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栈桥导游词
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第一站是栈桥。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全长440米,宽8米。20世纪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大胜景之一,青岛二十四景之一。许多文人写诗赞美它。游览青岛时,国内外重要客人和名人都要登上栈桥,欣赏海边风光。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就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的。
现在让我向你介绍栈桥:
[栈桥概述]
栈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她见证了青岛屈辱的岁月,见证了青岛的建设和发展。1891年,清政府颁布圣旨,在青岛(称胶澳)建立。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大将军章高元及四营官兵进驻青岛。为了方便军用物资的运输,修建了两个码头,其中一个就是现在的栈桥,长200米,宽10米。码头原有名称很多,有海军栈桥、钱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衙门桥”位于连长衙门前,长100米,宽6米,也叫“蜗牛桥”。这两个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栈桥是当时唯一的海上“军火补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占领青岛的见证。德国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1901年5月,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路面,南端钢桥上铺木板,并修建轻轨将桥体延长至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4大港一号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了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对游客开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崂山羊口登陆并占领青岛后,仍在此桥上举行阅兵式,以证明对青岛享有“完全主权”。
1922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游行。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投入巨资由德国新力洋行公司承包改建,桥梁加长至440米。大桥南端建有箭形防波堤,防波堤上建有国风回澜阁。整个工程于4月1933完成。从此,栈桥成了青岛第一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青岛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改造,两侧为铁索护栏,12并排站立的欧式桥灯,外侧为花岗岩台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大规模改造。这次维修既满足了防风浪、防腐蚀、保持原有韵味的要求,又配合两侧护岸设施,增加了美观效果,使全桥焕发青春。
2001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景区。
各位组员,我们现在站在栈桥的桥头。我们面前的水域叫青岛湾。远远望去,栈桥如彩虹般横卧在海中,尽头的“回澜阁”仿佛漂浮在海面上,有“长虹遥遥”、“格非回澜”之美誉。
要领略栈桥的魅力,最好沿着这座通向大海的桥走一走。走进去,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充分感受大海的气息,体验大海的浩瀚,增强对大海的立体感。碧波拍打在桥面上,白云漂浮在蓝天上,海鸥在海天之间飞翔,游船在海浪中穿梭。这种美妙的感觉只有在此时此地才能充分体会。旅途中,大家可以看到岸边绿树成荫、阳台倒影的美景,这是另一幅充满浪漫欧陆风情的城市画卷,正如康有为先生所描述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梁实秋的“望波澜壮阔,为王者荣耀”。
[回澜阁]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回澜阁。牌匾上的这三个字是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块牌匾是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掠夺到日本的,陈列在日本东京的陆军博物馆,展示其在侵华战争中的“功绩”。现在“回澜阁”二字是著名书法家舒潼题写的。
这个亭子是二层八角形的亭子。展馆覆盖着彩色琉璃瓦,由24根红色的柱子支撑着。展馆中央有螺旋楼梯,楼上四周有玻璃窗。正所谓“一窗一景,一景一画”。我们可以从窗户向外看,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景点和著名的建筑在各个方向。
【栈桥周边景点】
