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因以次充好被处罚,从法律角度如何看待此事?

#lululemon以次充好被处罚#话题冲上第二个热搜,引发网友热议。露露乐梦的关联公司露露乐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因违反《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罚款81.42万元。

Lululemon因以次充好被处罚,从法律角度如何看待此事?

1.据悉,lululemon是加拿大品牌。

温哥华的高端瑜伽和运动服装品牌一直受到国人的追捧。尤其是疫情这两年,家庭健身兴起,健身服的人气很高,也带火了这个品牌。今年年初的北京冬奥会上,由Lululemon赞助的加拿大冬奥队队服以高科技、前卫的设计亮相,一夜之间就出了名。爆款白色羽绒服缺货,迅速抢占中国市场。

?2、价格高质量差。

没想到在国内刚一成名,就被曝出粗制滥造的新闻。故事开头,消费者买了一件羽绒服,却发现衣服上的商标绣错了,针脚粗糙,面料有刺鼻的气味!面对这堆问题,店家有退换条款?所有在中国大陆专卖店出售的商品都不允许退货?堵住了维权之路,愤怒的消费者去315让公众知道了这件事。

?3、以次充好高额法律赔偿。

根据我国《消法》规定,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后记:服装辅料本来就是高毛利产品。产品再贵,国家也不会因此惩罚品牌。除非你有质量问题,以次充好。比如鸭绒棉冒充鹅绒真的太过分了。对于处于疫情阶段的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卖这么贵,货不对板。消费者是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