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和房屋转移登记将允许使用电子文件:为全国信息联网铺平道路。
其中房地产也有涉及。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会议决定从7月1起缩小不动产登记收费范围,并要求必须有较大幅度的降费。比如车库、车位等不动产权属登记费要从550元降到80元。
业内人士表示,将车库、车位等不动产权属登记收费价格下调470元,通过实际的降费减轻群众负担,也体现了减税降费的目的。
同时,会议指出,为有效实施外商投资法,适应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必须有序修订相关法律和配套法规政策。会议通过了行政许可法、商标法、建筑法、电子签名法等一批法律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提出的修改意见包括:允许在办理土地和房屋转移登记时使用电子文件。
根据现行的《电子签名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文书等文件,不适用于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利的转移,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这也意味着“电子签名、数据电文”不适用于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利的转让。
业内人士认为,使用电子文档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影响,相关数据在后台存档。电子文档的使用也有利于后续各地房产信息的联网。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陆文熙指出,使用电子文件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有助于提高效率。目前不动产要求电子登记后互联互通,只有将纸质文本全部转换为电子文本,联网后才能互联共享。土地、房屋转移登记使用电子文件,不排除为信息全国联网铺路,特别是一些四五线城市,需要将不动产相关信息数字化,才能实现全国联网。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明确提出2019年底前,精简优化流程,全国各市县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分别压缩至10和5个工作日以内;2020年底前,力争全部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
同时提出了三项主要任务,其中一项是促进信息的整合。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加强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协调和信息整合,2019年底前实现互联互通。开展“互联网加不动产登记”,建立不动产“网上(手持)登记中心”,构建“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模式,实现服务企业与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