这条与栈桥呈南北直线的路,就是中山路,青岛的老商业街,有100多年的历史。德国占领青岛后,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在1899处开辟了一条连接南北的道路,也就是中山路的雏形。德贤路以南是德式住宅区,名为“费德利街”,德贤路以北是中式住宅区,名为马达路,1922。两条路合并,命名为山东路。1929,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余米,63栋建筑,1.6多个商场。同时也是全国1,000个示范点之一。目前中山路也是老城区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样,栈桥就成了大海和市场的过渡。它把海洋和陆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山路上最高的建筑是百盛商厦。1998九月开业。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18家合资零售企业之一。由青岛市第一百货大楼和马来西亚金狮集团联合打造,总投资7.8亿元,地下5层,地上49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商场面积5万平方米。当时被称为齐鲁商业第一楼。
栈桥西边的这片沙滩是第六海水浴场,是市区最小的海水浴场,毗邻繁华的中山路,周围环境非常优美。许多人在这里游泳。
我们看到的玻璃幕墙建筑是山东国贸大厦,6月开工1991 1,同年2月65438封顶。施工过程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了4.5天建成一层楼的全国纪录,39层,地下3层,地上36层。
接下来看到的高楼是青岛海关大厦,建于1992年6月,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高度139.9米。青岛海关虽以青岛命名,但它是山东口岸出入境监管的总行政机关,管辖济南、淄博、潍坊、山东四地。
海关大楼前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宫,是一个集观光、娱乐、表演、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场所,投资超过1亿人民币。整个建筑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形体组成,共6层,地下1层,地上5层,由65,438+008根柱子整体支撑,建筑面积为65,438+0.0000000001
回澜阁对面的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风景秀丽。它的海拔只有17.2米,面积只有0.012平方公里。小岛小如蜗牛,岩石美丽,树木葱郁,故名小青岛。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灵山的魏徵记载:“小青岛在淮子口那边,是入海者必经之路”。因岛形似古琴,水似琴弦,风吹波音似琴,故又称“琴岛”。德国占领青岛时,将小青岛命名为“阿克那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后,将该岛改为“加藤岛”。青岛回归后,胶澳督署将其命名为小青岛,并于20世纪30年代初开放为“小青岛公园”,内设茶室、花坛、石凳、石椅、铺面道路,并修建了游艇码头,游客可乘船前往。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成为日军驻地,此后一直作为军队使用。
1988年夏天,小青岛重新规划,建成前海旅游景点。如今的小青岛,种着黑松、樱花、桃花、石榴、芙蓉、紫薇等花木。婀娜多姿的女性钢琴雕塑,独特的花廊,水榭,为小青岛增添了几分韵味。
眼前的海堤大堤是日本人在上世纪40年代修建的,长720米,连接着小青岛和沿海。抬头,小青岛的顶端有一座白色的灯塔。1900年德国人修建,是青岛市重点保护文物。呈八角形,高度为15.5米。塔上装有镶嵌着水晶棱镜的反射器,反射器发出的光带有靶心状的旋转闪光。1997更换为西班牙制造的航标灯,原灯送秦皇岛航海博物馆。这座灯塔的海域范围为15海里,是过往船舶进出胶州湾的重要航标。它和栈桥一起被视为青岛的主要标志。每当夜幕降临,岛上的灯塔闪着红光,漂浮在海面上,引人入胜,勾勒出青岛一大胜景——“琴屿浮灯”。所以有“阔湾红光,晴空时风平浪静,翠岛白塔浸夜,秦羽浮灯传美名。”说道。
在小青岛的南面还有一个岛,那就是薛佳岛。薛佳岛原来是一个孤岛。明朝初年,岛上的渔村有一个叫吕雪的将军,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渔村,并改名为薛家村。此后,该岛改名为薛佳岛。该岛又名“凤凰岛”,因形似一只飞翔的凤凰而得名。面积27平方公里,海岸线38公里。它拥有青岛最美的海滩之一——“金沙滩”。
你看到许多军舰停泊在小青岛的东面,那是中国海军博物馆;向北望去,靠近海岸的古典建筑是天后宫,远处建筑中两座高耸的塔楼是天主教堂。
栈桥以东,沿太平路北缘,有一座栈桥酒店,原是德国青岛酒店附属的酒店部。它由德国建筑师保罗·弗里德里希设计,是典型的德国古典建筑。原德国酒店主楼于1993拆除,泛海名人酒店在原址兴建。
在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海因里希王子多次访问青岛,并下榻于此酒店,所以当时俗称“亨利亲王酒店”或“亨利王子酒店”。当时的德国梅克伦堡亲王、清朝邮政大臣盛宣怀也住在这里。1922年8月,孙中山去北京面见袁世凯。在回上海的途中,他于9月28日到达德国统治下的青岛,并下榻于此。
各位游客,栈桥之旅即将结束。相信栈桥的美景一定会让你拥有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