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营销怎么玩

首先,有趣的笑话

每年都有段子,今年花样多。围绕品牌和企业打造的品牌细分也是因为软植入、好玩、去广告化等因素,没有生硬的广告,让传播无声无息。一个笑话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

阿里上市后,他有一个最好笑的笑话。“你有车吗?”“没有”“有房间吗?”“不”“你在说什么!”“我是阿里的老员工”“讨厌,你怎么不早说!

微信已经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信你看。参加朋友的闪婚。婚礼上,司仪说:请新郎发表结婚致辞!那哥们愣了一下,深情地看着新娘说:“谢谢马,谢谢微信,谢谢附近的人……”

今年更郁闷的是“社交抑郁症”:一个女人拿着老公的IPAD在闺蜜家上网,发现Wi-Fi自动连接;有人骂微博的推荐系统:什么烂推荐系统,把前女友推荐给老婆,说你有* * *朋友;一个女生把前男友从Q上删了,没几天弹出一个提示:你可能认识他。女孩心想:妈的!

哈哈,搞笑的段子,就是这样,能打动人,能传播品牌。这里的诀窍来自真实的生活场景,但更具戏剧性。

第二,借势凑热闹

其实就是一种借势营销。看到传播的价值就可以用,但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大家会集体玩,集体参与。有两个招数:一是要快,速度很关键,赶不上,热度就没了;二是要巧妙,就像2013的“别闹了”系列海报一样,环环相扣!

不得不说一个案例。2014,10年6月,原淘宝旅行召开发布会,推出全新独立品牌“Go”,发布会现场将品牌含义浓缩成一张PPT:“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Go”。“党”去哪,尼玛!去抢饭碗~ ~公关团队马上回应——“人生的行动不仅仅是鲁莽的‘去’,而是从容淡定的选择‘去哪里’才是成熟的态度!”随后,携程、JD.com旅游、途家、爱旅行、在路上、看见、流浪、周末去哪玩、百城等都加入了队列,一场拼公关水平和营销创意的战役打响了。最棒的是驴妈妈,“去哪,听妈妈的”!

虽然更名对阿里来说是战略和资源上的努力,但这次最大的好处是在线旅游市场的很多小品牌终于走到了大众面前。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行业狂欢是好事,小品牌扬眉吐气!

我们来看另一个案例。阿里注册双十一商标后,围绕“变”的主题,JD.COM、国美、苏宁等众多电商着实抢了风头。这些不会用商标的家伙,当他们听到广电里几个嘉宾在讨论双十一的商标能不能注册的时候,心里凉透了!

第三,打个公益。

公益营销不在于投入多少,而在于坚持。很多企业善于一时调侃。小公益,持之以恒,也可以让品牌充满温度,但要系统化、透明化、持续化、不断传播。

2014年最受关注的事件是席卷全球的公益病毒ALS冰桶挑战。活动规则是,被点名者要么在24小时内完成冰桶挑战,并将相应视频上传至社交网站;或者捐款100美元对抗ALS。因为挑战规则简单,活动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短短一个月就募集到2.57亿元捐款。国内很多明星和大佬都参与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种参与性强的活动有几个特点:一是活动参与性强,门槛低;第二,公益的性质,在乐趣的驱使下,容易激发内心的正义感;第三,名人参与;第四是释放表达的欲望,在大家的监督下完成的可能性更大。参照这些标准,我们不妨打一场公益营销。

第四,“被制造”的话题

创造话题是生产高质量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以最近Xi安某医院手术台上医生护士的火爆自拍为例。公众被舆论绑架了。先是共同的敌人,然后是同情和理解。这具有很强的话题性和眼球效应。平安夜上,Xi安1高校为平安夜关闭,强迫学生观看中国宣传片,打出“争做中华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节日”等横幅,引发网络热议。

题目造就了最爱的“煽情”。曾经的热门话题#劝妹子吃青菜#已经和卖萌、真实内容、触动感情、利用热点等融为一体。,特别真挚的感情,感动了无数网友和百万人* * *劝姐姐多吃青菜。

今年,谷歌的传播行动非常“温暖”。《请给我父亲放一天假》就是这样的天才——“小女孩凯蒂用蜡笔给谷歌写信为父亲请假,然后她父亲的老板回信同意了”。

“亲爱的谷歌员工,你能在我父亲上班的时候给他放一天假吗?比如让他周三休息一天。因为我父亲每周只能在周六休息一天。凯蒂。Ps:那天是爸爸的生日。Ps:这是夏天(暑假)。”"亲爱的凯蒂,感谢你的来信和请求。你父亲一直在努力工作。他为谷歌和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千千人设计了许多漂亮和令人愉快的东西。因为他的生日快到了,我们意识到在夏天的星期三休息的重要性,我们决定让他在七月的第一周休息一周。美好的祝愿!丹尼尔?西普兰科夫。”

