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Hello在资本市场门口相遇,如何走得更远?

出行市场三大龙头企业在通往资本市场的路上相遇。

滴滴于6月10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开启了赴美上市的进程。在此之前,以搭便车起家的迪达公司(Dida Inc .)于4月13日再次向HKEx提交了招股书,在自行车赛中成功反击的Hellobike也于4月24日向SEC提交了招股书。

旅游平台迎来一波上市潮。互联网分析师林认为,“近年来旅游行业的投资热情不断降低,相关企业距离上一轮融资已经很久了。再加上疫情的影响,他们需要上市筹集资金和弹药。另外,Hello最新成立已近5年,早期投资人有退出需求。”

发展业务仍然是滴滴的重点

2012年初,国内市场出现了手机打车应用,滴滴打车等公司应运而生。随后几年,滴滴于2015年2月与快的合并,2016年6月与优步中国合并,成为国内头部出行平台。

近年来,滴滴不断完善出行生态,拓展业务边界。先后进入打车、网约车、顺风车、* *享单车、* *享摩托车、代驾、车衣、自动驾驶等领域。,并不断布局外卖、跑腿、货代、社区团购、互联网金融等业务。截至2021年3月,滴滴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的4000多个城镇建立了业务。

招股书显示,滴滴在2018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根据交通运输部的相关数据,滴滴占据了国内网约车市场的主要份额。滴滴2018年至2020年总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1417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422亿元。

滴滴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润主要来自分拆子公司的股权收入。招股书显示,净投资收益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亏损5亿元改善至2021第一季度的收益6543.8+02.4亿元,主要由于社区团购业务拆分,从中确认盈利9654.38+0亿元。

互联网分析师林认为,虽然滴滴错过了2018年的出行行业高峰,当前业务仍面临疫情余波和政策监管的压力,但仍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市场份额,现在正是其上市的好时机。滴滴估值主要以移动出行的想象力来判断,分拆亏损业务会让上市的财报更好看。

各项业务的发展才是滴滴更需要关注的话题。丁道师提到“自动驾驶是一个大产业。目前,滴滴的自动驾驶业务落后于百度。如果能做好,估值是无限的。此外,社区团购橙心优化已拆分,但供应链和履约能力仍需加强。”

此外,聚合打车平台的出现,也将是搅动一池春水不可忽视的力量。最近有不少用户反映,高峰期,高德平台叫车的响应速度和等待时间都比滴滴平台好。高德打车是目前比较有规模的聚合打车平台。

滴答“小而美”,讲故事能力是软肋?

相比滴滴,滴滴“小而美”。丁道师认为,“如果一个行业的公司太大,市场就没有意义,需要一些挑战者,出现一些新的机会和新产品,那么市场就会更有活力。”

2014,迪达公司从顺风车业务起家。5438年6月+2020年10月,迪达公司首次向HKEx提交招股书,成为旅游行业首家宣布IPO的公司。招股书数据显示,滴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搭车平台,在打车在线市场排名第二。

搭便车是* * *享受经济的典型代表,比网约车更具有社交属性。2015年,滴滴出行也进入顺风车业务。一年后,滴滴顺车约占中国拼车市场的69%。然而,在2018发生两起安全事故后,顺风车业务正处于生死边缘。

后来,搭便车市场也经历了一次洗牌。Hellobike和曹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骑行,而高德恢复了骑行,首汽约车也进行了骑行测试。作为行业老玩家,滴滴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今年4月,迪达公司重新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分别约有4820万次骑行、179万次骑行和146万次骑行,同期交易总额分别约为19亿元、85亿元和810亿元。

看似很小的搭便车市场,滴滴活得好好的。滴答招股书显示,2018 -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1.18亿元、581亿元和791亿元,平均服务率从2019年的约6.3%提升至2020年的8.7%。按调整后净利润计算,自2019年起实现盈利。2019年和2020年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16万元和3.43亿元,同期调整后净利率分别为54.4%和43.4%。

随着行业规范,顺风车市场告别野蛮生长,很多后来者偃旗息鼓。滴滴顺风车虽已回归,但势头已不如鼎盛时期。高德分流、曹操分流以及首汽约车的业务也都不动声色。

搭便车业务的精细化运营给嘀嗒公司带来了甜头,但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对搭便车业态理解不足的风险。因为搭便车容易和网约车混淆,所以经常面临行政罚款。招股书显示,“相关主管部门的依据是指基于网约车服务的许可制度,平台目前没有相关牌照。顺风车平台已收到77张行政罚款,每张罚款5000元至30000元不等,截至最后实际日期共计270万元。?"

互联网分析师林认为,“顺风车业务一直伴随着安全隐患和政策监管压力,打车业务也面临着滴滴、地图App等大流量入口的竞争。按照现在的商业形态,迪达股份有限公司的护城河并不牢固。”刘峰认为,滴滴是脚踏实地的企业,讲故事能力不强,或者说在市场估值上吃亏。

你好,摩托车智能还是机遇

三家公司中最年轻的Hellobike是一家享受骑行的公司。2065438+2006年9月,Hellobike在上海成立。从* * *享单车业务起家,在* * *享单车大战中逆袭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成为行业黑马。如今已经与滴滴青居、美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除了* * *享单车和* * *享摩托等两轮业务,Hellobike还进入了搭便车、在线租车等四轮业务。近年来,Hellobike还在试水电动车、酒店、店内团购、跑腿等领域推出了Hello Life、Hello Hotel、Hello快递等服务。

互联网观察人士丁道师认为,“Hellobike背靠阿里,在2018逆袭了摩拜单车、ofo等对手,成为了一个骑行者。现在平台已经涉足很多领域,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四轮业务也在布局,但还在摸索中。”

Hellobike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21.14亿元、48.23亿元和60.44亿元;毛利分别为-1147万元、419万元、715万元。这两轮生意都是从Hellobike开始的。2018年至2020年,Hello * *享两轮业务的营收分别为210亿元、45亿元和55亿元。

此外,2019和2020年,Hellobike的* * *享受业务毛利分别为2.9亿元和3.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4%和6.7%。可以看到,即使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Hellobike * * *也是两轮高速增长,毛利持续增加。

班车服务是Hello提供的另一项主要旅游服务。招股书显示,Hellobike在2020年完成了9450万次搭车服务,总交易额为69.7亿元,较2065.438+09年的29.3亿元增长65.438+037.9%,市场份额为38%。按2020年总交易额计算,该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二大搭便车交易平台。

刘峰表示,滴滴顺车的安全事件发生后,滴滴顺车确实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但事件爆发后,也影响了顺车行业的运营规模。你好顺丰作为后来者,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需要注意安全风险。毕竟旅游行业不在发展初期。

Hellobike的另一个想象空间来自于家用智能两轮电动车的市场。中国有大量的摩托车。中国自行车协会2020年底披露的数据显示,我国摩托车保有量接近3亿辆,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重要选择。

为提高摩托车的安全行驶和阻燃性能,摩托车新国标于2019年4月开始实施,各地设置了2至3年不等的过渡期。2021到2022年,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换车高峰会逐渐到来。Hellobike进军家用摩托车市场,其智能化升级有一定的想象空间。

根据Hellobike的招股书,截至3月31日,在100个城市有1400家专营店独家销售Hello电动车。据接近Hello电动车的行业人士透露,Hello电动车累计门店数量“已经远远超过2000家”,仅从门店数量来看,已经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Hellobike擅长集约化运营,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域有独特的生存经验。未来除了在出行领域的加码,本地生活服务的数字化也可能有机会。”互联网分析师林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