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通常是从什么物质中分离出来的?

吗啡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约为10-15%),最早由法国化学家F·泽尔蒂于1806年从鸦片中分离出来。他用分离出来的白色粉末在狗和自己身上做实验。结果狗狗吃了之后很快就睡着了,强烈的刺激也无法唤醒。他自己吞下这些粉末后也睡不着。据此,他以希腊神话中睡眠之神莫斐斯的名字将这些物质命名为“吗啡”。纯吗啡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或粉末,不溶于水,易吸潮。随着杂质含量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粗品吗啡为咖啡样棕色粉末。在“金三角”地区,吗啡碱和粗吗啡又被称为“黄陂”、“黄边”、“1号海洛因”等。非法交易中,“黄陂”按“件”数交易,每件重1公斤。非法生产的吗啡一般被制成砖块。东南亚产品有“999”、“AAA”、“OK”等商标,颜色为白色、淡黄色或棕色。鼻子闻起来酸酸的,但吸起来有很浓的香味和甜味。大多数吗啡滥用者使用注射。在同等质量下,注射吗啡的效果比吸食鸦片强10-20倍。医用吗啡一般为吗啡的硫酸盐、盐酸盐或酒石酸盐,易溶于水,常制成小白片或溶于水后制成注射剂。其药理作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