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鲤鱼的特产在哪里?
五大连池产的鲤鱼生长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中,使鲤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具有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随着五大连池矿泉产品的开发,渔业被列为矿泉产品开发的重点,产品被注册为“矿泉”牌商标。
五大连池鲤鱼的特征:
(1)外部感官特征:五大连池鲤鱼外部体细长,背部黄色,鳞片饱满。口感极佳,腥味轻,鲜味浓,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平均每尾一公斤以上。
(2)内在品质指标:五大连池鲤鱼生长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镁的矿泉水中,每公斤含钙108.3mg,镁290.5mg,铁29.3mg,锌25.2mg,粗蛋白18.46%,粗脂肪3.30%。
(3)安全要求:五大连池鲤鱼应符合GB/T18407.4-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产品执行标准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
地域范围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西侧。五大连池是“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三大冷矿泉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冷矿泉度假村。五大连池鲤鱼保护面积2200公顷。包括八个天然水池:一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南月牙泡、北月牙泡、药泉湖。矿泉鲤年产量400吨。地理坐标为东经126 00 '-126 26 ',北纬48° 34 '-48° 48 '。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熔岩台地和火山地貌,是中国火山最集中的地区。土壤是熔岩表面风化后形成的,具有母岩龙岩的特征。经过长期的土壤过程,火山土壤中原有的腐殖质转化为黑土,火山土壤中的棕壤由暗棕壤转化为暗棕壤。土壤pH值一般在7.0-7.5之间,土壤肥力极佳。
(2)水文情况:该地区水资源丰富。纳木尔河支流白河与五湖相连,容量为654.38+004.39万立方米。此外,该地区还有许多矿泉,在尧泉山下有南泉北泉和樊华泉,这是中国极其宝贵的矿泉水资源。五大连池是一个富营养化的湖泊,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最大的是三池子,面积8.2平方公里。矿泉养鲤天然池塘底泥位于正常背景值区域,周围无金属或非金属核心,不存在农田残留污染。水源来自五大连池上游的一系列火山泉,水质干净无污染。
(3)气候:冬季漫长多雪,夏季短暂高温少雨,春季多风干燥,秋季寒冷干燥,夏季最高气温37.6℃,冬季最低气温-44.2℃,年有效积温2200度,年平均光照2624小时。年平均风速为每秒3.4-4.2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这个地区没有大型工厂,车辆较少,没有空气污染。该地区由14座火山和5个堰塞湖组成。年平均气温-0.5℃,无霜期119天,最大冻深2.47米。年降水量为476.3毫米..大豆产量高。14火山锥矗立在开阔的熔岩平台上。有12座火山在中老纪喷发,还有两座火山在新纪喷发——老黑山和火烧山。正是由于新的火山爆发和岩浆溢出,才堵塞了当时的山谷白龙江,形成了五个堰塞湖,即五大连池。我区以偏南风为主,年均风力2-3级,但春秋季多为西北风,平均风力3-4级,阵风4-5级,最大6-7级。近年平均气温为-2.2℃,比往年高0.6℃,但2002年为-65438±0.5℃,比往年高65438±0.3℃。全年无霜期89天,接近常年。2005年是103天。一般终霜在6月初,初霜在9月初。全年降水量505.6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25毫米左右,但分布不均。2005年降水量为341.6毫米,比往年少188.4毫米。全年光照2466.6小时,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
(4)人文历史条件:五大连池火山包括60多万年前的早期火山,30万年左右的中期火山,以及(1719-1721)仅280年喷发的近期火山。五大连池是中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冷矿泉,水质优良,矿物质多样。生产的水产品被消费者誉为矿泉水产品。五大连池景区从1984开始开发,渔业发展了十几年。目前养殖面积已达3.4万亩,养殖品种十余种,养殖产量800吨。五大连池产的鱼生长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中,使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具有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随着五大连池矿泉产品的开发,渔业被列为矿泉产品开发的重点,产品被注册为“矿泉”牌商标。
五大连池的人类文明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乌德林的圣山圣水是人类繁衍的宝库,也是北方几个原始部落的发源地。鄂伦春族住在山上,鄂温克族在山腰,达斡尔族和满族在湖边的河套。从东胡人到苏神人,从商代的言情文学到一代代的道教和佛教,“北海之眼”都是一个意义相同的信息符号。陆地北海的“海眼”绵延数百里,咆哮养育万物生灵,无数“小海眼”日夜翻花造福百姓,治病救人。人们敬畏这个古老的湖泊。虽然海眼后来被新火山填满,但五个小湖和无数点缀着水池、气泡、泉水和溪流的小海眼药水仍在奔流,人类对它的崇敬与日俱增。古往今来,每年“桃花水”刚落,人们就来北海庙会,端午节来这里过药神日和圣水节。此时,山上古庙响,山下集市熙熙攘攘,牛马熙熙攘攘,人们烧香拜佛,饮水洗泉,去山货市场,采药卖药看跳听书,算命,卖牛羊马。无论是蒙古包、马架、撮子还是拉哈编的泥屋,无论是萨满治病、敖包祭祀、药泉祭祀、圣水祭祀,无论是官方驻军还是驮货的骆驼商队,无论是和尚道士还是天下百姓,北海眼的药泉都是繁荣神圣的象征。是北方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心中的海市蜃楼。人们不必知道官宦衙门,都知道药泉在北海眼,在欧德灵,在《乌云耳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