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贝瓷器哪里有特产?

无棣北瓷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无棣贝瓷又名贝瓷、海瓷,属于高钙瓷,产于山东省无棣县。无棣贝瓷是一种新的日用瓷器,属于图1中的无棣贝瓷产品展示。

国际流行的高钙软瓷系列。无棣县是世界上唯一的产地。2008年2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批准无棣北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质量特性

无棣贝瓷质地细腻,器壁薄软,釉面润泽,外观精美。与骨瓷和普通陶瓷相比,无棣贝瓷具有白度高、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无棣贝瓷的釉面重金属铅含量低,镉几乎为零,而且富含天然珍珠,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堪称“绿色健康瓷”。另外,纳米技术在釉料中的运用可以起到抗菌活化水的作用,抗菌率97%,活化水率88%。。

制造工艺

所谓贝壳瓷,就是将一定量的贝壳与陶瓷原料混合,经过特殊加工而成。图2是贝壳瓷的制作过程。

然后通过素烧和釉烧进行两次烧制。早在明代,人们就发现将金、银、珍珠、玛瑙混入瓷胎中,可以烧制出色彩艳丽的瓷器。贝壳瓷还富含珍珠,表现出普通瓷器所不具备的优雅和魅力。贝壳中的钙可以增加瓷器的硬度和透明度,在烧制过程中与高岭土中的杂质发生反应,消除杂质。贝壳瓷用料非常讲究,工艺复杂,成型难度大,烧成温度范围窄,所以成品非常珍贵。无棣贝瓷质地细腻,器壁薄软,釉面润泽,外观精美。与骨瓷和普通陶瓷相比,无棣贝瓷具有白度高、透明度高、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无棣贝瓷的釉面重金属铅含量低,镉几乎为零,而且富含天然珍珠,对人体有保健作用,堪称“绿色健康瓷”。。

工厂条件

无棣县具有生产贝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东临无棣贝壳堤岛。

北濒渤海湾,是黄河口的交汇处,属于浅沙滩,非常适合贝类产品特别是文蛤产品的繁殖和生长。贝类产品在该地区繁殖率高,生长快。随着潮汐的运动,它们不断被推向海岸,形成贝壳海滩。无棣沿渤海海岸线有两排平行的贝堤。第一柱在南端,长40公里,埋深0.5 m ~ 1 m,壳层厚3 m ~ 5 m,历史5000多年。第二列位于北端,长22公里,壳层厚度3-5米。属于开放式,有2000年历史,壳含量100%。据统计,无棣贝总储量达3.6亿吨,并随着潮汐作用每年增加65438+万吨以上,被誉为世界三大贝堤岛之一。因此,无棣贝瓷的生产具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条件。

无棣碑瓷器的制作也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无棣县地质土壤为盐碱地,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湿度常年湿润。一年中平均空气湿度有300天在65%RH以上,一天内温差和空气湿度变化不大。在壳瓷生产的脱模干燥过程中可以减少粘膜、开裂、变形等问题,成为大规模生产壳瓷的必要条件。即使在气温较低的冬季和湿度较高的夏季,无棣的空气湿度条件也适合贝壳瓷。由于生产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壳瓷成型合格率达90%以上。。

生产历史

无棣县烧制贝瓷的活动自古就有。据无棣县地名文化调查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在无棣县无棣镇韩家窑遗址发现一口古井,从中出土了石夯、石磨、陶瓷碎片和一块较为完整的瓷盘。陶瓷的瓷质细腻,白度高,半透明性好。后来在古井以北1 km处发掘出一座水平半椭圆形古窑。窑四壁焖土青砖痕迹清晰,经考证这是古代烧制贝瓷的窑址。

建国初期,无棣县有零星民窑生产贝壳瓷,但生产工艺和技术十分落后,品种单一,合格率极低。之后这些民窑相继倒闭,无棣贝瓷几乎销声匿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无棣县委、县0提出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的贝壳砂烧制高档日用细瓷,并于1991成立了无棣县贝壳资源开发公司。无棣县在吸收民间制作技术的基础上,“集全国名窑之精华,集制瓷技艺之精华”,与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重复了几百遍。无棣贝瓷于1994年产业化,1999年获国家发明专利,200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5年达到年产13万余件高档日用贝瓷的生产规模。产品远销韩国、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地。2011,无棣碑瓷入选中央领导专机用瓷、国礼瓷。2011,1,18,-总统访美期间,特意将四件海瓷艺术品作为国礼赠送给奥巴马总统。。

无棣北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东省无棣县人民关于无棣北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鲁字[2006]6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东省无棣县所辖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