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饼茶说“香冠天下是什么茶?”
新华红茶
产地:新华
年龄:1000岁以上
风格:紧绳,鲜橙,鲜醇,蜜香悠长。
荣誉:1915,新华红茶荣获巴拿马世博会优质产品奖。2015年《曲江片》获得米兰世博会金骆驼奖。2016,“曲江红”荣获中国亚太名茶金奖。2018年,新华红茶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其中新华注册红茶商标30余个,12个品牌先后获得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湖南茶博会金奖。2018年底,新华红茶被评为湖南十大名茶。
披着“绿色”的新有机茶园正等着你。
绿色的灌木遍布山野,家家户户都有茶香。早在唐代,冯佳新化就是著名的茶区。你看,山的尽头,一片片茶园不经意间“跃入”眼帘,整齐划一,绿意盎然;鸟儿在山谷中歌唱,茶农在一长排茶树间愉快地散步,采茶姑娘唱着茶歌,挥动着灵巧的手指...新化不仅有杨木洲八大茶店的辉煌历史,传承千年贡茶血脉的生态有机茶园也在群山间悄然兴起。
中国最美的茶园——曲江源茶园
一壶新华茶,悠悠乡愁。
从冯佳到天门,从桑子、庆忌到熊山,曾经响着驼铃的小山村,如今又焕发了生机:漂泊的游子回乡种茶制茶,闻香而来的茶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红茶文化正在升温,“红茶风暴”如火如荼。具有千年历史和独特富硒元素的红茶新系列,正顺应“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潮流,飘香全国。
去吧,去新华,去约好的,去幽游眉山寻根;听听老一代新华船屋和茶的故事。“就红茶而言,新华红茶比祁宏、滇红早几十年”,这里的一切都在为新华红茶正名,其底蕴丰厚,特色不凡。
古今香博会大放异彩
片片茶园青翠如染,重茶山连天。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命脉* * *共同组成了新华红茶的基因密码。这里气候湿润,山高溪多,植被茂密,常年雾气缭绕。此外,土层疏松厚实,有机质含量高,PH值微酸性或偏酸性,非常适合茶叶种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使得新化生产的茶叶总氮含量和氨基酸含量都很高。
大自然的馈赠——高山、多溪、茂密的植被。
“‘自然’选择了新华红茶,不服气的新人们怎么能浪费珍贵的自然礼物呢?境内残存的古茶亭、古茶馆、茶店、老茶厂、风雨桥、石拱桥、茶马古道、茶歌、茶调、茶对联、紫水潭歌等茶文化,无不闪现着新华红茶卓越的历史足迹。”新华社CPPCC分社副社长彭胜说。
当我们试图品味古今树叶的芬芳时,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被翻开了。
文武双全的梅山文化,温柔、浪漫、刚毅、坚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俗同时注入新华茶文化,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盛于民国。至今茶香。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华红茶以其独特的品质驰名中外,畅销欧美。1915,新华红茶终于有机会正式向世界介绍自己——宝泰龙红茶在巴拿马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汤色红亮,滋味醇厚甘甜,底有鲜叶,紧结新化红茶,色泽深润,香气高而持久。
据《新化县直隶》记载,咸丰四年,广东商人来到新化采集红茶,销往英、美、俄等国,并在民间传授红茶加工技术。新中国成立后,新化红茶获奖无数,成为新化县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1950年,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在八大茶店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红茶厂,后更名为湖南新华茶厂。上世纪80年代的新化,每个乡都有茶厂,每个村都有茶场,家家户户制茶,年产功夫红茶、碎红茶三千多吨。出口英国、新西兰、美国、埃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占新化县外贸总额的34.6%。
"新化、安化的洪翔、祁宏和蹇宏都是正宗的中国红茶."香飘天下的新华红茶,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叫“千年茶乡之宝”。
茶旅融合乡村振兴脱贫
4月30日,以“万亩茶园、亿元村,茶旅融合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首届娄底茶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在风景如画的新化县曲江源景区隆重举行。
当天,15家企业现场签订茶叶产销协议,其中湖南曲江片茶有限公司与湖南湘药农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其余14家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签约金额12万元。
“新化县的茶叶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我相信新华红茶很快就会成为茶区老百姓口袋里的红票。”湖南省红茶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吴崇岳对新红茶产业充满信心,这里沾着云茶园的泥土芬芳,也有润过的新红茶的甘甜。
近年来,新化县主要产茶区紧紧围绕“以茶促旅游、以旅游带茶、茶旅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投资一批茶旅、茶旅体验、茶旅度假、茶旅养生项目,扶持发展了一批“农家茶馆”、“农家茶馆”、“农家茶馆”、“茶园帐篷酒店”,出了一批原创知名的。打造集茶叶生产、加工、休闲、购物、观光、体验、养生为一体的新型发展业态和产业集群。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全新的新华茶旅游整合,以新华红茶为主,紫鹊界、曲江源旅游资源为辅。
