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第1章晶体光学和岩石学介绍
1.本章的要点
主要针对晶体光学和岩石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习目的。
2.本章内容
(1)晶体光学的概念。
(2)岩石及其成因分类。
(3)岩石学和研究目的。
(4)地球的结构。
3.思考问题
(1)什么是晶体光学和岩石学?
(2)简述地球的地壳结构。
4.参考资料
(1)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陈运景。1987.晶体光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王翔。2003.水晶光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吕凤祥,桑龙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晶体光学和光学矿物学
第二章晶体光学基础
1.本章的要点
主要针对光在传播中的双折射现象,光学指标,单轴晶体光学指标和双轴晶体光学指标的光学主轴和各种截面特征。
2.本章内容
(1)晶体光学的研究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2)自然光和平面偏振光,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以及折射定律。
(3)光在光学各向同性体和非各向同性体中的传播特性、双折射和光轴。
(4)光学指标:
各向同性体光学指标线:各个方向的折射率值相等。
单轴晶体光学指标:普通光(No)和非常光(NE);正光和负光;三截面特点:垂直光轴、倾斜光轴、平行光轴(主截面)。
双轴晶体的光学指标线:光学主轴(Ng,Nm,Np),光轴(OA),光轴平面(AP),光轴角(2V),锐角平分线(Bxa),钝角平分线(bxo);正光和负光;垂直(Bxa),垂直光轴,斜光轴,垂直Bxo,平行AP。
3.思考问题
(1)什么是光学指标线?
(2)简述单轴晶体光学指标线三种切面的特点:垂直光轴、倾斜光轴、平行光轴。
(3)简述双轴晶体光学指标体垂直Bxa、垂直光轴、倾斜光轴、平行AP截面的特点。
4.参考资料
(1)利得汇。1984.水晶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陈运景。1987.晶体光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三章单偏振系统中晶体的光学性质
1.本章的要点
主要表现为矿物晶体形态、解理、颜色、突起、表面粗糙和贝克线。
2.本章内容
(1)单偏振器的设计。
(2)矿物晶体形态、集合体形态和薄片形态。
(3)矿物薄片上解理、可见临界角、解理完善度和解理角的测定。
(4)矿物颜色、多色性和吸收性的成因和公式。
(5)矿物薄片的边缘特征、突起和粗糙表面、贝克线、色散效应(折射率色散)、相对折射率的比较、突起等级和闪光突起的判定。
3.思考问题
(1)什么是可见临界角?简述解理角的测量方法。
(2)什么是贝克线?
(3)什么是闪光灯?
4.参考资料
(1)利得汇。1984.水晶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2)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0.薄片中透明矿物的识别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
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四章:正交偏振系统中晶体的光学性质
1.本章的要点
主要为消光、干涉色、补色法则、光学指标线椭圆半径方向和轴名的确定,以及干涉色阶、消光类型和消光角的确定。
2.本章内容
(1)交叉偏光镜的装置、特性、调整和校正。
(2)晶体薄片的消光现象和消光位置。
(3)光波在交叉偏振片中的干涉原理,光程差及其决定因素,干涉色产生的原因,干涉色阶及各阶的特征,干涉色色谱图,异常干涉色。
(4)补色法则和主要补色装置(云母试板、石膏试板、石英楔)。
(5)矿石片上透光体椭圆半径方向和轴名的确定。
(6)确定矿物的干涉色序、双折射、消光类型、消光角和晶体延展性符号,确定矿物的光学取向。
(7)了解常见的双胎。
3.思考问题
(1)什么是灭绝?
(2)如何确定矿石片的椭圆半径方向和轴名?
(3)如何确定矿物的干涉色序?
4.参考
(1)利得汇。1984.水晶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纪,王德子。1961.水晶光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五章:锥光系统下晶体的光学性质
1.本章的要点
垂直于光轴的单轴晶体和垂直于Bxa截面的双轴晶体干涉图的特征及应用。
2.本章内容
(1)锥镜的安装、调整和校正。
(2)垂直于光轴的单轴晶体干涉图的特点及应用。
(3)双轴晶体垂直Bxa截面和垂直光轴截面干涉图的特点和应用。
3.思考问题
(1)简述了垂直于光轴的单轴晶体干涉图的特点和应用。(2)双轴晶体垂直于Bxa截面的干涉图有什么特点?
4.参考资料
(1)利得汇。1984.水晶光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陈云星。1987.晶体光学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六章透明矿物的鉴定
1.本章的要点
掌握应时、斜长石和钾长石的鉴别特征。
2.本章内容
(1)掌握浅色矿物(如应时、斜长石、钾长石)的识别特征;了解云母的鉴别特征;学习透明矿物的系统识别和识别图的使用。
(2)掌握斜长石成分测定中最常用的垂直(010)晶带最大对称消光角法。
3.思考问题
(1)简述应时、斜长石、钾长石的光学鉴定特征。
(2)垂直(010)晶带最大对称消光角法如何确定斜长石的成分?
