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风和路虎是谁模仿的?
卢凤建指欧盟,遇阻。
品牌创立十多年来,陆风汽车一直以打造让国人骄傲的中国汽车品牌为己任,坚持自主研发,走一条本土化、全球化的品牌发展之路。进入欧盟是陆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5月,首批200辆陆风汽车运抵欧洲,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首次踏上欧洲土地。陆风汽车实现了中国汽车出口准入门槛的最高水平突破。5438年6月+2009年10月,陆风成为中国首家完成欧标认证的汽车制造商。陆风SUV产品从此可以在整个欧洲市场销售。
为了进一步拓展欧盟市场,陆风公司决定在欧盟申请注册“陆风”商标。2005年6月,它向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提交了注册申请。2006年7月,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发布了“陆风”商标注册公告。然而,就在冯路急切盼望注册获批的时候,英国路虎公司于2006年6月以商标近似为由,向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提出了对“陆风”商标注册的异议。
英国路虎公司是一家老牌汽车公司,属于欧盟体系。其商标享有良好声誉,在欧洲的品牌影响力相当可观。面对路虎这种本土作战的强大对手,有多容易赢?基于客观分析,鉴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时间长、投入大,陆丰提出了先与路虎公司和解的策略。2007年6月5438+10月,路虎公司回复并同意冯路的和解建议。
路虎认为:陆风商标与路虎商标相似,产品属于同一类别,容易混淆消费者;同时,路虎商标历史悠久,影响广泛。陆风在欧盟注册了“陆风”商标,有依托路虎品牌影响力之嫌。路虎阻止陆风在欧盟注册商标的意图很明显,但陆风在欧盟注册商标的决心也很坚定。冯路认为,首先,他们的商标构成、发音、视觉都不一样;其次,风和火星车的含义并不近似;而且,路虎没有理由只使用“土地”这个词。
此外,陆地巡洋舰(丰田陆地巡洋舰)也在欧盟注册。既然消费者不能把“路虎”和“陆地巡洋舰”混为一谈,那怎么能把“路虎”和“陆风”混为一谈呢?在来自冯路的有力证据面前,路虎已经没有了争辩的余地。
2007年9月,路虎向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提出终止谈判的申请,双方谈判期终止。后来,在路虎和冯路分别向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提交了异议材料和抗辩材料后,2008年2月,双方进入最后辩论阶段。
2008年5月,陆风收到路虎公司的最终声明,除了继续强调其商标“路虎”与“陆风”相似的主观判断外,并无新意。冯路利用最后辩论阶段的宝贵时间找到了一系列有力的证据。其中有陆风参加法兰克福车展的相关资料。陆风在著名的欧洲车展上与路虎同台亮相,并没有引起任何混乱。还有资料显示,陆风参加过各种国际国内比赛,包括马来西亚雨林挑战赛,在这些比赛中没有人把陆风和路虎混为一谈。
更值得一提的是,陆风的“陆风”商标已经在《马德里协定》成员国中的38个国家进行了注册,而在这些国家中,从未出现过“陆风”商标与“路虎”的混淆或消费者的任何混淆。这些都是事实存在的铁证。2008年8月26日,冯路向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提交了最终补充抗辩材料。
绝地反击,迎接胜利的曙光。
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静静等待。谁知,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采纳了路虎的主观判断证据,并于2010年2月判定陆风与路虎商标纠纷的胜诉方为路虎!
关于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偏向采用路虎的主观判断证据,无视冯路的事实证据,做出路虎胜诉的判决,冯路坚决反击,并于2010年4月向欧盟异议复审委员会提起上诉。经过精心准备,陆丰亮出了他的“杀手锏”:陆丰的欧洲代理商LWMC在2008年打赢了路虎商标纠纷案。既然LWMC在LWMC与路虎的商标纠纷案中胜诉,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也应该认定路风与路虎商标纠纷案的胜诉方是路风。否则,同一判决机构对同一案件作出截然相反的判决,法理不合理。
面对无可辩驳的证据,2011年6月,欧盟第二上诉委员会不得不做出裁定,批准“陆风”商标在欧盟注册和保护。2011年11个月,陆风商标终于正式获得欧盟注册证书!自2005年正式申请注册以来,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维权战以冯路的胜利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