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解答一下高二上学期的物理题。
选择题(每题2分,* * * 30分)
1.当人体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时,反射角为:
公元30年至60年
2.关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当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它的传播方向必须改变。
b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折射的光必然要偏转到水面。
C.当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它的传播方向不一定会改变。
D.当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光必须向法线方向偏转。
3.物质状态的下列变化属于升华: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会干涸。
B.河面上雾的形成
c .水正在慢慢结冰。
D.灯泡使用一段时间后,灯丝变细。
4.小明想测量L1中的电流。图1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5.小明写的《声音现象的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6.下列光学仪器没有凸透镜:
A.照相机b .反射镜c .放大镜d .幻灯机
7.两盏灯串联,一灯较亮,一灯较暗,所以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越亮的灯电流越大。
B.昏暗灯中的电流更大。
C.这两盏灯的电流是一样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当小明沿主光轴将一个苹果从1倍凸透镜焦距移动到4倍凸透镜焦距时,苹果像的大小为:
A.常数b .逐渐减小c .先变大再变小d .先变小再变大。
9.图2所示温度计显示-8℃: 10。当你发现有人触电时,以下做法一定是正确的:
A.立即将触电者拉开。
B.立即用小刀或剪刀剪断电线。
C.立即用手拉开电线。
D.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接电线。
11.图3中的透镜光路图是正确的:
12.小明开着锅盖煮鸡蛋。水第一次烧开后,继续用快火加热;水第二次烧开后,关小火焰,但仍保持锅里的水沸腾。然后:
A.第一次熟的快,因为这个时候水温高。
B.第二次催熟快,因为这个时候水温低。
C.尽快煮熟,因为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
D.无法比较,因为无法知道哪个时间段水温高。
13.小明想尽快把湿衣服烘干。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把湿衣服挂在阴凉处
B.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
c、在烘干机中烘干。
d .将湿衣服摊开,在通风处晾干。
14.小玉根据电路中的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 .类比法c .变换法d .模型法
15.“大声叫”和“小声叫”,其中“高”和“低”是指:
A.音高b .响度c .音色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第2卷(共70卷)
一、知识技能-轻现象(1项2分,第二项2分,第三项6分,***10分)
小明看到挂在教室墙上的镜子时想道:
1.当光线在镜子上反射时,反射角_ _ _ _ _ _ _ _入射角。
2.教室黑板上的“倒影”现象是由于黑板太光滑而_ _ _ _ _ _ _ _造成的。
3.物体可以在平面镜中成像。小明说:“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说法是正确的吗?请简单描述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二、知识技能整合——热点现象(第四项4分,第五项6分,***10分)
夏天,小宇在吃冰淇淋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以下几个问题。请帮助她回答这些问题。
4.物质从_ _ _ _ _ _ _开始的状态叫做熔化。常见的熔化现象有:_ _ _ _ _ _ _ _ _。
5.图4是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_ _ _ _ _ _ _ _ _是结晶物质。
它的熔点是_ _ _ _ _ _ _ _。熔化过程花了_ _ _ _ _ _ _ _ _时间。
三、知识技能整合——电现象(第6项2分,第7项1分,第8项4分,第9项4分,第10项2分,* * 13分)。
小兰在学校实验室做探索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想到了以下几个问题。请帮她做个回答。
6.在图5中,_ _ _ _ _ _ _ _。(填“A”或“B”)图中为并联电路。
7.请在图5 B的电线上用箭头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8.路灯是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答:路灯是用_ _ _ _ _ _ _ _ _连接的。因为其中一个灯坏了,其他灯都是_ _ _ _ _ _ _ _。
9.请根据图5A中的电路图将图6中的物理元件连接成电路。
10.如果小兰用电流表测得图5A中L1中的电流为0.3A,图7是与L2串联的电流表的指示,则主电流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四、阅读探究(分项11,分项12,分项13,分项2,***8)
小燕跟同学说,她会把压碎的乒乓球(但没有碎)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压碎的地方又鼓起来了。
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空气的体积会随着温度变化吗?