4.参考
(1)北京大学地质系岩矿系。1979.光学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三部分是沉积岩的岩石学
第七章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1.本章的要点
包括沉积岩和沉积学的基本概念,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沉积物的成岩作用。
以及沉积岩常见的沉积构造。
2.本章内容
(1)沉积岩、沉积岩岩石学和沉积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沉积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沉积岩的分类。
(2)母岩风化及风化过程中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的稳定性。
(3)机械处理和沉淀、化学处理和沉淀、生物处理和沉淀、沉淀分化和沉积物重力流。
(4)成岩阶段、同生、成岩、表生和表生成岩的分类和特征。沉积后的主要作用类型:压实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多形态转化作用和矿物溶解作用。
(5)沉积岩构造分类,流致构造:层理构造和层理构造,同生变形构造,暴露致生构造,化学致生构造,生物致生构造,复合致生构造。
(6)沉积岩的颜色、原生色和次生色。影响岩石颜色的因素及研究沉积岩颜色的意义。
3.思考问题
(1)简述母岩风化的阶段特征。
(2)成岩作用有几个阶段?常见沉积岩的成岩类型有哪些?
4.参考
(1)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曾云甫,夏,。1985.沉积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冯增昭。1993.沉积岩石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5)吕凤祥,桑龙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八章陆源沉积岩
1.本章的要点
本文主要介绍碎屑岩的物质组成、碎屑岩颗粒结构、胶结类型、胶结结构和杂基结构。砾岩的概念和岩石类型;砂岩的成分分类方案,应时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的岩石学特征,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
2.本章内容
(1)陆源碎屑岩概述。碎屑岩的物质成分:陆源碎屑、填隙物和孔隙,以及成分成熟度。碎屑岩颗粒的结构:粒度、圆度、球度、形状和颗粒表面特征。胶结类型和结构、非均质结构、孔隙结构、结构成熟度和胶结材料粒度分析。
(2)砾岩和角砾岩的概念和分类。砾岩的岩石类型:石英岩砾岩、岩屑砾岩、条纹状砾质泥岩、块状砾质泥岩。砾岩和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有:海岸砾岩、河流砾岩、冰碛砾岩、残积角砾岩、岩溶角砾岩、成岩角砾岩和砾岩。
(3)砂岩的概念和分类,重要分类方案的回顾,以及本课程采用的砂岩分类。砂岩的主要类型(应时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及其岩石学特征。
(4)粉砂岩的一般特征、分类、主要岩石类型及成因。
(5)泥质岩石的概念和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泥质岩石的结构、构造和颜色。泥质岩的分类和主要岩石类型。
3.思考问题
(1)简述砂岩常见的胶结类型。
(2)试述砂岩的成分分类方案及其意义。
(3)应时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的主要岩石学特征是什么?
4.参考
(1)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曾云甫,夏,。1985.沉积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3)李,,1990。沉积岩的实践。Xi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吕凤祥,桑龙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九章火山碎屑岩
1.本章的要点
主要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物质和火山碎屑构造的概念;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及常见火山碎屑岩的岩石类型。
2.本章内容
(1)火山碎屑岩的概念。
(2)火山碎屑:岩石碎屑、水晶碎屑、玻璃碎屑。火山碎屑岩的结构特征和颜色。
(3)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火山碎屑岩常见岩石类型:熔融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成因类型及其标志。
3.思考问题
(1)什么是凝灰岩和熔结凝灰岩?
(2)什么是伪流动纹理?
4.参考
(1)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曾云甫,夏,。1985.沉积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十章内生沉积岩
1.本章的要点
主要集中在碳酸盐岩的研究进展,碳酸盐岩的结构,颗粒灰岩中常见颗粒的类型,灰岩的分类,白云岩的形成机制,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
2.本章内容
(1)碳酸盐岩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3)碳酸盐岩的结构:颗粒(内部碎屑、生物碎屑、鲕粒、球粒和藻类)、泥、胶结物、生物骨架和颗粒。
(4)碳酸盐岩的分类和命名:石灰岩的成分分类、结构(成因分类方案简述),本课程采用的石灰岩分类和命名原则,白云岩的分类。
(5)白云石形成机制:毛细管浓缩-准同生白云石化、回流渗透白云石化等。碳酸盐成岩作用:溶解和胶结、矿物转化和重结晶、交代和压实。
(6)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质岩和蒸发岩的一般概念。
(7)硅质岩、铝质岩、铁质岩、锰质岩、磷质岩和蒸发岩的物质成分、结构、主要岩石类型、成因和地质分布。
3.思考问题
(1)什么是粒状结构?解释常见粒子的类型和特征。
(2)简述石灰岩的结构和成因分类方案。
(3)解释白云石的形成机制。
4.参考
(1)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冯增昭。1993.沉积岩石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3)李,,1990。沉积岩的实践。Xi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吕凤祥,桑龙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四篇岩浆岩岩石学
1.这篇文章的要点
主要是岩浆岩的概念、成分、结构和分类。
2.这篇文章的内容
(1)岩浆岩的概念。
(2)岩浆岩的成分。
(3)岩浆岩的结构和分类。
3.思考问题
(1)什么是岩浆和岩浆岩?
(2)简述岩浆岩的结构。
4.参考
(1)吕凤祥,桑龙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第五篇变质岩岩石学
1.这篇文章的要点
主要是变质作用的概念,变质岩的结构和分类。
2.这篇文章的内容
(1)变质作用的概念和分类。
(2)变质岩的结构。
(3)变质岩的分类和常见变质岩的类型。
3.思考问题
(1)什么是变质作用?
(2)简述变质作用的分类。
(3)简述变质岩的结构。
4.参考
(1)吕凤祥,桑龙康。2002.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琳玉. 2012。晶体光学和岩石学。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