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在哪里?那里怎么样?

广西宾阳县黎塘

广西最大的莲藕集散地之一。

幽香寺滩景区

李堂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首都南宁以西88公里,贵港以西50公里的交汇处,有一颗耀眼的明珠——黎塘。

黎塘是久负盛名的工业重镇,人口654.38+032万。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广泛的交通网络,一直是商人的必争之地。这里有150多家中央、区、县企事业单位,为黎塘的产业发展和市场繁荣增添了无限活力。改革开放以来,聪明的理塘人以勤劳和诚信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千万产业方兴未艾。黎塘,就像新世纪的一轮破晓,冉冉从宾阳的东方升起。

说起理塘,人们自然会想到它美丽的山川和丰富的宝藏;想到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想想它知名区域内外的建材产品和畅销南北的农副产品。

黎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令人羡慕:

南宁至桂林、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在此交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即国道312从境内穿过。每天有超过10,000辆汽车经过理塘,平均每分钟有一辆或两辆公共汽车开往该地区和外面。桂香铁路、李湛铁路和李沁铁路也在这里交汇。黎塘火车站每天通过旅客列车43列,日客流量65438+10万人。该货运站是广西第二大铁路编组站,年货运量250多万吨。是桂中、桂南、桂西北黎塘各类物资集散的大动脉。巨大的人流和物流为黎塘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水电资源为黎塘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低廉的电价和丰富的水源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南宁供电公司22万伏,黎塘110伏变电站2座,3万伏变电站2座。这些公司和电站使黎塘地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电网、高电压、新技术”时代,提高了供电质量和数量。由于网区正常供电,平均每千瓦时电价只有0.3元。目前,黎塘现有电力仅占可利用电力的30%,供电潜力巨大。

理塘建成了“七号”饮水工程,有三个泵站和两个水厂。目前,黎塘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每天7万吨,仅黎塘供水公司每天就能供水60万吨,对于10黎塘来说,水资源丰富。

理塘两岸山地有锑、银、铅土、粘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10种。石灰石开采已形成规模,年开发储量超过10万吨。锑、银、铅等金属矿产的发展景象充满了穿透力的魅力,我们期待着各方有识之士的投资和挖掘。

如何将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优势?黎塘党委和政府做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明智决策。近年来,黎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得到巩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稳定才能发展,和平生活才能幸福。在改善投资环境过程中,黎塘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放在首位,加大基层综治工作网络建设,组建治安巡逻和“110”警力,创建安全文明社区。这些组织成为维护理塘稳定的力量。同时,近年来,理塘公安机关从实际出发,通过集中统一行动和专项斗争与日常案件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部署和开展了及时打击车匪路霸、走私、盗窃机动车、入室盗窃和爆炸杀人等暴力犯罪的专项斗争,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打掉了一批犯罪团伙,严惩了一批恶势力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实现了增长。目前,理塘政治稳定,和平的社会环境已经形成。

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关注的工业重镇,黎塘必须树立良好的形象。

近年来,黎塘加大了对城市环卫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其中654.38+0.8万元购买了3辆垃圾车,654.38+0.000钢制垃圾桶,为城市清洁提供了硬件设施。黎塘镇全面推行环境卫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城区街道实行每天“一扫两保”制度,与相应地段的相关单位或居民区签订责任书。管理员每天打扫清洁区,收集家里的垃圾并清除。一切从一点一滴开始,一切从理塘的每一个人开始。现在的理塘摊不那么乱了,更文明了;不再乱扔垃圾,更多的人关注高品质的环境。今天,黎塘城绿了,城绿了。过去“晴天多尘,处处阴雨”的理塘已经成为历史。现在,一个清新美丽的理塘,像一个正在洗澡的少女,惊艳在世人面前。

