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这些表现,说明他吃饱了,再喂就会积食。
宝宝吃多了会积食。积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口臭、腹胀、胃部不适、睡眠不安、手脚发热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孩子发烧。
那么宝宝这么小还不会说话,父母怎么知道已经吃饱了呢?
儿童饱腹感的表现
1,听宝宝奶。
宝宝吃奶时,每隔2 ~ 3次就能清晰而有节奏地听到吞咽声。大约15分钟后,吞咽声逐渐变小,宝宝快吃饱了。
2.避免扭动,开始挣扎。
宝宝吃饱了,会对喂奶产生抵触情绪。他可能会弯下腰不吃东西,抓住你喂食的手,不停的躲闪,哼鼻子,用各种方式扭动身体。
3.排尿和排便增加
吃母乳的宝宝一般一天排便3-4次,吃奶粉的宝宝一般一天排便两次,呈金黄色糊状。
4.这个婴儿体重增加太多了
马宝可以定期测量宝宝的体重,观察宝宝的体重增加情况,以判断奶量是否充足。
一般0-3个月的宝宝平均每周增重在150g以上,3-6个月的宝宝在100g左右。
5、宝宝开始注意其他地方。
宝宝在喝奶的时候,突然开始注意其他地方,比如灯,屋里的其他人,或者屋外的一些动静,注意力已经不在吃东西上了。
所有这些表现都表明宝宝已经吃饱了,所以马宝不用再担心宝宝是否吃饱了。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如果给宝宝喂得过饱,会导致宝宝积食。
一般来说,食物堆积是指你吃的东西被堵在胃肠道里,没有被正常消化吸收。一位中医老师说,临床上孩子生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外感,二是积食。
所以,如果你懂了体内积食的运作,懂了常见病,你基本上就是一个合格的中医育儿师了。
积累食物后,这些表现可能会被触发:
1,积食最明显的症状是腹胀、胃痛,即使吃得不多,也可能伴有便秘,大便又硬又臭。
2、宝宝的饭量突然变小,即使是平时爱吃的食物,也不是很愿意吃。
3、积食的宝宝容易烦躁,脾气比以前大很多,精神也不好;“肺与大肠表里”,如果积食严重,可能会引起咳嗽,尤其是夜间和清晨,并伴有恶心、莫名发热等症状。
4、宝宝的舌苔会变白变厚,甚至有气息;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气色,脸色发黄;或者鼻子两边淡淡的蓝色。
5、“胃不和则不安”。积食的孩子,晚上会肠胃不舒服,睡不着,可能手脚乱舞,咬紧牙关,不断翻身;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会因为肚子痛或不舒服而哭泣。
可能导致食物堆积的场景有:
1,吃的频率太高,吃的种类很杂很多,肉、蛋、奶、水果、零食、糯米、冰淇淋、饮料等等吃的太多。
2.当你感冒咳嗽或者身体状态很好的时候,你的脾胃能力也会下降。你没有专门准备病休餐来滋养你的脾胃。
3.晚上睡前吃,或者断奶后睡前喝牛奶。
4.当情绪处于紧张、过度兴奋、愤怒、内疚、恐惧等应激状态时(如学习压力、家庭压力、交友压力等。),身体的气血就会更多的供给大脑,胃肠道的气血也会相应的减少。多吃一点,会不消化,不能促进。
5、熬夜,睡觉没睡好,第二天全身气血能力下降,不消化食物。
6.体内其他疾病处理不好,导致胃肠道供血不足。
比如感冒没有处理好,或者咳嗽、过敏没有处理好,脾胃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容易积食。
如果宝宝特别烦躁,积食后脾气大,就拉出来跑一跑。跑步的时候会把停滞的地方打开,推不动的就推。
对于实在不想跑、不想动的孩子,也可以做按摩帮助消化。
最常用的两种最简单的技术是:
清理大肠
从脚跟向指尖推,手法要轻,不能一会儿轻一会儿重,要快,要均匀。
在做按摩的时候,可以引导宝宝想象自己把停滞的垃圾推出胃肠道,以集中注意力。
揉腹部
揉的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要放在手掌和孩子的肚子上。当整个手掌和腹部紧密贴合时,会带动腹肌顺时针运动。
小月龄宝宝积累食物,用米油代替辅食。用好米在明火上煮粥,取最上层的粥油,或者把粥油从粥里过滤出来。粥油在中医中作为中药使用。
还有类似功效的面汤。经常喝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强身健体,滋养脾胃。喝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米油进入体内后,滋润肠道,慢慢把体内的垃圾洗出来。
以下是重要通知,请仔细阅读。
二推史圣集团-关于优益贝产品造假市场的公告
1,优易贝产品从未进行过品牌变更或升级。
2.我们公司只卖三种型号的优衣贝产品,买的时候要慎重。
3、请认准产品商标购买,避免给您带来不必要的健康和财产损失。
正品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