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在制造和技术上的意义是什么?还是设计?
对于陶瓷来说,艺术瓷的起源比较早。中国之所以叫中国,也说明它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艺术瓷不同于日用瓷和建筑陶瓷,主要体现的是欣赏价值,而不同于大学或高科技领域的陶瓷材料,研究的是其力学性能或各种特殊功能。因此,你可以探究它的发展历史,并加以论证。
首先,起源: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产品,它的产生与人类从狩猎生活逐渐过渡到定居生活和从事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恩格斯曾这样描述陶器的发明:“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甚至所有地方,陶器的发明是因为粘土被涂在编织的或木制的容器上,目的是使它耐火。因此,不久人们就发现无需内部容器就可以将成型的粘土用于此目的。”陶器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中国的陶器起源于什么时候?随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不断发现,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中国最早的陶器在北方和南方都有发现。
其次,介绍发展情况:
第一,殷商时期
在河南安阳,出土了约3000年前的商代雕刻白陶,后来在郑州和辉县也有发现。除了商代的白陶,在郑州早期遗址和安阳晚期遗址也发现了少量的釉陶。安阳殷晚期的釉陶,色泽淡黄,微红色,烧制气氛氧化,釉层厚度0.01mm,石灰釉。
商代从无釉到有釉,是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制陶技术的巨大成就,为陶器向瓷器过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第一次飞跃)
第二,周朝
周朝在釉陶上继承了殷商的传统,出土了大量的釉陶,都是豆形,釉色微蓝。
周朝陶器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是扩大了陶器在建筑上的应用。砖瓦已经成为建筑的重要原料,烧制砖瓦也成为陶瓷行业的重点业务。
三、秦朝(公元前2265438年+公元前0 ~ 206年)
秦代长城和阿房宫都是用大量的砖瓦建造的,可见建筑陶瓷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75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巨型兵马俑,大小与真马相似,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它们是古代罕见的巨型雕塑,说明秦代陶俑的造型和烧制非常完美,是中国陶瓷技术发展史上的辉煌成就。
第四,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代是中国陶器制造非常发达的时代。此时各地纷纷建立陶器作坊,大量生产陶器,尤其是釉陶。据古籍记载,据说景德镇制陶始于汉代。
最后,中国的瓷器在明清时期非常繁荣,现在很多价值连城的瓷器都是康熙乾隆年间生产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转折。古代的艺术瓷是用来欣赏的,所以我们并没有对具体的内部结构和显微结构做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在瓷器造型和釉料的配制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力学性能。但是,现代陶瓷就不一样了。现在学材料的人都在研究特种陶瓷或者各种与陶瓷相关的复合材料。如何做出有技术含量、有需求的东西至关重要。
关于陶瓷技术。目前人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陶瓷,如介电陶瓷、铁电陶瓷、热/气/湿敏陶瓷、导电陶瓷等。高强度、耐磨、耐腐蚀的陶瓷材料由于其功能,拓展了应用空间,可以满足更多特殊场合的需要,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要知道,对于传统陶瓷来说,制造过程无非就是原料的准备——成型——烧成。虽然特种陶瓷的具体工艺各不相同,但也离不开这三个步骤,只是每一道工序都更加细致准确。比如在原料方面,陶瓷粉体的制备采用固/气/液相制备技术和等离子体合成技术,生产出具有一定粒度和均匀性的粉体,甚至是一定的形状来加以改善。成型方式差不多,烧结工艺更复杂,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添加剂的选择取决于你想要形成的不同陶瓷相。另外还有陶瓷基复合材料,因为金属、聚合物、陶瓷材料之间有很多互补的性质,所以,比如可以用陶瓷颗粒增强聚合物,也可以在陶瓷中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来改善其性能。
综上所述,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的陶瓷是作为一种材料被人们使用的,所以一定要注重技术和功能,而古代开始的艺术瓷只是作为艺术品来欣赏,所以他们注重的是设计而不是制作技术。
以上计算只是我的一点拙见,希望对你的论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