,平均每年断流81天,断流路段长度120公里。1996年截流128天,截流长度620公里;1997年截流13次***226天,截流河段长683公里。尤其是近几年黄河断流,黄河有可能成为季节性内陆河。下游断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是黄河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十分匮乏。黄河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雨量少,生态脆弱。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长江的1/20,在全国七大河流中排名第四,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此外,黄河的径流量在一年内变化很大。旱季黄河流域基本不下雨,支流缺水,干流也很小,很容易被自然断流。

二是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黄河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据上世纪90年代初的统计,沿黄各省引黄水量已达270亿立方米,占黄河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黄河都快被掏空了,怎么还能继续流?

第三,浪费水,水资源利用率很低。由于水价低和人们节水意识不强,黄河流域工农业生产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此外,黄河下游还有120多处调水工程,调水能力远远超过黄河可能的供水能力。为了减少停水期不用水的影响,“春旱冬储”使得非灌溉期用水紧张。这是截止时间提前,频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下游断流的地方,黄河的帆影成了无水之舟。1997年,河床在中断200多天后变成了牧场。在东明,干涸的河床上汽车来来往往,飞在空中的东明黄河大桥十分尴尬。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下游城市居民的生活。东营、滨州、濮阳等市对居民实行定时供水,家家户户储水备用,装满了锅碗瓢盆。黄河两岸,秧苗枯萎焦枯,长时间断流,五谷不收。很多祖祖辈辈靠在渡口撑船为生的人没有工作可做,只好以此为生。断电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年产30万吨尿素合成胺的中原化肥厂因黄河断流不得不停产。总之,黄河沿线地区停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黄河断流不仅给沿黄工农业发展和人民健康带来严重损失,还导致黄河河道萎缩,入海泥沙锐减,海岸线被侵蚀,近海生物资源和生物种群结构发生变化,许多珍稀动植物逐渐灭绝。

为此,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各省(区)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加强了黄河的开发和保护,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黄河的生态安全和沿黄人民的繁荣安康,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明确提出了在1493科学理论框架指导下,全力打造“三条黄河”的伟大构想,认真践行治河新理念,当好黄河代言人。通过实施黄河源区生态修复、风沙区生态建设、河套灌区取水制度改革、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和综合治理,逐步减少流入黄河的“粗泥沙”,构筑第一道防线。积极开展黄河小北干排沙试验,实现“淤粗沙细”,筑牢第二道防线;定期开展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试验,充分利用水库拦粗排细的库容,构建“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的第三道防线战略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河的生态将会改变,黄河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