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县志

康保县坝上风光

康保县位于河北省坝上西北部。该县东、北、西三面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南距北京350公里,北至二连浩特。二秦高速纵贯东西,G510、G511纵贯南北。是冀蒙地区的要道、商贸、物流的重要节点,以沟通京津冀著称。全县总面积33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夏季凉爽,多雨,同时炎热,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不到100天,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是全省日照时间最长的县,属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河北省重点扶持的深度贫困县。全县辖7镇8乡1个经济开发区,326个行政村,585个自然村。截止2065,438+08年末,全县总人口26.96万人,农业人口24.4万人。

建筑进化

康保县位置图

从春秋战国到南北朝时期,康保县一直是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游牧之地。北魏保卫黄槐镇。隋北部边界是卓君县和雁门县。唐是突厥之地。辽国是西京路上的一个圣地。福州西京路金属制品厂。袁属,中书省星河路。明属于首都大宁的四户人家,后来属于草原上的鞑靼部落。攻击清初的明制。雍正二年(1724),隶属直隶省口北路张家口总监同治堂,为黄旗牧场。民国初年属察哈尔特区星河路,位于张北、商都两县。1922年,张北、商都两县成立康保垦殖局,驻城关镇。成立于1925,县属察哈尔特区。1947年9月,与商都、化德建立商、联合郡。1949 1撤销联合县,恢复康保县制。1952 165438+10月7日由察哈尔转入河北省,属张家口地区。1958 165438+10月29日并入张北县。1961 5月15日,康保县置,恢复县制。

文化旅游

康巴诺尔湖

康保县不仅有悠久的胡文化、匈奴文化、蒙古族文化,而且长期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骑马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以黄金长城、西地城为代表的辽金文化和以康保二人台为代表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康保二人台”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

康保县生态优美。耕地654.38+0.45万亩,林地654.38+0.89万亩,草地654.38+0.4万亩。近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完成3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9%。康巴诺尔湖被授予国家湿地公园,是一级保护动物海鸥的繁殖地,被誉为“海鸥之乡”。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始终保持在300天以上,空气质量居全省第一。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是一个“天然氧吧”。新天麓草原、玫瑰大道景观、康巴诺尔湿地公园、卧龙图草原度假村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如火如荼,是避暑、休闲、养生的理想之地。

总体经济形势

2017京津冀农业产销精准一体化对接暨深度创新扶贫发展高峰论坛在康保县举行

2017年,康保县生产总值5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3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654.38+0.79亿元,增长25.5%;第三产业增加值1.442亿元,增长9.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0.5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7.5%。民营经济增加值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粮食总产量163200吨,比上年增长1.0%。财政收入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3亿元,增长-34.5%;财政支出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固定资产投资49.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8681元,比上年增长11.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43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65元,比上年增长9.0%。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3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