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山自然风景区景点介绍

龙脊山景区规划面积平面或物面21.77公顷,重点景区占地5400亩。整个景区呈椭圆形。这里山峦起伏,雄伟陡峭,有7000多亩原始森林植被,绿树成荫,湖水清澈,景色宜人。许多传说中的景观都分布在这里。

西藏仙洞:

位于塔顶西侧,此处岩壁陡峭,山沟幽深,洞前有茂密的果林遮掩洞口。相传张吃了人参得道成仙后,仍惧怕普世巫术,便躲在此洞内苦修,故名“藏仙洞”。

仙石:

位于藏仙洞下西南山坡,有一块2米多高、细底薄顶的大石头,可蹲一人。相传神仙张曾坐在这块巨石上打坐。当地人称之为“不朽之石”。

驴子滚到了地上:

在任贤石的上坡,有一片30多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这里植被茂盛,有四株周林。相传神仙张骑的驴常在此打滚,故不长草木,故称“驴滚地”。

梯子:

毛驴滚上山时,数十块巨石自下而上一字排开,状如一架天梯,故名“天梯”。传说神仙张骑着一头倒着走的驴,也就是走梯子上天堂。至今,每块巨石的平面上都有一个“驴蹄印”,栩栩如生。

龙隐湖:

传说当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行蟠桃节,各路神仙都以稀世珍宝馈赠。东海老龙王也带着海鲜和两个仙人从东南往西北游,到达瑶池前发现两个仙人不见了。尴尬了一会儿,我以为是我给太后丢人,就跪不起,变成了一座青山。传说明朝刘伯温斩首龙脉时,“一剑斩断龙须,呻吟抢一池水”(龙隐湖),“两剑断旧龙头,脉断扁泉流”(滴泉)。龙隐湖位于龙脊山北麓。水色清澈如镜,三面环山,尤其是老龙脊,绿树成荫。山中积芒硝,湖中有神仙。风景很美,这是必须的。

板簧:

那就是老龙脊下的滴水泉,一年四季的泉水“丁咚”,是作为老龙脉的滴水流传下来的。

黑寨墙:

老龙脊南端有一座占地100亩的平房。由于长期风化,村子的墙壁是黑色的。当地人称之为“黑寨墙”,又称“老龙寨”。据说五代的时候韩小玉是村里的国王。

Sunwatch:

在老龙脊山上,有一个平台,叫“太阳了望台”。早上在这里看红日,就像从东海海底升到天上一样。光芒绚丽壮观。相传张吃过人参后曾在此坐禅,其道日增,后乘驴飞去,故又称“登高仙台”。

仙洞:

老龙脊南端的岩石和悬崖之间有一个洞穴,据说是八仙的聚集地。这里奇花异草,古柏苍岩,俯瞰天元村,风景如画。

卧牛石:

大方寺东北50多米处,有一块长3米、周长2.5米的石头,形似卧牛,故名“卧牛石”。

童话厨房:

在卧牛石的下坡上,有一个10多平方米的方圆土堆,中间凹陷。淤泥平坦,深浅不一。相传这是八仙聚会招待龙王的炊炉,后人称之为“仙炉”。俗称下腰窝。这里,明月当空,泉水潺潺,山峰蜿蜒,环境幽静。难怪八仙会在这里招待东海龙王。

山杏产核:

在大方寺西北的杏树山坡上,有一棵5米高的杏树生长在一个大石头缝隙里,细而均匀,碗口粗,花果多。真是奇树,人称“山杏出石”。在这里,你可以欣赏绵延蒸发到云端的老龙脊。

龙观景台:

位于大方寺西北,约一里外。关龙台是龙脊山景区的中心,四周山谷环绕,中间有一座孤峰。峰顶有一块巨石,石头上用繁体字刻着“观龙台”三个大字,旁边有一行小字写着“新四年星月”。刻的日期是蛇年二月,但不知多少年前。景区内的大方寺据记载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多次扩建改建,规模越来越大。寺内环境幽静古雅,树木参天,景色优美。每到夏季,凉爽宜人,真是皖北难得的旅游胜地。

据考证,全盛时期,该寺有50多间房屋,40多名僧人。前面是大雄宝殿,里面有五百个罗汉堂,各种佛像。民国时期,该寺曾被土匪侵占,寺内文物及其亭、台、楼、阁遭到破坏,十分可惜。解放后,该寺由角宿县林场管理。文革后,四大老庙、钟鼓全毁,令人痛心。今仅存北厢房三间,南厢房四间,碑文残破两处,石桌一张,石鼓两个,占地仅约12亩。后来,由于热爱家乡的当地人的捐款,三座简单的寺庙和三座佛像得到了修复。

寺后有龙云洞,寺南有一座60米高的绝壁。悬崖上有一个小房间,供僧侣们打坐修行。小房间旁边有“大佛”二字。陡石崖顶有练武台,陡石下有仙洞,洞前60米处有小庙,庙西约150米处有老龙山。龙脊背面长约800米,登上龙脊可以欣赏到龙脊山脉。寺庙右侧有山泉,清泉潺潺,源源不断。相传,此地是神仙张的故乡。还有他修行、吃人参、成仙等十余件传奇遗物,令人匪夷所思,叹为观止。尤其是自然风光秀丽的老龙脊山,犹如一条巨龙昂首伸向天空。若登,或青山绿水,有奇松守护。看着遥远的思念,让人觉得超脱,高高在上。有诗《老龙脊仿仙游》:“龙隐湖爱闻莺声,水映青山画画家。云径引玄学幻,流浪的韩笑过龙。群山奔流入海,古洞飘绕险峰。不是宋涛的长啸,而是成仙阶段的路已经变成了”。老龙脊景区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精彩的传奇故事,引人入胜。审美,传奇,解析。

