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的特色在哪里?

其山川秀邃、幽胜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隐现于树木葱茏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苎萝西子”、“岭南明珠”之美誉,并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

历代以苏东坡、李商隐、杨万里、祝枝山、陈尧佐、白玉蟾、梁鼎芬、丘逢甲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为西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近代孙中山、周恩来等领导人在惠州从事过革命运动,在西湖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这些历史古迹和革命胜迹与西湖的青山秀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

惠州西湖在东汉时期是荒野之地,东晋在湖边建有龙兴寺,唐朝改名为开元寺,唐中宗年间,位于西山上的泗洲塔建成。唐宣宗年间,李商隐来到了循州(惠州)担任循州刺史,游湖钟爱岭南的朱槿花。

北宋张昭远居于惠州的舍人巷时,将湖命名为郎官湖。同朝代余靖作下的“重山复岭,隐映岩谷,长溪带蟠,湖光相照”之句则是描述西湖最早的佳句之一。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惠州的知州陈称对西湖进行了治理,称筑了平湖堤、拱北桥,以及点翠洲上的孤屿亭、湖光亭等建筑,并养鱼灌田,西湖也因此而被称为丰湖。

百度百科—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