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属不属于品牌资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日前表示,去年通过该组织提交的全部国际专利申请中,来自亚洲,其中华为的专利申请量达5405件,位居全球第一,创下WIPO历史上由一家公司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的纪录。

在为华为欢呼的同时,有必要了解一下专利和品牌资产之间的关系。

专利(patent),从字面上理解,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事实上,是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

在现代,专利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发明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专利保护期,一般为发明专利权20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权10年。)产生一种法律状态——即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实施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

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而在部分发达国家,分为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品牌资产(Brand Equity)是20世纪80年代在营销研究和实践领域新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与品牌、品牌名称和标志相联系,能够增加或减少企业所销售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的一系列资产与负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卫·艾克(David A. Aaker,品牌资产的鼻祖),让·诺埃尔·卡佛(Jean Noel Kapferer),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等人逐步提出并完善了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权益CBBE概念(Customer-Based-Brand-Equity)。

在中国,通常用“品牌资产”这个词(而不是品牌权益)来指代Brand Equity。

大卫·艾克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认为:

品牌资产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其他专有资产(如商标、专利、渠道关系等),这些资产通过多种方式向消费者和企业提供价值。

随着品牌资产管理事业的发展,现在,品牌资产除了包括上述几个方面内容外,还应包括品牌溢价能力和品牌盈利能力。

在品牌资产金字塔中,最终能够为品牌主带来丰厚的利润,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就是品牌忠诚度和品牌溢价能力这两大资产。

品牌忠诚度和品牌的溢价能力属于结果性的品牌资产,是伴随品牌知名度、认可度、品牌联想这三大品牌资产创建后的产物。

所以,专利属于品牌资产的范畴,是能为品牌带来权益的一种专有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