四面环山,树木遮天。周围有约900亩天然林和7000亩人工林,其中包括1,700年树龄的珍贵树木青檀、800年树龄的橡树、珍稀菩提树、铁木树、柏树、黄杨、银杏、红叶树、五角枫、松柏。林中有鹰、白头翁、金鸡、画眉、猫头鹰、啄木鸟,鸟类近百种。这里有人参、灵芝等千余种珍贵中药材。鸟类和动物过去经常在这里出没,但现在它们被人们猎杀。

这里山峦叠嶂,三座山错落有致,山峦夹在中间,一望无际,迂回曲折,神奇无比。张是人,就出生在这里。当地流传着一首“三山一山,无帝可造仙”的民歌。

相传张青年出家为僧,白塔山寺妖僧普善为师。普善从东海老龙王那里偷了两个神仙,经常出去找挑水的张喝半杯。张因为不满提水,经常被蒲山罚说实话。普珊偷偷发现两个神仙在喝水,就叫张用钢针套上红线,一边喝水一边捅男参宝宝的屁股。说是把男参煮了,煮了之后香气很鲜美。它确实令人垂涎三尺。张忍无可忍,把人参都吃了,只觉得害怕,干脆把剩下的参汤也喝了。在庙里刷锅水给黑驴喝,张却把自己变成了神仙,而黑驴变成了神驴。他骑上驴跑掉了。怕被老和尚追,不时回头看看。后来他转身倒骑,不小心掉了右靴,没拿起来就逃了。从那以后,他走遍了世界各地。因此,它所经过的岩石被命名为天梯,在塔山古石榴园北山的“天梯”上至今仍有“靴岩”和“驴蹄印”。现在是满山满坡的石榴树,是塔仙品牌万亩石榴园的基地。每年五月,石榴花盛开,五颜六色,一望无际,宛如仙境,游客们争相前往参加“刘桦节”。比如果实成熟时,果实塌陷,摘珠品尝,口感极佳。骑驴访仙确实是一件乐事。

传说男仙人参被挖出后,留下一个缸口大、深达数米的坑,清泉涌出,人们随口称之为“人参井”。这水尝起来很甜,而且不含碱。长期喝,身体轻,延年益寿。原CPPCC主席于大成先生有诗叹曰:“山始四云,清溪月出井。”请问这里的人参根水怎么熬成八仙?如果老人承担了这个负担,他就会被称为有德之人。仙童逃走了,在这里受了委屈,被祭祀到池子里。“龙脊山风景区开发项目

项目背景龙脊山自然风景区位于淮北市烈山区新蔡镇,距市中心20公里。景区总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占60%。龙脊山海拔363米,是淮北地区的最高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尤其是自然风光秀丽的老龙岭,犹如一条巨龙昂首扶壁,直冲云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或青山绿水,古寺钟声,或深谷飞瀑泉,或奇峰插天,云动云飘,或山顶仙台,奇松镇守。远远看去,让人觉得孤傲,高高在上。有几十处人文景观,包括龙隐湖、观龙台、仙人洞、大方寺、百里园和卧牛山。相传张曾在此修仙。但由于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吃、住、行等最基本的条件还不完备。拟吸引外资,真诚寻求合作发展。欢迎各地人士咨询观摩。建设条件淮北市生活在苏鲁、河南、安徽四省交界处,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人口204万。属于大淮海经济圈中心城市(总人口654.38+0.4亿),交通便利。铁路线横贯境内,东起北京、上海,北至陇海,西至京九线。京福高速、连霍高速距市区仅10 km、15 km,徐州观音机场70 km。淮北是国家园林和卫生城市,建城4000多年,历史悠久。历史名人辈出,如春秋时期的政治家钱,汉代的哲学家桓谭,三国时期的嵇康和。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属于典型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龙脊山自然植被保护良好,物种丰富,山清水秀,自然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景区附近的塔山万亩石榴园。

塔山万亩石榴园塔山村,与龙脊山自然风景区、五柳风景区仅一山之隔,位于龙脊山风景区北脉。明清时期就有石榴种植,至今仍有近700亩明清时期的古石榴园。石榴种植面积654.38+0.5万亩,石榴年产量654.38+0.00万公斤。“十一五”期间,石榴园基地将扩大到2万亩。塔山石榴自唐宋以来,久负盛名。这里是历代朝贡的果园,也是张留下许多神话传说的地方。古老的石榴树厚如锅碗瓢盆,盘根错节,形态各异。如今,石榴园已发展到近万亩,是远近闻名的塔山牌软籽石榴基地。每年5月,石榴花盛开,五彩缤纷,一望无际,仿佛置身仙境。在这个节日里,举行一年一度的“刘桦节”,游客络绎不绝。果子熟了,果子崩了,游客交易,抢着去,买果子,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