谁能掌握信息时代,谁就掌握了生活的未来。当电子商务、网络办公、数字信息诞生的时候,立唐人,站在新世纪的新浪潮中,乘风破浪,消化新技术,享受新时尚。信息时代来了,他们为千年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理塘在1993有3000部程控电话,现在已达数万部。电话普及率为每100人3部电话,每个村庄都有电话。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通、无线寻呼电话、手机、小灵通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和设施。手机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东西,每六个人就有一个。手机总量约2万部,比1993多出近100倍。电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索飞南北,天险成通途。今天,理塘处理所有国际和国内长途电话、本地网络电话、公用电报、用户电报、传真通信、数据通信等。,使全镇成为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四通八达的电信网络,程控电话直通国内外,手机漫游世界。电信业务的发展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改善全镇投资环境,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在,来理塘的客商都感慨地说:信息一有,钱就满口袋!近年来,理塘大力推广邮政技术,邮政生产手段有了质的飞跃。信件盖章机、ATM、触摸式邮政编码查询系统等科技产品在邮政生产中投入使用,改变了邮政业务人工操作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的落后面貌。全镇所有营业点实现了电子邮政,开通了邮政“绿卡工程”,实现了全国、全区通存通兑。电子显示屏、电子秤、条码生成器等小型电子设备已在全镇所有邮政营业厅(点)普及。在发展信件、包裹、汇款、投递等传统邮政业务的同时,发展了以特快专递业务为基础,以特快专递、商务信函、点对点运输等新业务为增长点的新业务格局,促进了各项邮政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理塘人终于尝到了足不出户就能在全国各地做生意的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和甜头!

梧桐花蝶来。近年来,黎塘镇的一批党政官员主动为外来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给予优惠政策,采取及时行动。2002年8月,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在凤凰山征地工作中遇到困难。黎塘镇党政领导急投资者之所急,想投资者之所想,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理顺各种关系,使矿产、土地、水电、邮电、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一路绿灯。近年来,全镇投资50万元修建采矿路。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和县外经济人才和企业前来投资发展。到目前为止,仅在黎塘就有80多名经济人才投资刘放山。

黎塘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镇。2001年,黎塘工业总产值达7亿元。理塘尤其以其建筑材料而闻名。水泥、水泥制品、工程机械等工业产品成为理塘的拳头产品,远销广东、海南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理塘工业产品已形成以水泥为主导,陶瓷、耐火材料、钢铁、机械、制糖、面粉、食品、化工、塑料、包装等行业同步发展的格局。

在省属企业中,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突出,年产水泥50万吨,拥有日产水泥2000吨的生产线。近年来,产值、利税、销售收入均连年超亿元,被誉为“桂南水泥”主导产品“红水河”牌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鉴定金奖。1995荣获“中国西南优质品牌产品”称号;1997通过了国家水泥产品ISO9002质量认证,产品远销粤海港澳等区域内外的大中城市。同时,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是建材行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总产值81,81,000元,利税近亿元。其产品荣获广西建材优质产品奖,享誉全国,产品供不应求。作为水泥支柱产业的黎塘铁路采石水泥厂、廖平农场水泥厂、广西农垦黎塘水泥厂、广西济阳万兴水泥厂、宾阳龙盛水泥有限公司、宾阳黎塘二水泥厂、宾阳黎塘三水泥厂,水泥总产值超过3.6亿元,广西耐火材料厂、广西工业瓷厂、广西瓷业有限公司等其他建材工业产值6262万元。其他支柱产业还有黎塘面粉厂、黎塘水电第五工程处、食品保鲜厂、拖带厂、钢铁厂、化肥厂、造纸厂、糖厂等行业。产值税收超过654.38+00万元,国有企业为黎塘人安排了3万多名职工,为拉动内需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国有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像航空母舰一样起着稳定的作用,那么个体私营经济就是航空母舰上更有活力、更强大的推进器。如何让“故乡”的推进器永远运转?黎塘人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不搞“一刀切”、“叫卖”,扎实推进乡镇企业战略性重组,改革企业产权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在企业改制中,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司制、集团化经营、联合兼并、拍卖出售、嫁接转让、破产重整、托管经营、承包租赁等方式,既盘活了存量,又搞活了企业。

