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

虚荣,从字面上看,“虚荣”是虚假的意思,“荣誉”是面子的意思。在一起就是维持一张虚伪的脸。虚荣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无所谓好坏对错,完全看人们如何把握。

前段时间回老家,听姐姐说侄女想去星巴克,因为同学都去了,她也想去。我姐觉得这样的消费水平不适合初中生,就拒绝了,孩子微微有些不高兴。

其实这样的攀比现象在小学已经很普遍了。

如果小学低年级还“天真无邪”,到了高年级,虚荣心的种子显然会在孩子中滋生。三年级以后,黑皮也多次谈到同学之间的虚荣和竞争。

一个男生把自己的1-6代电话手表带到学校,左手三只,右手三只,然后在同学面前晃了晃两只手。你有吗?

有同学拿着新款N代苹果手机,嘲笑黑皮哥手里的诺基亚养老机。

有的同学在国外玩回来,在课堂上炫耀。......

当我笑着问黑皮哥你觉得他同学的行为怎么样的时候,黑皮哥很淡定的说,我觉得无聊,就看了一眼,没理他们。后来他又补充说,同学的羡慕肯定是羡慕。

学校是一个萎缩的社会。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展,儿童接受新事物的频率惊人,成人世界的生活方式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我们也听到了类似的消息。一个学生拒绝让父母来接他,因为他觉得父母没有豪车是一种耻辱。开了家会嫌弃父母穿太多衣服丢脸等。

适度的虚荣心是人类努力的原始动力,但过度的虚荣心不仅仅是虚荣心的问题。

正如有人所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但一切恶行都是围绕虚荣心而生,只是满足虚荣心的一种手段。”

作为家长和老师,有效的引导是重要和必要的。

父母的自我反省和检讨

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地与他人比较,而忘记了享受自己的生活——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随着现实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成年人的世界变得荒凉,除了赚钱还是赚钱。这当然是一个社会现实。但是,太多人在衣食无忧,物质条件优越的状态下,依然沉迷于金钱。

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给别人看。就算经济实力不够,也要背上一大笔贷款买一套令人羡慕的大房子,成为房奴。

买车不是为了当代步工具,而是为了炫耀和挣面子;

就算月薪5K,也要买个5W的名牌包包装点门面。

......

这种对物质的畸形追求,容易形成社会浮夸之风,使自己的生活陷入勾心斗角,更严重的导致违法犯罪。

孩子的性格是他父母行为的反映。在耳濡目染下,孩子自然会尊重物质,认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就是数钱,手抽筋。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和金钱观

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是很重要的人生导向。

追求物质生活似乎是一件不争的事情。一般来说,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也是由金钱的多少来决定的。在这样不平衡的状态下,很容易造成涉世未深的孩子重物质价值轻精神价值。

最近华为事件让国人倍感骄傲。任在5月15的采访中也提到,要振兴和发展祖国的电子工业,光是往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身上砸钱是不够的,还要有多少人在努力学习呢?当谈到中国未来与美国的竞争时,任认为必须通过教育。

也有很多人认为正确的金钱观就是抛弃物质条件,一贫如洗。其实这种理解太片面了。正确的金钱观不是走向两个极端,或者说,不是正确的金钱观。

谁规定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不能同时关注精神生活?谁认为精神生活丰富的人不能更好的反哺物质条件?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

不是说物质不重要,而是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相辅相成,甚至精神生活高于物质生活。一个追求精神的人生,不会迷失和失落,会更加智慧,更加充实。

适度满足需求,给孩子一定的物质支配。

黑色皮衣从小对材质要求不高。衣服旧一点,零食少一点也没关系。爷爷奶奶总是灌输节俭的传统观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物质也有了一定的追求。比如买球衣球鞋,希望耐克或者知名品牌;希望吃一顿高级餐;羡慕同学出国旅游。......

我们通常会在正常范围内尽量满足要求。偶尔会破例奢侈一下,让他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他会说,我试过高级的食物,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特别。其实自己在家做也不错。对于他想去旅行的国外旅行,我们承诺他会用努力换取回报。

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多时候攀比心的滋生只是源于对新事物的神秘感。也要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让他们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欲望就像春天。外力越阻碍它,它的反应就越大。同样的道理,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些灵活的手段,不能一刀切的强制,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孩子是远方最纯洁的使者。作为父母,总想保护他们免受物质社会的毒害和侵害。

虚荣虽然可怕,但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能屏蔽泥潭,我们可以吸收养分,在泥潭中成长。

我们是健康幼苗的领导者和守护者。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童之旅(与你分享儿童时尚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