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牌加碘营养盐颜色为黄色。

越南传统节日和民俗

越南的传统节日和中国一样,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其中春节是最大的节日。越南民风淳朴,人民文明有礼。见面时习惯互相问候,或点头,或握手,或按法国礼仪互相拥抱,多为兄弟姐妹。越南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信奉佛教。佛教从东汉末年传入越南,十世纪后,佛教被尊为国教。目前,中国约有2000万佛教徒。此外,天主教传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300多万信徒,大部分在南方。越南人崇拜祖先,普遍迷信城隍和财神。普通人家里都有坛桌香案,逢年过节在家拜神。着装简单。在正式场合,男士穿西装,女士穿民族“袍”(类似旗袍)和裤子。饮食习惯与广东、广西、云南的一些民族相似。用筷子吃饭,喜欢吃清淡、冷酸的食物。禁止越南人与三人合照。不用火柴或打火机为三个人点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不想让人摸你的头。坐在地板上时,不要把脚指向别人。

粤南风味小炒

河内螺蛳粉:清晨的河内街头,经常可以遇到卖螺蛳粉的小摊。这种圆形粉条比桂林米粉和云南米粉略细。选用优质大米,细腻有弹性,洁白透明,口感清爽。螺蛳现摘现吃,用竹针挑出来放入粉中,再加入螺蛳汤、辣椒等佐料,味道鲜美。

河内的鸡粉:鸡粉用料考究。除了鸡丝,还配有肉丝、鸡蛋丝、木耳丝、葱丝、香菜丝。蛋丝制作独特,摊成薄片,切成细丝,撒在粉上,映衬出红色的肉丝和白色的鸡丝,特别开胃。

牛肉粉:越南的牛肉粉一定是牛肉做的。加入一大块加了各种调料的上等牛肉放在锅里煮,然后切成薄片。将米线放入沸腾的锅中焯水后,加入牛肉、牛肉汤和各种调料,使其味道独特。

虾饼:也是越南著名的小吃。它是用新鲜大虾裹上调料的面糊,在油锅里炸制而成的。出锅时,香味扑鼻,口感酥脆可口。河内西湖附近有一家餐厅,它的虾饼口碑很高。

棕色肉:一种传统的越南食物。在过去,普通的越南家庭只能在节日期间吃它。在农村,每逢节日,尤其是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把肉做成褐色。将上好的瘦猪肉加入各种香料,放入石臼中捣碎,然后用芭蕉叶或荷叶包裹,放入锅中煮熟。吃前切成块或薄片,蒸熟,蘸鱼露和胡椒粉,味道鲜美,不油腻,吃后清香扑鼻。

越南灌肠:是越南人民喜爱的食物。猪红是用剁碎的瘦肉和各种香菜混合,倒入猪的小肠里,然后煮熟。吃前切成段,蘸各种调料。

油炸春卷:这是最受越南人欢迎的一道菜。这几年国内很多餐厅都有引进,但是做法和吃法都不如越南的。越南的春卷皮是糯米做的,薄如蝉翼,洁白透明。用豆芽、粉丝、鱿鱼丝、虾、葱等制成的馅料包裹春卷的外皮。,放油锅里炸至酥黄。吃的时候,把玻璃生菜用春卷包起来,蘸上鱼露、酸醋、辣椒等调味品。脆而不腻,非常好吃。

绿豆糕:也是一种值得品尝的风味食品。越南一级绿豆糕产于离海防不远的海洋(地名),金龙牌最好。越南的绿豆糕是用上好的绿豆,磨成极细的粉,再配以精制的糖和油,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海洋绿豆糕包装精美,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牛肉火锅:这个火锅最大的特点就是锅底是酸醋做的。将牛肉片放入滚过的酸醋中,稍微冲洗一下,然后蘸上调料,配上菠菜丝、生菜和各种香菜,回味无穷。

酸汤:胡志明市的一道特色菜。酸汤不是用酸醋做的,而是用当地出产的酸籽。酸子是一种当地生长的豆科植物的核心,形状像豆,有酸味。除了酸籽,酸汤里还加入了石斑鱼、豆芽、西红柿、香菜,煮出来的汤味道极其鲜美。

烤鱿鱼:在胡志明市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小贩推着手推车,沿街叫卖烤鱿鱼。手推车上有一堆红色的炭火,旁边放着干鲸鱼。鲸鱼的大小取决于客户自己的选择。鲸鱼在炭火上烤至焦黄后,用铁压延机压成又长又大的薄片,再涂上黄皮酱、辣椒酱等佐料卷起来食用。晚上逛完胡志明市的夜市累了,买些烤鱿鱼,加一瓶啤酒,细细品尝,会觉得特别舒服。

生吃绿色蔬菜:在越南餐馆用餐时,你可能会经常看到越南人生吃各种绿色蔬菜。这种吃法是越南的传统吃法,或许可以称之为越南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相当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观点。当然,生吃绿色蔬菜也有讲究。这些绿色蔬菜主要包括洗净的菠菜、生菜、绿豆芽,以及各种香菜,如萝卜、薄荷等。生蔬菜要蘸调料,主要是鱼露、酸醋、鲜柠檬汁。越南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生吃青菜有生津降火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和营养吸收。从未尝试生吃绿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