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价中标,高价索赔”?有哪些审计对策?
这样一来,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就成了必经之路。在审计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项目的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在投标报价中采取降低成本、降低利润的措施,中标后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设计变更、工程签证等方式对低利润的工程变更重新定价。建设项目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已成为工程投资审计的高风险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审核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审计质量和风险。
01
设计变更中的常见问题及审核对策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单位根据有关单位的要求进行调整,或者对原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和优化。设计变更一般以图纸或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发布。常见的问题有:
1,变化不真实。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 * *串通,虚假变更,套取高额工程款。虚假设计变更主要是对隐蔽工程的虚假变更,如伪造房屋超深基础、道路软基换填等,事后审计难以核实
2.改变是不必要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通过设计变更故意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使建设内容超出概算批准的建设范围。比如某学校的教学楼建设项目,概算只批准了教学楼主体部分及周边场地的硬化。在建设过程中,改变了设计,改造了操场,对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地面都进行了处理,远远超出了概算批准的建设范围。再如某项目铝合金窗报价远低于市场价,通过设计变更将铝合金窗全部改为塑钢窗,以此重新组装价格获取利润。
3.变更程序不符合要求。设计变更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的。如果业主单位没有向设计单位发出变更通知,只是口头通知,不协商变更;部分设计变更发布时间晚于具体施工时间;变更单的序号有问题。例如,对于一个市政项目,设计变更是在7月发布的。查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实际施工时间是当年5月,存在先施工后变更的问题。
4.设计变更不严谨。部分项目未经过严格的图纸审查,施工过程中多次变更设计,导致送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
针对以上问题,审计应采取以下对策:
1,首先应该审查工程变更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善。审查变更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工程变更审批、工程变更图纸和原设计图纸,以及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从设计变更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审批意见等。工程变更的主要原因、内容和处理方法应从整个项目的整体角度进行审查,理清思路,抓住重点。
2、审查工程变更是否合理。审核人员应根据施工单位提交的变更申请,充分分析变更原因,对照合同对合同范围及相关内容的规定,确定是否超出工程范围;审核时应重点分析施工合同约定的价格调整形式和方式,是固定单价合同还是总价合同,重点检查工程变更价款中是否存在应由施工方自行承担的工程费用。建设单位提出的变更申请,根据合同约定应由建设单位自行承担的,该变更不成立。
3、审核工程变更是否真实。重点分析是否需要变更项目,变更的项目是否能与其他提交的资料相互支持,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施工时的影像资料。如果建筑物地基过深,可能会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当时开挖的照片进行对比。必要时,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测,以鉴定变更是否属实。
4、审查工程变更单价、数量是否正确。审核时,应审查设计变更价格的计算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看看设定的额度是不是很高。比如某工程变更属于沟槽开挖土方,施工单位套用基坑开挖定额,导致单价高;第二,看有没有多套定额子目。例如,如果墙面砖子目已经包含基层砂浆抹灰,则不应再有多套墙面砖子目。第三,看是否按照定额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是否与定额子目包含的工作内容重复;第四,看工程量是否与施工图纸、竣工图、现场情况相符;第五,看材料调整是否按照合同文件进行;6.看费用是否按合同收取。
02
工程签证中的常见问题及审核对策
工程签证主要是指施工企业对施工合同中除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的实际费用办理的签证。常见的问题有:
1.签证项目不真实。部分项目业主代表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对签证工作不负责任,未经核实擅自签发签证,导致签证事项不实。一是签证内容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导致虚增金额。施工单位利用隐蔽工程难以核实的特点,编造工程量和费用。比如道路拓宽工程,施工便道签了字。审计中发现,该工程为旧路拓宽工程,施工时原有道路畅通,无需设置临时施工便道。二是已经列入清单的工作量重复签证。比如一个建筑施工项目,设计图纸中已经包含了2万多立方米的土方,另外还签了4000立方米的土方。送审材料中没有证明土方增加的信息。经审核,本次签证的土方量已包含在合同土方中。
2.签证记录不准确。第一,签证金额大于施工金额。比如在一个绿化工程中,将原有的绿化面积作为施工内容纳入签证。二是签证计量方法不正确,利用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计算规则的差异计算工程量。例如,对于一个道路项目,开挖的综合单价已经包含在工程量清单中。根据清单计价标准,结构的水平投影面积应乘以开挖深度。施工单位在不了解清单计价标准的情况下,利用现场工程师对工作面放坡、土方进行另一次签证。
3.签证内容不清楚。有些工程签证没有详细说明签证的原因,只签了工程量和价格,审计人员很难识别签证的原因。比如某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因为水管埋得太浅导致水管断了,或者因为施工单位不按规范施工,很难确定修水管签证是否成立。签证中只注明了工程量增加的部分,而没有注明清单报价中包含但实际没有做的项目,企图蒙混过关。比如一个学校建设项目,老师办公室最初的设计是从天花板上刮瓷,然后以签证的形式加了矿棉板吊顶,签证内容只加了矿棉板吊顶。审计人员到现场核实,打开吊顶查看,发现吊顶上方没有粉刷、刮瓷,签证中也没有注明未完成的工程量。
4.签证手续不合规。现场签证一般需要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签字。但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有的现场签证没有三方签字,有的是相关人员签字没有公章,有的签字人不是合同约定的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人,有的签证没有签证日期,导致签证表格无法与其他材料相互验证,给审核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审计应采取以下对策:
1.签证信息的内容必须合法合规。审核时,需要从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等角度来检查签证的真实性。签证相当于补充合同,内容应在工程合同范围内。审核过程中,应注意三方代表签字是否齐全,是否存在越权签字;原件与复印件是否一致。
2、签证必须符合合同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当签证项目和清单项目有相同或相似的子目时,单价应为原清单的综合单价;清单中无相应子目,以政府发布的市场信息价格为准;如无信息价,应在三方市场进行询价,并签署检查纪要。定额消耗、材料价格和人工调整应与合同约定的计价规则一致。
3、签证事项应核实是否属实,内容是否与实际发生相符。签证中的数量应在现场测量,并在审核期间根据图纸进行计算和验证。
4、签证要分析合理性,判断签证是否成立。审核签证时,不仅要检查签证的真实性,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工作签证的真实原因,分析责任方。实际上施工安排不当造成的返工、返修等损失很多,不应该计入工程签证。审核时需要注意的是,变更签证所增加的费用并不是全部由施工单位承担,只有非施工单位原因才能签证,并计入工程款。
更多工程/服务/采购招标信息,提高中标率,可点击官网客服底部免费咨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