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教”?为什么现在的人都喜欢佛教?

自从“佛教”这个词出现后,就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心领神会,一点都不陌生。这个群体似乎存在了很久,但一直缺少一个合适的统一名字。这一次,终于改名了。你有没有认为自己是“佛系”或者嘲讽别人是“佛系”的时候?

不求解决是不负责任。在对人格进行分类之前,先有个大概的概念也不迟。“佛教”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杂志上,我们不必去追究它的起源,也不必去关注它在流行过程中的各种引申意义,因为这个词是建立在“佛”的概念上的,所以佛是它的文化和基本内涵的来源。

说起佛教,中国有融合儒、释、道的传统,佛教就是“佛教”。儒家来自孔子,道家来自老子,都是中国本土的思想,而佛教来自古印度,是释迦牟尼创造的。这三种思想聚集在奴隶制和封建制过渡时期,经过漫长的整合过程,最终达到统一的既定立场。

在后现代社会,虽然人们的意识和观念被各种现象的冲击所解构和碎片化,但每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流行词的爆发式传播都有其伏笔和酝酿。网络的普及,尤其是自媒体的出现,各种经典话语的转载铺天盖地。在常见的智慧语录中,佛教也不在少数,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花是世界,一叶是菩提”、“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在不断接受记忆的强化的同时,很多文字朗朗上口,图文并茂,赏心悦目。就这样,在被依次灌输了几年之后,一听到“佛”这个概念,我突然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这些是“佛教”形成的文化、历史和外部条件。我们来讨论一下“佛教”形成的内在因素或智力支持。

在佛教文化传统和佛教流行术语广为流传的概念认知基础上,修行作为“佛”的基本前提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佛学系”指的不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同于哲学系学哲学,文学系学文学,而是佛学系学佛学。

“佛”是指修行佛法的过程已经完成,但它来自于修行,而不是来自于寺庙里或书本上的文字里的学习或顿悟。

毫不夸张地说,“佛系”群体已经把这种思维方式当成了一种日常行为模式的起点,但并没有像传说中那样成佛。佛一定是全知的状态,没有无知的佛,也没有半生不熟的佛。知识是不断更新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昨天学到的知识今天可能就过时了。现在的互联网就像一个无限知识的插件,可以随身携带。它的维度不仅包括人类历史上已知的一切,而且还在不断更新。不局限于宏观或微观知识,也不局限于某一具体专业或交叉学科知识。

有了充分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佛”就有了佛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既要自我觉悟,又要使他人觉悟,这是以信息的形式对知识的享受。

意识的传播是一种识别能力,否则大部分处于不可控状态的信息都属于垃圾。这也是为什么“佛系”一直被嘲讽为“什么都可以”“可以”“没关系”的麻木群体,但其实很多时候,这是他们对无效结果给出了综合评判的表现。这种看不起一切的思维方式看似消极,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比起一些成功人士分享一些没有营养的东西,“佛系”在分享知识方面要高尚得多。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分享也是一种慈悲,慈悲不分贵贱。

“佛”的另一个表现是“知行合一”,这也是修行的重要环节。很重要是因为这是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而这三大思想体系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行合一”。

历史上曾经有过关于主流思想的“佛道之争”,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来看都是可以理解的。在文学作品方面,佛教有《西游记》,有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取经西天,道教有《东方游记》,八仙在那里漂洋过海,各显神通。在文学艺术成就上,两者本质上并不矛盾,都是经典之作。

今天的“佛教”之所以不是佛教,是因为它有些“脱胎换骨”。我们来做一个辩证的假设:把佛教体系中“知行合一”中的“知”分为今天的儒家,把“行”分为今天的佛教,把“合一”分为今天的道家,是不是更合适?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辩证思维——正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概念本身的性质的研究之上的——只有天才,只有处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有可能。”显然,这段话中的“佛教徒和希腊人”不能教条式地理解,而要辩证地理解。

所谓高级发展阶段的人,综合了全知、全知、全能的前提条件,即知识、认识、实践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当然,以上都是废话。在信息时代,没有人或行业会简单套用一个孤立的观念,类似“佛教”这样的流行语只是对过去经典的一种普及。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不仅融合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制度,还加入了许多正在生成的新事物。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论可以做到的,也不是文人墨客的行云流水可以做到的,而是要一步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样,所谓的“佛系”也不是打坐念佛,更不是“天天撞钟当和尚”,而是脚踏实地,无所畏惧,乐观从容地与多变的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所以,不要随意鄙视和嘲讽一个庞大的群体,因为这是构建稳定社会的基石。我们也希望所谓的“佛教”能给世界带来有益的融合和真正的发展,希望这一切不是简单重复的永恒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