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iga,Stica TO怎么样?

Stica TO乒乓球底板受到很多业余选手的追捧。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使用这款底板的经验。

对、软硬、硬大芯、钝软力料和面粉料。力度不够,球被外层推出,软钝,但速度不慢。因为外层足够厚,变形必然很小,受力也足够。硬管技术强化的大芯用来拍球。此时刺破外层,相当于海绵的作用。所以TO表现出从底板到胶皮逐渐变软的特点,也有变化,但稠度变化,借球软,加力球强。

官方参数:

层数:5

速度:99

控制:64

重量:88

厚度:6.86

Stica到乒乓球台

这是一个7mm厚,85克重的底板。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评价。

因为Stica TO是粗五夹,感觉不像细五夹那么通透,但是用力拉球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拉伸动作。感觉很舒服,进攻的时候没有什么不舒服。当你击球时,它是快速而有力的。你上台后反弹的力度大,速度快,拉完就有充足的动力。重击时,如扣杀、突击,力量大得惊人,速度极快。如果你确定,99%都是致命的,对方只是惊呆了。

用久了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和其他一般的拍子对比就能看出来。其他的拍子一个速度看起来很快,两个速度就差了。落地后没有速度,没有力量,可以说是弱。对手很好回答。

正手进攻:快,不抖手,清脆的声音,(现在越来越喜欢那种清脆的声音,就是乐在其中,其他板都烦了),不空,不空,虽然没有快如闪电,但是很难不小心接起来。基本功好的人继续正手进攻,其加速度之快足以让普通人失误。

拉球:虽然是硬板,但是吃球远不是碰到板就飞的那种。如果你注意接球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你的动作会拉长,连续性会更好,不会发力或者死亡,会很爽。不仅速度快,而且充满力量。当你发力很强的时候,你会很快转身,有力量。有时候你的对手会发一个低质量的非旋转球。我准备拉它打它。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暴风雨,但它非常凉爽。它的弧度低,对方很难接。也就是对方防守后,拉抢安全,拍子比拍子强,拍子比拍子快。对方很难有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拉球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动作一有问题,马上就会出错,比如抬肘、吊腕、网拍过高、抖腕、挥杆不合理,球不是出界就是网下。不知道是拍子的原因还是胶水的原因。但是它从一个侧面逼着你改正错误。

其他个人感受:

关于厚度:有些人习惯用薄板,可能喜欢那种颤颤巍巍的变形感,但与之相反的是手感不扎实,不真实,甚至空洞无力,发力时有一种飘的感觉。

有人批评TO旋转差,其实发力后旋转还不错。最近练习有个球,对手没接住。我登上舞台后,意外发现它转得好快,跟陀螺差不多。继续看,当时转了10秒,还在转。它从台中线斜着拐到左边的大拐角,继续拐,然后摔倒在地上。

还有,狂三的旋转能力真的很厉害。昨天他想随意切一个侧旋,但动作略显舒展。没有多少摩擦力,球就飘了出去,离桌子很远。

个人喜欢那种粗壮敦实的感觉。如果很薄的话,我每次用力都会感觉到剧烈的震动。总担心板子会损坏,影响打球的心情。不一定要用到,而且80-90%的力都没有问题。你只听到爆炸声,这很酷。

对于我来说,它的厚度和重量,我基本上没什么好适应的。因为我的第一拍是Leo做的,厚6.5多,重91克。所以用起来并不难受。用它练基本功后过渡到银河2006。当然感觉不错,拉球也很好,但是力量不够。

对于半高不高的球,你仍然可以高速上台,快如闪电,落地后快速下台,几乎没有延迟,而不是像平时那样慢或弱。

在中台对抗中,弧线也不高,速度比近台稍慢,实力稍弱。但是在相持阶段,对手不是很好抓,稳定性不错。有一次,我几乎用尽全力(几乎上半身都动了,90%的力量),球还是出界了,弧线还是很低。

如果手感好,控制好,击球点也很好,动作合理,击球点失误少。我一般攻击对方反手,长短结合,然后转对方正手的边线和角球,对方回我正手球。我在跑动中依然可以很用力的打对方的反手角球,成功率很高。

这就是用TO的详细感受。一直想尝试,想试试这个球友口中的“魔板”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