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蟹经济效益的方法有哪些?

(1)品牌战略

地方政府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蟹类行业协会,打造龙头企业,承担起维护和打造河蟹品牌的重要责任;养殖者或龙头企业要尽快为自己的螃蟹注册商标;对于名牌大闸蟹,要实行证书制度,加强质量管理,跨过“市场准入”的门槛,设立相对固定的名优专卖店或电商平台,让生产者、中间商、经销商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站式销售网络,提升大闸蟹在市场和消费者中的信誉度。

(2)限制规模

对于现有养殖户来说,一方面要保证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当减少,从强调“大量”转向“强调质量和数量适度”,或者转向其他品种的养殖。

(3)开拓市场

从销售渠道来看,香港等海外市场要求母蟹规格为200克,公蟹规格为225克以上;从社会购买力来看,大城市规格100 ~ 150克的河蟹是热销商品;在中等城市,规格在100克左右的河蟹更受欢迎,规格在75克左右的小蟹是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市场的首选。因此,农民应在市场定位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和销售,以确保适销对路。

(4)以质取胜

必须从源头抓起,树立安全意识,从维护和改善河蟹养殖生产环境入手,建立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在育苗、养殖、渔药、保鲜和贮运等方面严格执行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大力倡导和普及“预防为主”的防病措施,限制药物的使用。要贯彻“大水面、小群体、大个体”的原则,全面推行以种植水生植物和投喂螺蛳、小杂鱼等鲜活饵料为主的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以优质蟹赢得市场,获得高价。

(5)混养和增效

螃蟹混养有几种方式,单种混养,多种混养。单种包括鳜鱼、黄颡鱼、鳜鱼、黄鳝、泥鳅等,如每亩(亩为非法计量单位,1亩=1/15公顷)。)蟹池中,50 ~ 60尾长3 ~ 5cm的夏季鳜鱼或65,438+000 ~ 20尾重50 ~ 65,438+000g的鳜鱼嵌套。经过5 ~ 6个月的饲养,每亩可捕捞尾重400 ~ 600克的商品鳜鱼5 ~ 65438尾。多品种混养是混养一些鲢鱼、鳙鱼、异育银鲫等。除放养蟹种外,并放养一定数量的抱卵青虾或虾苗,从而形成鱼、虾、蟹相互共存的复合生态系统,起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作用,降低单一养殖受市场因素影响的风险。

(6)临时培养和增殖

通过暂养增殖,必须在考虑水温条件、捕捞难度、市场的前提下进行,选择较好的暂养场所(淡水、溶解氧充足)并适当投喂优质饵料,河蟹体重会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