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阳”历史文献(七)奉天砂浆厂
奉天迫击炮厂的前身是1922改建的机修部,制造迫击炮。1926,张将其改为奉天砂浆厂。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一座新工厂建成了。1927年2月新旧厂合并,1929年5月更名为辽宁迫击炮厂。
从迫击炮厂扩建到九一八事变,生产了大量军火武器,其中有些是国内其他工厂所不生产的,是中国军事工业史上的一个创举。
1931年,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辆汽车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1929年,张学良要求民生工厂厂长李意淳从美国购买一辆薛瑞的整车作为原型。李意淳拆卸了整辆车,然后重新设计和制造了除发动机后轮轴、电气装置和轮胎之外的其他部件。历时两年,终于试制出中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开启了中国自主制造汽车的先河。
1931 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民生工厂被日军占领,辽宁迫击炮厂后来被日本关东军改为汽车修理装配厂。这些民生牌汽车还没来得及组装,零件就全部被日军抢走,中国第一次创建民族汽车工业的夙愿也因此被扼杀在摇篮里。
日伪时期,伪满洲国工业部在这里成立了通和汽车工业公司。当时满街跑的大车(当时统称货车)都是这里生产的,商标是“同和牌”。
据悉,丰田是当时接管日本民生牌汽车生产线的厂商,丰田还是一家以销售纺织品为生的小企业。丰田接手民生品牌后,立即更名为“丰田31C”,31表示1931年,C表示“中国”。四年后的1935年,基于当年的“民生牌”,丰田第一款车“丰田G1”问世。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迫击炮厂成为沈阳第五十三兵工厂。这是中国较早的军工企业。从1951到1954,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实现产品标准化,相继建成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能力。
1953 65438+10月,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为工厂题词:“你们是依靠工人阶级搞好工厂企业的模范!”五三厂成为当时民族工业企业的一面旗帜。
1998,53厂被东北机械制造总厂兼并重组。在工厂的旧址上建起了一座新的商业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