同时,随着国内外红茶消费的不断上升,新化县委、县政府精心培育茶产业,将其作为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龙头茶企快速成长,茶叶生产辐射广大农村。2065438+2008年,全县新增茶园面积0.88万亩,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7980万亩,茶叶产量4700吨,总产值4.58亿元,综合产值7.2亿元。其中,冯佳镇曲江源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0.6万亩,正在着力打造“万亩茶园亿元村”基地。
冯佳镇曲江源村正在努力打造“万亩茶园、亿元村”基地。
曲江源村村民冯,年近七旬。他和妻子患病多年,一家五口人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通过承包2亩茶园,每年保证10%分红,每年每亩15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生活终于有了希望。”冯并不善于言辞。说起承包茶园带来的变化,他不停竖起大拇指。
该县通过多种帮扶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茶产业。
近年来,该县将茶叶列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制定了《新化县2018-2020年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台了扶持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每亩1500元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补助,非贫困户给予每亩400元至800元补助。在产业发展中,要注重产业扶贫的效果,引导和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和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帮扶模式,促进贫困户发展茶产业。据统计,2018年,全县自主发展茶产业的贫困户469户,人口1352人,新增面积1200亩。每年有15000多贫困人口在茶企参与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包装。
茶农真的在家门口就发财了。
新华红茶创新发展必须“红”
3月28日,在中国茶博会“茶与文创”春节暨钱塘茶会上,新华红茶“月光红”作为2019年度第一批优质茶样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接收。当天,新中国第一代茶学家、茶叶教育家、茶树育种栽培专家、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刘祖生喝了这款茶后,认为这款红茶层次分明,含金量高,蜜香浓郁,喝起来香甜爽滑,堪称茶中上品。
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新华红茶证书
据介绍,湖南月光茶业的“鲜”牌是国内第一款产品“鲜茶”。他们引进了鲜茶的制作技术,倡导“好茶,鲜饮”。区别于传统茶叶,清新甘甜。在生产过程中,突破了传统茶叶生产加工的固有局限,减少了原生态营养成分的流失和多工序加工中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中的固有营养成分,最大程度地恢复了茶叶的原生态鲜度。湖南月光茶业的工作人员说,“鲜茶给人一种纯净自然的味道,鲜茶包可以冷泡茶。有机健康是我们的初衷。”
“月光红”红茶。
“我们在传统的‘湖红功夫’工艺的基础上,融合了乌龙茶和红茶的加工工艺,使我们的丰嘎山新红茶既有乌龙茶的花香,又有红茶的蜜香,还有红茶的保健功效。”在新化县眉山峰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连生没完没了地介绍着自己的产品。大学毕业后,他成为湖南省新华茶厂的一名技术员。2009年,他成立了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新华眉山顶峰茶业有限公司。
包装精美的新华红茶
“新华红茶已经确立为新华贡* * *的品牌。主推新华红茶,与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为红茶注入科技的力量。新华红茶必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新华茶叶协会会长邹志明自信地说。
目前,全县共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曲江片、紫金茶、田鹏生态园、月光茶、天曲茶、清文生态农业等企业建立了现代化加工车间。代表性的茶园有田鹏有机生态园、曲江源茶园、庆忌白茶、川澳白茶、天门有机茶园、金丰有机茶园等。新化茶的种植已由间作或套种向集中、高产、优质、良种转变和升级。
曲江片茶业已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接下来,全县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65438+万亩高标准生态优质茶园。力争实现全县茶园标准化、茶叶采摘机械化,有效提高茶叶质量和茶叶产量,逐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新华农业与农村局副局长陈伯宏为我们展望了新华茶业的“大计划”。
眉山腹地,山歌遍地,绿意处处。历史的风雨冲刷了她,蚩尤故里的文化浸润了她。新华红茶将“红”向全国,“红”向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