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05年中国白酒行业发展趋势

去年中国酒精总产量达到31.97万吨。2005年,中国白酒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白酒行业的产业结构将继续改善,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大趋势。

(1)品牌经营趋势明显。

虽然做品牌是整个市场多年来的想法,但真正形成品牌效应的白酒企业并不多。随着中国白酒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特别是广告、公关推广、文化营销等市场手段的频繁出击,中国白酒市场的“冠名消费”现象越来越普遍,真正有品牌的大企业也从中赚取了显著的市场优势和利润回报,如国家认定的白酒驰名商标,如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古井贡等。

不仅是大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小或本土企业都清楚地意识到,品牌效应所带来的顾客忠诚度不仅能保证市场份额,创造竞争优势,而且往往会超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所带来的收益。2005年,品牌将日益成为白酒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利器。

(2)国外品牌促进激烈竞争。

2005年后,外资品牌和资本在中国白酒市场的渗透力度将会加大,跨国白酒巨头将会效仿其他行业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渗透并逐步占领中国市场。

表面上看,加速了其品牌品质认同和品牌亲和力的培养,从而加剧了白酒行业更为激烈的竞争。

对内,白酒行业关税下调后,外资品牌凭借资本优势涌入市场带来的真正挑战是,直接从“并购控股”转变为“股权渗透”,进行资本渗透。

(3)低档白酒在区域内的影响力有所提升。

由于渠道、价格、消费习惯、情感因素的影响,本土名酒逐渐成为白酒消费的主体。特别是由于地方白酒在地域文化、家乡观念等情感消费方面的优势,2005年地方白酒的销售趋势将继续保持繁荣。

近两年来,高端白酒的价格整体变化不大,而低端白酒的竞争却越来越激烈,“价格战”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残酷的厮杀也导致了低档次地产白酒企业为了维持利润,在各个区域市场不断推出不同卖点的新产品,从而直接推动了地产白酒势力的逐渐强大,也让其他洋品牌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阻力。

(4)白酒品种需求更加理性。

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形成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医疗保健、新闻界等权威人士的舆论引导,白酒消费逐渐理性回归,对白酒的需求转变为健康、品质、口感的名酒,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高度酒和过量饮酒的危害导致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减少,白酒消费向低度白酒转移趋势明显。2004年,低度白酒的消费比例已经上升到80%以上,而高度白酒的比例不到20%。从2005年开始,白酒的品种将更加丰富,低醇、固液结合的优质白酒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5)终端和渠道的竞争日趋激烈。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白酒的区域消费,使得“毛细渠道”成为白酒营销的主要趋势,营销重心势必下沉,以此来争取区域市场和终端推广。2005年,白酒企业将加大在各个市场的营销力度,促销活动将更加频繁和积极,促销方式也将更多。

其次,白酒企业在市场运营中更加注重培养忠诚客户,提高产品附加值。单纯依靠广告“吹”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企业需要不断研究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细分,找准自己的定位,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和手段,满足目标消费者的功能性、情感性和潜在性需求。

二、2005年中国白酒企业的市场对策

对于白酒企业来说,市场的变化必然导致企业思维的变化。依笔者之见,从2005年开始,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白酒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不妨参考以下建议,以避实就虚的策略,在激烈的白酒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1)打造强势区域品牌

由于国内白酒消费市场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地域性,目前的白酒市场真正的民族品牌并不多,如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加上金六福、方水晶、金剑南等新兴品牌,全国也不过数千家。即使是这些民族品牌,对于每一个区域市场,也没有真正做到“全国山河红”。这给国内众多中小白酒企业留下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如果你达不到“毛吴健路”,那么你应该努力成为某个地区的“龙头老大”。比如“泰山特曲”重点是江浙一带的东莞、深圳、广东、杭州。“万”专注广东市场;“口子窖”主要集中在陕西和南京。

当然,企业完全依赖区域市场风险很大,因为区域市场效益下降很可能导致企业全面亏损。因此,在做区域市场“老大”的基础上,以各区域市场为中心,向周边市场拓展边际效益,或有机会加入“毛吴健路”的行列。即使失败,也依然保留了区域市场份额的实力。“小糊涂仙”、“金六福”、“浏阳河”三个品牌采取的强势区域品牌策略,年销售额均超过1100万。

(2)酿造白酒的文化魅力

“兰陵夜光杯,君需马上饮琵琶”“何以解忧,唯杜康”等脍炙人口的酒文化诗词,让古今中外喜欢杯内之物的人,在饮玉酒的同时,更具诗意。如今,这种文化魅力已经成为白酒企业在市场上攻城掠池的一剂猛药,而白酒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正在国内市场迅速蔓延。比如曾经占据国内白酒最高价格之一的酒鬼酒,凭借其白酒文化,以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国窖”文化、“剑南春”、“唐宫”,从一个县城的小酒厂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白酒企业。

白酒文化的兴起是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文化将是他们占领市场的重要武器,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消费者忠诚度的最好维护。文化属性好的白酒品牌,会溢出更多清香。

白酒文化也决定了一个品牌能否从众多竞争对手中有效区分,并在此基础上凸显其独特的品牌个性,占据目标消费者的心智。比如方水晶以方水晶遗址为依托的“中国白酒第一作坊”大旗,国窖1573以中国保存最完好、延续时间最长的国窖池为依托的“中国白酒第一窖”定位,都有其深厚的文化价值作为成功背后的后盾。

现在市场上有些品牌鼓吹“幸福文化”、“亲情文化”、“缘分文化”,都是在试图抓住人的情感和愿望,唤起人心。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情感会变得更加细腻,白酒品牌会有更多的文化卖点可以利用。因此,白酒品牌将有巨大的文化潜力可以挖掘。

(3)借助事件抓住时代的烙印。

品牌的建立虽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在信息迅速膨胀的当下社会,也是快速建立产品知名度,奠定品牌创建基础的捷径。这些所谓的“好口彩”,就是作者所说的“时间”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