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奶奶?为什么叫奶奶不公平!为什么要加外面?
妈妈的妈妈应该叫奶奶,或者老。
男权社会,母亲的父母是外人,所以叫爷爷奶奶。
但是强大的北方女人不听话,就叫她们爷爷奶奶。
奶奶是指对老太太的尊称。北方女性的地位比南方女性更高更强。
所以奶奶这个词就被当成了妈妈的妈妈的称谓。
可见,在男权时代,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甚至一开始,都是叔叔阿姨。
只有爷爷奶奶比较特殊,奶奶在前,爷爷在后。说明在孩子心中奶奶的地位比爷爷高。
奶奶指的是外面的婆婆。起初,在南方,父亲的母亲被称为婆婆。所以妈妈的妈妈就叫奶奶。而且很多南方人觉得加个洋字不友好,所以叫卡坡,加坡。爱你的婆婆。
奶奶本来是牛奶的意思。
奶奶原本是指母系社会中年长的、受人尊敬的老人。
婆婆原本是指爱闹,爱翻来覆去,让家庭不和谐的女人,尤其是丈夫的母亲。
后来南方人把婆婆改成了奶奶,现在也应该把奶奶改成外婆了。女性地位高。
北方总问,奶奶和姥姥谁地位高?谁接吻了?不相上下。
你见过地位更高的奶奶还是姥姥?谁接吻了?那一定是奶奶。奶奶是外人。
北方,奶奶>奶奶>爷爷>奶师傅。
在南方,爷爷(公公/父亲) >奶奶(婆婆/奶妈) >爷爷(嘎公/外爷) >奶奶(噶玛巴/奶奶)。
在北方,都叫奶奶。
南方离家十里。奶奶/婆婆/妈咪/奶奶/卡坡/奶奶/家人/奶奶/卡嘎/郎/奶奶/外婆。
简而言之,你认为你尊重男权文化,你妈妈的妈妈是外人,所以叫她奶奶。
你觉得应该尊重母系文化吗,你妈妈的妈妈是家庭成员,你可以叫她奶奶。
如果你认为你尊重男女平等,你妈妈的妈妈是亲戚,你可以叫她奶奶。就像奶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