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问题全集
把握复合肥的特性,施用复合肥长效,适合做基肥。大量实验表明,无论是二元复合还是三元复合,基础应用都是最好的。这是因为复合肥中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养分,作物生长前期对磷、钾特别敏感,需要磷、钾肥提早作为基肥施用。生产过程中,控释复合肥包膜造粒,肥效缓慢稳定,比单纯化肥分解慢,养分淋溶少,利用率高,适合作为基肥使用。一般每亩用量30到40公斤。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不要用复合肥,防止贪小便宜,虚度年华。复合肥分解慢。对于播种时使用复合肥作基肥的作物,追肥时应根据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及时补充可用氮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复合肥浓度变化很大,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目前大多数复合肥都是根据某一地区土壤类型的优良平均养分比例和大宗作物的需肥量来配制的。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25%-30%之间,中浓度在30%-40%之间,高浓度在40%以上。根据不同的地区、土壤和作物,选择经济高效的复合肥是十分必要的。经济作物一般用高浓度复合肥,品质优,残留少,利用率高。复合肥浓度高,要避免种子和肥料直接接触,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播种时,种子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的距离应在5 ~ 10cm左右,禁止与种子同穴直接施入,造成肥害。复合肥原料不同时,应注意营养成分的应用范围。不同品牌、不同浓度的复合肥使用的原料不同,生产中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类型选择使用。叶菜、水田不宜使用含硝酸盐的复合肥,盐碱地不宜施用;无氯作物或盐碱地不宜使用含氯化钾或氯离子的复合肥;水田和酸性土壤不宜施用含硫酸钾的复合肥。否则会降低肥效,甚至毒害作物。复合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大量元素,氨易因地表施用或雨水流失而流失,磷、钾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是磷在土壤中流动性小,施于地表时不易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也不利于根系深入。在干旱的情况下,肥料不能溶解,其肥效更差。因此,施用复合肥应尽可能避免在地表撒施,并深覆土。适当使用复合肥会给我们带来好的效益。此外,在选择复合肥时,还要注意营养成分、包装、生产厂家,谨防上当受骗。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各种生物肥料发展迅速,年产量在几十万吨以上。这些生物肥料具有科技含量高、增产效果明显、无污染的特点。它们的生产和推广应用,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有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针对生物肥料在生产、产品质量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江西农业大学高永胜教授,旨在提高农村民众对此类肥料的认识,更加正确、科学地使用这些肥料,促进我国生物肥料的健康发展。记者:什么是生物肥料?它有哪几种?高永胜:生物肥料是指一种含有大量活微生物的特殊肥料。这种肥料施入土壤后,大量活的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活跃地活动:有的可以在作物根部周围繁殖,起到自发固氮或联合固氮的作用;有些还能分解磷、钾矿物元素,供作物吸收或分泌生长激素,刺激作物生长。可以看出,生物肥料不是直接供给作物所需的养分,而是通过土壤中大量活的微生物的活跃活动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或者产生激素来刺激作物生长,这与其他有机肥和化肥有着本质的区别。生物肥料种类很多,现在推广应用的主要是根瘤菌、固氮菌、解磷解钾菌、抗生素菌和真菌。这些生物肥料有的含有单一的有效菌,有的是由固氮菌和解磷解钾菌混合而成的复合产品。目前除了根瘤菌等少数肥料产品外,大部分都是复合生物肥料。记者:生物肥料有哪些作用?高永胜: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这是它的主要功能。比如各种固氮菌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来源,解磷解钾菌肥可以溶解土壤中不溶性的磷和钾,增加土壤中磷(P)和钾(K)的来源。此外,生物肥料还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各种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能产生不同的生长激素,刺激作物生长。如“5406”放线菌生物肥不仅具有拮抗病原菌、防病壮菌的作用,还能分泌细胞分裂素,促进作物生长。真菌生物肥不仅能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物吸收磷、锌、铜等矿质元素的作用,还能增强作物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提高作物抗旱性。因为生物肥料可以使和辅助作物吸收利用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可以改变化肥施用造成的“瓜不香、果不甜、茶无味”的现状,使农产品各项指标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记者:生物肥能代替化肥吗?高永胜:从生物肥料的作用方式可以知道,生物肥料并不能直接提供作物吸收的养分(包括氮、磷、钾和各种矿质元素),而是通过土壤中大量活的微生物的活跃活动来制造和协助作物吸收养分或产生生长激素来刺激作物生长,这与化肥的作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生物肥料提供的肥效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因此,认为生物肥可以替代化肥的观点是一种误解,把生物肥神秘化,贴上“高科技”产品的标签是错误的,无限夸大其作用也是错误的。生物肥料和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应该相辅相成。而生物肥没有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生物肥的一些功能和生态效益是化肥所不具备或不可替代的。
记者:生物肥料的质量要求是什么?高永胜:好的生物肥料对有效活菌数、含水量、PH值、吸附剂颗粒细度、有机质含量、杂菌率、有效保质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根据我国NY 227-94农业行业标准,液体生物肥每毫升应含5亿~ 654.38+0.5亿活有效菌。固体生物肥每克含活菌100 ~ 3亿个,适宜含水量为20% ~ 35%,吸附剂细度约为0.18 mm,吸附剂越细,吸附的有效菌越多。ph为5.5 ~ 7.5,杂菌率低于15% ~ 20%,不含致病菌和寄生虫,有效保存期不少于6个月。目前,随着生物肥料的发展,少数地方的生物肥料生产存在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工艺落后、使用不合格菌种生产、有效菌含量低、杂菌超标等现象。此外,一些厂家在生物肥料中添加了不适量的化肥或其他添加剂,使肥料中的化肥氮、磷、钾含量过高,导致有效细菌死亡,失去了生物肥料的功能。因此,在选择生物肥料时应注意产品质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以免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记者:如何正确使用生物肥料?高永胜: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是发挥生物肥料作用的重要保证。应根据不同作物和当地土壤条件选择不同的生物肥料。生物肥料常用于拌种、基肥和追肥等。在使用方式上,生物肥可以叶面喷施,根部沾施。总之,生物肥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专用肥料。农民在施用中要不断总结经验,讲究方法,使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