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的一个实验告诉你答案,不粘锅有毒致癌?涂层脱落了还能用吗?

环保纪录片《我们知道的魔鬼》中提到,生产不粘锅需要一种化工原料——PFOA,又名C8。相同主题的《黑暗水域》提到,PFOA毒性很大,可能导致六种癌症。

它的分子结构强大到基本不能降解。进入人体后,可能会随血液或体液延续到下一代。也就是说,我们所追求的厨房帮手不粘锅,可能是“害锅”,因为里面含有PFOA。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不粘锅真的有毒致癌吗?涂层的脱落是否意味着这些有毒成分已经随食物进入人体?去掉涂层后还能用吗?

不粘锅有毒致癌的说法从何而来?

在曼哈顿计划期间,美国3M公司开发了一种用于制作坦克防水涂料的化学物质,其一端是长链氟碳基团,另一端是亲水性羟基,具有非常强的分子结构。

作为一种新物质,PFOA的毒性和污染暂时未知,成本极低。然而,随着杜邦公司生产的特氟隆不粘锅风靡全球,科学家发现了PFOA的致癌性和毒性,不粘锅有毒致癌的言论也甚嚣尘上。

罗伊·普朗克博士在实验中意外发现了四氟乙烯,随后杜邦公司注册了“特氟隆”商标,并生产出特氟隆,一种由四氟乙烯制成的聚合物。法国一位工程师偶然发现聚四氟乙烯可以防止钓鱼线打结,他把这与煎鱼时粘锅的场景联系起来。他推测聚四氟乙烯也可以避免粘锅,所以他试生产。

以特氟隆为主要成分的不粘锅一经销售就迅速风靡全球,深受世界各地家庭主妇的喜爱。然而,一份检测报告打破了这份喜悦。供应商公布了聚四氟乙烯的毒性报告,结论显示聚四氟乙烯导致小鼠胚胎发育异常!杜邦公司流水线工人的胎儿畸形和癌症现象进一步证明了这一事实。随后,一名农民使用特氟隆产品后,200多头奶牛意外死亡,在调查中发现PFOA对人体造成伤害。

PFOA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半衰期较长。PFOA可以通过食物链积累影响人类健康和危害环境。它的中文名字叫全氟辛酸,主要用作聚四氟乙烯等聚合物的分散剂。它具有很强的生理毒性,与六种癌症有关,也是持续性的。

事实上,杜邦公司早已发现PFOA的毒性,但为了降低成本,仍将其作为水溶液制造特氟隆,未能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蔑视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被起诉。畸形、癌症、死亡等字眼触目惊心。特氟龙也被贴上了“聚合物”、“塑料大王”的标签,以特氟龙为主要成分的不粘锅有毒致癌。

使用不粘锅会致癌吗?

人们认为特氟隆有毒,不粘锅致癌。真的是这样吗?对此,《央视生活小贴士》和北京化工大学一起做了相关实验。研究人员从不粘锅上刮下一部分特氟隆涂层,放入一个小容器中称重。随后,专家使用热重分析仪检测涂层的分解温度。经过一个小时的观察,他们得出结论,特氟隆的分解温度约为300℃。简而言之,特氟隆只有在300℃时才开始分解。

北京化工大学的熊锦平教授说:聚四氟乙烯在达到分解温度时才会开始分解,在不同的温度下,分解产物和毒性是不同的。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人员还倒了食用油,测试加热时不粘锅内的温度。

结果表明:

当锅内的油达到适合烹饪的状态时,锅内温度约为130℃;油开始冒烟时,锅内温度在200℃左右;烟开始呛的时候,锅里的温度是300℃。但是一般情况下,当油开始冒烟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炒菜了,此时的锅内温度只有200℃,不符合特氟龙分解的温度条件。

所以一般来说,不粘锅在避免高糊、高油烟的情况下,锅内温度不超过300℃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其实特氟龙本身无毒,稳定性高,不仅耐寒耐热,还耐酸耐碱。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不粘锅涂层的主要成分仍然是聚四氟乙烯,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需要通过溶剂聚合,然后涂在锅的表面,填充不平整的地方,烘烤后形成光滑的薄膜。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不粘锅的内表面与普通的铁锅和钢锅有很大的不同。PFOA已经被很多国家列入禁用名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无良商家还是会非法使用全氟辛酸进行加工,就像杜邦公司一样。没有挥发,高温烹饪还是会有致癌风险。

所以在购买不粘锅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不粘锅,从根本上规避风险。需要注意的是,特氟隆不粘锅干燥5分钟温度可达800℃,分解出有毒气体全氟异丁烯,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不粘锅要避免长期干烧。

不粘锅的涂层掉了还能用吗?

不粘锅用久了,或者经常磕碰,涂层就会划伤脱落。有人担心这些掉落的涂料如果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使用。

对此,专家表示:聚四氟乙烯非常稳定。对于正规的不粘锅,即使脱落后误食,在人体内也不会分解,会随着新陈代谢排出体外。

而不粘锅的涂层一旦脱落,就不再具有“不粘”的特性,在烹饪、煎炸食物的过程中容易烫伤或粘住,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增加患癌风险,更难清洗。所以不粘锅的涂层脱落时,最好换一个新锅,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