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发明了铅笔?

铅笔,顾名思义,应该是用铅做的笔。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而不是铅。它被称为铅笔是因为很久以前,人们确实用铅书写和记账。据记载,距今1900多年前的东汉早期,人们就已经使用铅笔了。早在希腊和罗马,铅笔就在欧洲使用了。但是这种名副其实的铅笔不好用,铅芯容易断,字迹又轻又模糊。16世纪,英国人开始使用石墨条。起初主要是商人用来标记商品,所以人们称之为“印石”。据传说,“印石”是一个牧羊人偶然发现的。1564年,一场猛烈的飓风袭击了英国坎伯兰平原。风暴停止后,一个牧羊人赶着他的羊经过一棵大树。他好奇地走到根坑边,发现坑里露出一块黑色的大石头。“奇怪,这是什么?”于是,他跳进坑里,用手去模“黑石”,手立刻被染黑;随着一个钉子的敲击,“黑石”上出现了一条痕迹。这种又黑又软的“石头”,以前从未见过。看着自己的一双黑手,聪明的牧羊人突然想到:用它来标记羊群,这样自己的羊群就不会被弄错了。他很快挑了很多“黑石”带走。因为这种“黑石”像铅一样,会让接触到它的东西变黑,所以牧羊人称之为“黑铅”。后来,一个精明的商人看到了“黑铅”,认定里面有钱。当时英国贸易发达,商人做生意需要在货物的包装袋上标注数字、书写,但商人一直苦于没有理想的书写工具。商人把“黑铅”挖出来,切成条状,用布包好,贴上标签,卖给商人。其实这个“黑铅”就是石墨。和真的铅笔相比,它的字迹是加粗黑色的,效果好很多。因此,这种“印石”生意蒸蒸日上,整船的“印石”越过英吉利海峡,被运到欧洲大陆,几乎成了各国贸易中不可或缺的商品。法拜尔认为,要改善石墨,就要把它磨成粉末,然后用某种物质粘合,这样才能达到目的。根据这一思路,他进行了反复实验,发现在石墨粉中混入一定量的硫锑和松香,加热固化,可以得到改良的石墨。软硬适中,书写顺滑,字迹清晰,不容易弄脏手。为了保护笔芯,法拜尔还用一张纸把铅芯包了起来。于是,一种新型铅笔诞生了。1760年,法拜尔集资建立铅笔厂,大量生产铅笔。其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运往英国、法国等地。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英国、德国等周边国家封锁法国,铅笔不能带进来。对法国作家和画家来说,这无异于断粮。当时,一位名叫康提的画家下定决心开发自己的铅笔。康蒂知道石墨的量是非常有限的,必须用尽可能少的石墨生产尽可能多的铅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将各种物质混入石墨粉中烧制。结果,他惊讶地发现,通过在石墨中加入不同量的粘土,或者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温度,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铅笔芯。1790年,康提生产了不同用途的铅笔。孔蒂发明的钢笔很好用,很受人们欢迎。据说拿破仑也喜欢用这种笔。但是无论是法拜尔还是孔蒂发明的铅笔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笔就容易断。1812年,美国一位心灵手巧的木匠威廉·门罗(William Monroe)在铅笔上套上了一件木质外套。门罗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带有保护物的铅笔,即在两个小木条上分别开槽,然后在一个凹槽上放一个铅笔芯,涂上胶水,再将另一个小木条的凹槽对准铅笔芯,就形成了现代铅笔。为此,门罗还开发了一种给铅笔芯“涂层”的机器。此后,人们根据各种需要,开发出了更适合的不同铅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