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上的商标可以用吗?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消费国。2018年,我国食用油消费量达到3767万吨。中国有很多品牌的食用油,但很多品牌的食用油被发现含有致癌成分。
近期国家和其他省份对食用油进行抽检,发现多批次致癌成分,导致黄曲霉毒素、苯并芘、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五种物质不合格。从公布的结果来看,我国食用油抽查平均不合格率约为1.1%,换言之,100家油脂企业生产的1.1食用油不合格。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败程度。酸价超标的原因可能与原料采购不严、生产工艺不规范或产品储存条件不当有关,特别是储存温度较高时,容易导致食品中脂肪氧化酸败,导致酸价超标。酸价超标的食物会有刺鼻的味道。酸价严重超标时,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食用后可能导致肠胃不适、腹泻、肝损伤。
过氧化值主要反映食物中的油脂是否被氧化。残留溶剂是浸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在食用植物油的质量标准中,溶剂残留是一项常见的强制性质量指标。
其中,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禁用调味剂对健康的危害最大。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真菌毒素,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一般的烹饪是破坏不了的,即使100灭菌20小时也不一定能完全去除。黄色
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危害部位是肝脏。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相当稳定,在人体内无法降解,只能沉积在肝细胞内。当黄曲霉毒素的沉积超过人体的耐受量时,就会造成肝损伤,甚至诱发肝癌。
黄曲霉毒素除了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外,还会降低免疫力。许多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黄曲霉毒素暴露下比健康人更容易患肝癌——而中国是乙肝的重灾区。
苯并芘是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物,属于多环芳烃中毒性最强的致癌物。日本人在兔子身上做过实验。实验表明,将苯并芘涂抹在兔耳上,第40天兔耳上长出了肿瘤。
一些食用油企业为了吸引消费者,提高植物油的香味,会添加禁用的香料,比如乙基麦芽酚。过量食用对人体肝脏有影响,骨骼和关节提前变脆癌变。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损害肝肾,对人体有害。
此次曝光的“问题油”很多都是小工厂、小作坊的品牌,如李铎食用植物调和油、李铎珍宝食用植物调和油、湖南港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野生山茶油等..这些都是超市里很难找到的食用油品牌。
1.很多人觉得小作坊是纯天然的,喜欢买小作坊的油。小作坊存放原料的条件并不安全,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
2.购买食用油时,要仔细查看其商标,尤其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日期。如果没有厂名、地址或引用的质量标准代码,就要特别注意,不要随便购买。大家还是尽量选择正规超市的大品牌油,让人更放心。
3.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大部分食用油一般按照品质由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食用油等级越高,精炼程度越高,品质越好。
4.一般高档食用油颜色浅,低档食用油颜色深(香油除外)。将油加热至150,倒出。如果是优质食用油,应该没有沉淀,否则会有杂质。另外,如果有分层,可能是掺假的混合油。
5.购买食用油首选物理压榨,因为物理压榨没有化学残留,目前相对安全;
6.品质好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是1 1 1。正规厂家一般会在食用油外包装上标注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
买食用油一定要慎重选择,不要贪小便宜。作为日常必需品,我们应该尽量食用高质量的食用油,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