当我看到花园里的春色时,我更喜欢一颗红杏。作为理塘的一颗杏,民营经济芬芳四溢。截至目前,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7516家,其中集体企业16家,私营企业30家,个体私营企业7000多家,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3.5亿元。乡镇企业主要经营五金、瓷器、农副产品加工、电瓶车、塑料制品、药材加工、服装编织、箱式保险柜、真空砖等。黎塘镇党政领导把发挥优势、吸引资金的项目提上议事日程,以地生财,借鸡生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在黎塘镇办厂、开发项目,为外商投资办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台湾省、福建、浙江、湖南等地的商人蜂拥至黎塘设厂买房。比较突出的有:与台湾省合资的黎塘金堂电器有限公司,年产值已超过200万元,注册商标“乐飞”牌在电器行业享有较高声誉,荣获1988“广西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理塘有15家生产电蓄电池的企业。同时,还有黎塘台湾省真空砖厂、黎塘浙江箱厂等其他行业企业20余家,年产值近654.38+0万元。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带来了资金,为黎塘镇乡镇企业的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天,当黎塘人站在经济发展新时期的制高点,审视黎塘经济发展的轨迹时,会惊讶地发现,曾经无足轻重的非公经济支撑起了黎塘的经济。

问渠何处如此清,唯有源头活水来。黎塘经济有今天的发展局面,是因为镇党委政府的“源头”让市场充满了“活水”。市场大,发行量大。10年来,黎塘共投资8000万元,大规模建设黎塘市场。特别是1992投资1260万元建设了一个封闭的综合性的“龙腾市场”,面积20000多平方米,主要经营零食、服装批发,年营业额100多万元,年利税60多万元。1995投资90万建成面积654.38+0.4万平方米的最大莲藕市场,即黎塘朝阳蔬菜批发市场。采购的主要产品有莲藕、夏菜、青豆、萝卜等。其中年内上市莲藕2500多万公斤,年营业额3000多万元,年利税65438。目前,黎塘有落地式农贸市场、黎塘海鲜市场、黎塘鲍莉市场、黎塘牛场、黎塘东农贸市场、黎塘南农贸市场、黎塘农贸联合批发市场等大小市场20多个,市场面积约26万平方米。永安街、仁爱街、建设街、朱敏街、金龙大道两侧楼宇作为商圈开放,商贸活跃,年营业额5.8亿元,缴纳财税、工商税收91.3万元。截止2001年末,从事商业的个体工商企业7495家,国有百货、服装、五金、糖料商店102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亿元。如今,黎塘的流通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方式、少环节的市场体系,真正唱响了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的主旋律。

搞活了市场和流通,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黎塘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引进甘蔗、芋头、果蔗、双季莲藕、反季节蔬菜等优良品种,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副产品流通,逐步引导农村经济从传统种植模式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轨道。黎塘是莲藕之乡。目前,全镇莲藕种植面积6000亩,辐射周边乡镇1000亩。成立黎塘莲藕专业协会,近期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百家示范专业协会”,朝阳蔬菜批发市场成为批发莲藕基地。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为5000亩。畜牧业和水产业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水产业实现了农民人均增收30元的目标。2001年末,全镇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财政总收入63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7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260元,城乡居民在全镇金融机构存款6亿元。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为黎塘第三产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理塘在1993建了丽都酒店和蜜园酒店。1994年,黎塘11层的龙珠酒拔地而起,7层的五丰酒店相继建成。2001,8层“星”九龙酒店建成。到目前为止,镇上有40多家旅馆和5家酒店,可提供3000多个床位。其中九龙大酒店、龙珠大酒店为涉外二星级酒店,在南宁市县级酒店中排名第一。

占地130多亩的龙岩公园,已经成为理塘标志性的旅游目的地。公园的第一个洞穴是菩萨洞,长600多米,高30米。洞内气温冬暖夏凉,有20多个景点,各具特色,多姿多彩。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香港和澳门等国内外的游客都来这里观光。

站在龙岩山顶,可以看到理塘的全貌,尽收眼底。理塘城区95%的学校都是区级以上的“花园式”单位。他们就像点缀大地的花朵,他们是教育蓬勃发展的见证者。宽敞的健身房、崭新的庭院、连成一条街的卡拉ok场所、设备先进的保龄球馆,是理塘人崇尚健康、文明、时尚生活的最生动展示。众多的图书馆,庞大的馆藏,显示了理塘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理塘,这片有着悠久经贸传统的热土,充满了无限商机和活力。是商人发家致富的天堂,也是各路英雄见证人生价值的宝库!随着黎塘镇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黎塘镇闲置的1.5万亩热土和4万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将为有识之士提供广阔的创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