这个童话般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满满的人性触动了人们内心最薄弱的部分,他们主动转发,认为这不是广告,而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故事。在脸书和推特等社交网络上也有大量转载,谷歌搜索了超过7500万条相关记录。

动词 (verb的缩写)谈感情,玩感情

基于情感色彩的传播内容最容易触及人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广告主强调要潜入用户的心智传播。2014有两个这样的案例值得分享。一个是可口可乐在“昵称瓶”活动后掀起“抒情瓶”热潮,从周杰伦到五月,从世界杯主题曲到毕业季时令歌曲,兼顾不同年龄、性别、特定人群的喜好;第二,锤子手机用了两年时间终于来了。罗永浩面对粉丝的“谩骂”和行业的没落。在最后的演讲中,“在反复被黑的路上,我更爱这个世界;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会放弃产品。”抒情言论解压,展现个人感受,让很多消费者买账。

的确,音乐歌词作为“含蓄表达情感”的载体,把包装本身变成了一种与听众的“自媒体”情感交流,容易引起* * *;面对“花了老罗两年时间,却是个笑话”这种话,老罗灿只有感同身受,无法讲道理,通过感性打动喜欢他的人。这是一种在创建内容时可以借鉴的方式。

第六,“恶搞”的回声

还有一种内容就是恶搞,而且做的很好,比如造句,每年都会流行。在我妈再次打我之前,一组四张母亲打女儿耳光和母女对话的漫画在网上走红。今年是“挖掘机技术哪个强?”《在中国山东寻找蓝翔》红极一时。在这个问题之前,网友加了一句“现在问题来了”,后面可以加上“哪个挖掘机更好”,也可以引出其他问题来问。这是很多提升为段落的故事的标准结局。

此外,3月初,海尔公司为海尔兄弟征集新形象,发起“画海尔兄弟”活动,号召网友在指定网站上传作品。短时间内,大量“恶搞”海尔兄弟的作品涌入网站,土豪、好朋友、肌肉男等。虽然活动的走向出乎海尔的意料,但对品牌年轻化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不管出发点如何,最终还是要回到用户的思维上来。

这种“恶搞”一般比较有趣,个性化,互动性强。在可控的范围内,会对品牌年轻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推广手段要与时俱进,潜入目标客户的头脑,达到传播最大化的效果。

七、心灵鸡汤妙趣横生。

有个笑话说,斯诺登说美国窃取了中国数百万人的微博内容。数据分析结果如下:35%为心灵鸡汤,25%为商业广告,30%为冷笑话、贷款、复制手机卡监控三类垃圾信息。奥巴马绝望地问:所以剩下的10%一定是重要内容?美国情报总监:向总统报告,剩下的10%是色情。的确,朋友圈里基本都是卖货和刷屏心灵鸡汤!

我讨厌心灵鸡汤。就像成功一样,听着可以,但不要当真。那些谈论成功的人是成功的。伟大的安妮的文章《对不起,我只活了1%》一塌糊涂。这碗理想的调料加了不少鸡汤,吐槽的情感绑架让无数人怒不可遏。这就是他妈的正能量!讨厌自己,为什么99%都是泡沫?当然,散漫的表达方式值得学习。风格强调漫画,也符合阅读习惯。使徒、丁和都有一批粉丝,就看你怎么玩了!

第八,讲一个不同的故事

文案一定要善于讲故事,这是要向古人学习的。公元前210年,当陈胜和光武不能如期到达渔阳守备时,果断选择了杀武将举杖造反。但问题是如何信任他们,于是在鱼的肚子里有一张写着“陈”的纸条,在车站附近的神龛里点起篝火安装狐狸说什么,发出“大楚兴,陈”的声音。于是这群特殊的观众臣服于一个精彩的故事,顺从了故事的制造者。

还有就是同仁堂品牌的建立,治好了康熙的病。康熙题字都是故事。不断的说,大家都说牛。还有一张尼斯湖水怪的照片,短短几年就创造了6543.8+0亿英镑的旅游收入。虽然后来证明是假的,但并没有降低人们去的兴趣。

这是老生常谈,并不新鲜。最近最火的一件事就是支付宝的植入复制。梵高为什么自杀?分析说主要原因是穷,穷到连买床的钱都没有,连模特都买不起。画画的时候只能自己画,还得靠哥哥西奥帮我过日子。最后我说如果我有支付宝呢。有些恶搞,但是剧情很流畅,值得学习。

此外还有动画、app等植入。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每个人都厌倦了阅读,我厌倦了写作。就这样结束吧。我忘了开头写了什么,你可以忍忍。

为了写这篇文章,家里人都不知道。我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案子,我喝醉了。我手机便宜,也不会得到一百个赞!我对你有什么不满?我们还能一起开心吗?算了,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就是这么任性,且看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