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玻璃管通过软木塞插入烧瓶中,玻璃管中充满了一个小小的彩色水柱,如图8所示。然后他用手握住烧瓶加热烧瓶中的空气,发现玻璃管中的小水柱向外移动。手离开后,烧瓶内空气温度下降,小水柱向内移动。
11.从以上实验现象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2.炎炎夏日,小燕骑着加满油的自行车出去玩。路上遇到同学小明,她把自行车停在烈日下,和小明聊天。正聊得兴高采烈,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轮胎爆了!这是怎么回事?请用你刚才探究的结论解释一下。
答:在烈日下,当轮胎内的空气温度和空气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轮胎就会爆裂。
13.小燕和她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是_ _ _ _ _ _。
动词 (verb的缩写)询价设计(小项14 2分,小项15 7分,* * * 9分)。
14.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小明发现大多数人都穿着深色的衣服。请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
15.小玉雪后在海边溜达,发现路上的水都结冰了,海水却没有。她认为水的冰点是否与水中的含盐量有关?于是,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过程,请和
她一起完成了实验。
探究题目:水的冰点和含盐量有什么关系?
(1)猜测或假设:
(2)设计实验:
主要设备和装置:透明冰箱,三个烧杯,足够的水,一些盐和三个温度计。
实验步骤:
(3)实验记录表格:
六、问题解决(***9分)
16.小明住在高速公路旁边,窗户对着高速公路。每当有车经过,都会发出很大的噪音,严重影响他的休息和学习。请根据小明所学,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请说明解决方案和原因。
七、设计与制作(***6分)
17.小明参观了昆虫博物馆。在观察一只漂亮的蝴蝶标本时,他觉得在一个位置只观察昆虫的一面很不方便。他想:能不能设计一个装置,能在一个位置同时观察一只蝴蝶的多个侧面?请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请说明(或画出)设计方案及理由。
八、物理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5分)
18.我们都知道紫外线是一种在光谱紫色端之外的不可见光。紫外线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骨骼的生长以及健康的诸多方面。紫外线也能杀死微生物。在医院的手术室和病房里,紫外线灯经常被用来消毒。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或商标的一些位置都标有荧光物质。在紫外光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
过量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伤害很大,从皮肤粗糙到皮肤癌。
阳光是天然紫外线最重要的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无法生存。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认为紫外线对人总是有益的吗?请举例说明人们在使用紫外线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1卷(共30卷)
选择题(每题2分,* * * 30分)
回答
A
C
D
A
C
B
C
B
D
D
A
C
A
C
B
第2卷(共70卷)
一、知识技能-轻现象(1项2分,第二项2分,第三项6分,***10分)
1.等于2,镜面反射。
3.设备:玻璃板,两根同样大小的蜡烛,白纸,铅笔,刻度。(2分)
(实验设备不全扣2分)
实验步骤:
(1)铺白纸,竖立玻璃板,记录玻璃板的位置(1)
(2)物像重合和物像定位(1)
(3)用标尺(1)测量物体与图像之间的距离
(4)等距离意味着正确的结论(1)
(步骤不清扣相应步骤分)
二、知识技能整合——热点现象(第四项4分,第五项6分,***10分)
4.固体变成液体;融冰5。a;80℃;五分钟。
三、知识技能整合——电现象(第6项2分,第7项1分,第8项4分,第9项4分,第10项2分,* * 13分)。
6.a
7.
8.和;它还没开呢。
9.
10.0.5A
四、阅读探究(分项11,分项12,分项13,分项2,***8)
11.空气(气体)热胀冷缩。
12.答:增加,增加。
13.问一个问题,测试一下,得出结论。(写2步得2分,只写1步得不到分)
动词 (verb的缩写)询价设计(小项14 2分,小项15 7分,* * * 9分)。
14.比如物体颜色越深,吸热能力就越强吗?
15.(1)猜测或假设:(1)
(2)实验步骤:(4分)
①将杯子装满相同质量的水,加入不同质量的盐(1分)。
(如果没有反映盐水浓度的差异,则扣1分)
②将温度计插入杯中,将烧杯放入冰箱冷却(1)
(如果不使用温度计,不能反映冰点,扣1分)
③观察温度计,记录水的结冰温度(2分)。
(3)实验记录表(2)
(表格至少包含以上元素,不能反映含盐量和冰点。不给分。)
六、问题解决(***9分)
16.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屏蔽噪声来解决。(5分)
真相:阻断噪音传播,防止噪音进入耳朵。(4分)
七、设计与制作(***6分)
17.设计方案:可以用平面镜解决,也可以用平镜解决。(4分)
真相:利用光的反射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分)
八、物理学与生活、社会的关系(***5分)
18.否(2分)
(例题正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