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起诉假冒,我该如何告诉家人?
如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真的涉及到商家销售的过程中,只能接受相关部门的处罚。如果相关部门处罚不当,可以选择申诉,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被职业打假人起诉的处理方式,可以是诉前与对方调解,也可以是参与诉讼应诉。职业打假人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职业打假人以“打假”为名实施诈骗,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行为。
被职业打假人告上法庭的处理方式是和起诉人协商或者请专业律师应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解决消费纠纷有五种方式,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
1,与运营商协商;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代理机构申请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职业打假人是否合法;
1,“职业打假人”在打假活动中能够守住道德和法律底线,不必以此为职业,其行为能够对维护市场秩序、扩大消费者权益起到积极作用;
2.如果“职业打假人”以赚钱为目的打假,明知商品有问题,故意大量购买,然后通过打假要求商家赔偿,则构成敲诈勒索罪。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到你。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开庭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开庭时间和地点。第一百四十条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时,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应当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和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4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包括已销售和未销售的产品,下同),并处货值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
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