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的重要性
在制造商决定为其产品定义品牌后,下一步是做出品牌用户决策。对此,厂商有三种选择,即①厂商可以决定使用自己的品牌,称为厂商品牌、生产者品牌、民族品牌;厂家也可以决定把产品大量卖给中间商,中间商再把商品用自己的品牌转卖出去,这就叫中间商品牌和自有品牌;(2)厂商也可以决定部分产品使用自有品牌,部分产品使用中间商品牌。
厂商品牌一直是工商业舞台上的主角。大多数制造商创建自己的品牌。此外,一些有声望的制造商将其著名商标出租给他人使用,并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因为注册商标也是一种工业产权)。例如,美国清教徒时装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初生产了40多种低价服装,但它们的销售并不顺利。后来,该公司决定将设计师Carving Crein的商标用于其牛仔裤,并根据其销售额向Carving Crein支付15的版税。因此其销量迅速上升,牛仔裤税前利润率高达13。
目前,中间商品牌已经成为品牌竞争的重要因素。中间商使用自有品牌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①中间商必须花很多钱做广告,宣传自己的品牌;(2)中间商必须大量订货,所以要在商品库存上投入大量资金,承担一定风险。但是中间商使用自己的品牌可以带来各种好处,比如:(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控制价格和供应商(因为中间商可以通过更换供应商来威胁厂家);(2)采购成本更低,所以销售价格更低,竞争力更强,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越来越多的中间商,尤其是大型批发商和零售商,使用自己的品牌。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制造商品牌和中间商品牌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经济竞争,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战。在这种对抗中,中间商有很多优势,比如:①零售业务的经营区域有限,所以很多厂商,尤其是新厂商、小厂商很难带着自己的品牌进入零售市场;(2)虽然消费者知道在自有品牌下销售的商品通常是大厂商的产品,但中间商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因为他们特别注意维护自己自有品牌的质量;(3)中间商品牌的价格通常定得比制造商品牌低,因此可以迎合许多关心价格水平的顾客,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大型零售商会在店内显眼的地方展示自己的品牌,并妥善存放。由于这些原因,制造商品牌以前的优势正在削弱。一些营销评论家预言,中间商品牌将最终击败所有制造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