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VS宝马,如何选择?

3月7日在日本国内是很平常的一天,但是边肖的手机已经被刷屏两天了,因为一张图片,“两个B见面了,有意思!”

1“撕”战开始

然而,早在2002年,这场“撕逼”大战就已经搬上了荧屏!(图片摘自2002年电影《非常人贩》。)关于这场“撕逼”战争,边肖在文章最后总结道。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宝马这位“百岁老人”的成长经历。“撕逼”大战的主角:百年宝马公司始于1916,在中国早些年的翻译是“Bayir”。这家公司的前身是一家飞机厂,以制造流线型双翼侦察机而闻名。1918年更名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并上市。创始人吉斯坦·奥托(Gistan Otto)在航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使他怀着远大的抱负制造汽车。1965438+2007年7月20日,BFW公司开始重组,正式命名为宝马(Bayer Motorenwerke)。由于凡尔赛条约,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禁止生产作为“战争武器”的飞机,而宝马工厂直到1923才可以生产汽车。

摩托车

经过漫长的五年,雄心勃勃的宝马终于可以开始他们的奋斗之旅了。1922年,宝马研发出第一台500ml风冷双缸摩托车发动机和R32摩托车。车身两侧安装了水平对置发动机,首次在市场上销售宝马商标的R32摩托车。

历经百年蜕变,时至今日,以R1200GS Adventure为代表的宝马摩托车依然坚持创新的设计理念。Dynamic ESA压缩比为12.5:1,拥有92kW(125Ps)的强大马力,可以通过弹弓上的传感器检测头尾轮的上下运动范围,配合其他参数连续自动调节减震器的液压阻力。

1936宝马328—2015宝马M4 GTS

宝马328生产于1936,停产于1940。当时,* * *生产了464套,现在仅存200套左右,数量极其稀少,也是收藏爱好者的最爱。当时,宝马328已经采用了先进的2.0升发动机,并创下了230公里/小时的速度纪录。

历经百年蜕变,2015宝马M4 GTS搭载全新轻量化碳纤维套件,创造了百公里加速3.8秒的高性能速度传奇。

1956宝马507—2013宝马Z4

宝马507充分利用了宝马巴伐利亚工厂的所有资源。机械部分取自宝马502和503系列,包括顶置气门V8的3.2升铝缸,再加上双化油器改善性能,使其功率达到150马力。马克斯·霍夫曼最终批准了这一设计。他委托Albrecht von Goertz伯爵制造这辆车。Goertz为这款车设计了完美的线条。如果没有迎合审美的流线型线条,就不会成为传奇。

经过改造,2013宝马Z4继承了这种审美。

1968宝马2002—2015宝马3系

外形古怪的宝马2002,方头方脑,充满了气势和活力。车头和前挡风玻璃充满了乔治亚罗实用主义。尤其是倒梯形的车头,让人一眼就忘不了。虽然看起来很奇怪,但宝马2002确实是当时的“操控之王”和“车手之车”,性能超过了很多同时代的双座车。

2002系列的名字与2002年无关,但宝马并没有那么高级:只有后两个代表当时的02系列,而前两个则表示搭载2.0升直列4缸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最高时速65,438+062 km/h,宝马3系继承了宝马2002的运动基因,至今已是第六代车型。

1954宝马502—2015宝马7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很繁荣。汽车制造商抓住了这个大好机会,推出了各种豪华车型。由501改进而来的宝马502,上市后风靡全球。它被称为“巴洛克天使”,流线型的整体设计让人想起巴洛克时代德国和奥地利教堂中常见的雕塑。搭载铝合金气缸的V8发动机,包括2.6L和3.2L发动机,动力输出分别为120马力和140马力,后期的3.2升超级车型达到了160马力。大受欢迎的宝马502为1977第一代7系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2宝马Turbo概念车—2014宝马i8

1972年,为了迎接慕尼黑奥运会的到来,宝马推出了一款名为“Turbo Concept”的概念车。这款打着“涡轮增压”旗号的跑车是由当时著名的宝马设计师保罗·布拉克(Paul Braque)设计的。这位设计师之前曾为雪铁龙和奔驰设计过汽车。他为这款宝马Turbo概念车设计的楔形车身、折叠灯和鸥翼车门在当时看起来就像是“外星来客”。即使在今天,这款宝马Turbo概念也绝对是“与众不同”的。

2013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i8的量产车正式发布。作为宝马当时公开的最重要的面向未来的产品,i8的量产版一出现就震惊了世界。

3“撕裂”战争概述

说了很多,我们来回顾一下“撕”战的全过程:

首先是2B争端:

然后奥迪参战了,变成了BBA战争:

福特不甘示弱,出来卖自己的晚年:

最后,这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混战...

面对这场“撕”战,我们来看看各大明星和广大群众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