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荷裔美国人,成名作是什么?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荷兰裔美国人。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插图画家。房龙的作品多以散文的形式叙述、评论历史事件及人物,他生动诙谐的文笔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了解历史的大致脉络,并配上亲手绘制之许多生动插图,提高阅读的趣味,因此很受一般的读者欢迎。他的书在美国十分畅销,拥有惊人的销售量。但在历史学研究上,房龙则并未取得相应的学术地位与成就,基本上是被定位于一位“优秀的通俗历史作家”。
生平房龙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对历史、地理、船舶、绘画和音乐等发生兴趣。1902年只身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1905年获学士学位,1911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
房龙早年的生活并不顺利,他的第一部著作《荷兰***和国的覆亡》虽然得到了一定认可,但销路并不理想。1920年他应书商要约写作《古人类》,才取得一定销量,然而却并不足以扭转他的经济状况。房龙在成为畅销作家之前,曾在康奈尔大学(1915-1917)和俄亥俄州安条克学院(1921-1922)取得过教职,校方认为他的课十分活泼,非常吸引学生;但相对的,由于他的史学较偏向通俗与自由的诠释,并不符合史学界一板一眼严谨的研究方式,因此曾数度被若干不认同或嫉妒的同僚,视为并不符学术界标准,指责他的教学对学生在严谨的历史研究上并无裨益,使得房龙也多次因压力而去职。
后来,他在第二任妻子的鼓励下,创作了《人类的故事》,在美国出版界一炮而红,大受欢迎,自此迈入畅销作家之林。此后,房龙又写出多部畅销全美市场的作品。他的作品中,以《人类的故事》、《宽容》、《圣经的故事》最为著名。至1920年代末期,他已积累到一定财富,在美国和欧洲购置了房产,不再受限于经济问题,于是可以自由地从事创作和社会活动了。
房龙曾以美联社记者身份报道1905年俄国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房龙常以自己手绘的漫画作为自己作品的插图,也成为他作品的注册商标。
房龙结过三次婚:1906年,他与来自马萨诸塞州上流家庭的Eliza Ingersoll Bowditch (数学家纳撒尼尔·鲍迪奇的后代)结婚,育有两子。1920年娶第二任妻子Eliza Helen Criswell(昵称“吉米”)。在第三段婚姻结束后房龙一直与吉米同居直到去世。《房龙传》的作者,房龙次子杰勒德·威廉·房龙认为房龙并不爱吉米,而只是把她看作工作和生活秘书。
房龙身高达2.08米,亦相当肥胖,有“大象”的绰号。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甚理想,最后死于心脏病发。此外因长期从事写作,房龙长期患有神经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