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青岛崂山矿泉水商标

青岛崂山,海上第一名山,整个道教世界第二丛林。明代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庙”,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事实上,历史上,在崂山深处,有许多佛教寺庙。位于崂山惠玲村的华严寺是当时最大的一座,现在是崂山风景区现存唯一的佛教圣地。其中,华严寺和那罗延洞成就了华严景区,现在是网络名人中的打卡地。

第一部分带你参观华严寺。本文将带你去那罗延洞穴探索神奇的“秘密王国”。

当我离开华严寺时,我看到一个标志,表明它距离那罗延洞1200米。

这么近?我们甚至觉得路程太短,就商量着一路往上走,然后走去白云洞的路。

结果到最后才发现,所谓的1200m应该是直线距离。

后来在回去的路上,我也遇到了很多疑惑的人:为什么我走不了那么远?女士们穿着高跟鞋来。大家可能误解了指示牌的路线。

总之,最后,我们的计步器显示了一万多步。

我们去的时候是盛夏,但天气很凉爽,风也很大。早上离开家的时候有雾,老公担心我们会淋雨,让我带把伞。

车一过洋口隧道,就是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心里豁然开朗。

游览途中,一路松树绿树成荫,连遮阳帽都显得多余。

一些不知名的花和草排列在街道两旁迎接他们,空气中弥漫着山野特有的香味。

我想,如果学生们这时来访,恐怕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解释就能知道他们的意思。

我们属于游山派,不是爬山族,不是越野跑族,那就散散步,拍拍聊聊天,玩得开心,慢慢继续前进。

大约二十分钟,我看见路边有一块大石头。这是鱼鼓石。石山,也许只有航拍才能看到它的全貌。

左转,巨石是几块巨石拼成的石门,只能通过一个人。现在看来,这块巨石已经被搬走了。

穿过石门,发现巨石的另一边刻着云洞二字。

云洞的意思是山中的深洞。但是这里的深洞在哪里呢?我们很疑惑。在桥下,没有发现云洞。我看见有人在桥下的泉水里抽水,以为那就是云洞。

回家查资料才知道。原来,鱼鼓石上有一个洞,直径和深度分别约为20厘米和80厘米。用手一敲,石洞就会发出空洞的“砰”声,余音萦绕10米以上。形似道士敲鱼鼓之声,故名鱼鼓石。

光绪年间,青岛平度人王松寒游到这里,听到了仙乐般美妙的鱼鼓声,于是改名“云雪”。但我绕着巨石走了一圈,一无所获。

后来我们再游的时候,故意轻点,果然声音在天空中徘徊,大自然在演奏。

在桥上拍照留念。突然发现身后的背景是崂山的经典风景之一。据说崂山矿泉水的商标就是在这里取的。只是干旱,并没有泉水顺石而下。

过了桥,离那罗延洞不远了,是吗?1200m的距离应该早就到了。

谁在乎呢。我们看风景吧。谁说走路不看风景?既然你在山里旅行,你应该慢慢浏览。

抬头看看这座山。它看起来像什么?有的同学说自己像蟒蛇在吞噬什么,有的同学说自己像狮子。让我们仔细看看。什么感觉?

崂山的奇石随处可见。再看这座山。像不像佛聚?

再看看这里的石头。弥勒佛是来这里仰躺纳凉的吗?

这段山路很陡,我们都气喘吁吁。然而,在散步、休息和观赏岩石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来到了那罗延洞穴山脚下。

萧和他的姐妹们赶紧冲了上去。我和张,松儿的丈夫和我们的志愿司机兼摄影师,故意放慢速度,把他们叫到洞口抢相机。

那罗延洞穴,我们走吧!那罗延洞穴,我上来了!

那罗延洞,原意是盛开在九天之外的莲花。

《华严经》描述东海有一个地方叫那罗延洞,是菩萨们共同居住的地方。地方指的是地方。

入口处有简介。

最奇怪的是,洞的顶部有一个圆形光滑的洞,直通天空。天光就这样被扔进了山洞,让它特别明亮。

传说很久以前,这个洞没有直通天空的巨洞。罗严佛在此洞修习佛法后,以大魔破洞顶,升天。这留下了一个上面有天空的圆洞。

地质学家研究认为,那罗延洞穴的形成是几亿年前的古代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

我们要爬上去。墙上挂着花。爱花的姐妹叫我不要急着爬,回头笑了笑。虽然没有什么魅力,但我却陶醉在这些花里。

看看松儿的“爬姿”就知道有多陡了。几乎是直上直下的,只有几个洞可以切开留下来。

这张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些直上直下的小洞,供人们攀爬踏板。

我们的同学李是最勇敢的。我只是试图爬上她站的地方。太陡太滑了,而且又高又陡。走了两步后,我的腿颤抖了。我不敢再爬了。我最好给勇者拍照。

下图是站在山洞里往外看的景色。是不是像在水瓶座看世界?

这种情况让我们大致了解了罗严佛和寒山法师在此修行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心境。

那罗延洞穴现在是什么样的?下次再看细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