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踩一只燕子”可能是踩一只鹰。

吕坤

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形象之一,甘肃博物馆镇馆之宝——“铜奔马”的命名一直存在争议,“马踏飞燕”这个流传最广的名字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事实上,这件文物大多被命名为“铜跑马”,虽然在当年公布旅游形象标志时的新闻稿中称之为“马超龙阙”。

近日,有关学者通过对内蒙古出土的匈奴鹰金冠的研究对比,认为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青铜奔马脚下俗称“踏飞燕”的鸟,并非尾部分叉的燕子,而是一只鹰。“马蹄下的鸟其实是匈奴王冠上象征权力的鹰。这件青铜雕塑的主题与陕西省霍去病墓前的石雕“踏匈奴”相同,是墓主战胜匈奴的纪念雕塑。

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原型,这件被称为“铜奔马”的国宝级文物,仅重7.15 kg,高34.5cm,长45cm,宽13cm。自从铜像出土后,关于如何命名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这件文物分别于5438+0969年6月和5438+00年6月在甘肃武威雷台出土。马的形状,昂着头,翘着尾巴,腿在飞,头微微偏左,右后脚踩着一只鸟。

据相关文献记载,1971年,历史学家郭沫若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惊叹于这件文物无可挑剔的姿态和完美的平衡感,发出了“独立自主,就是要带到世界上来的,是一流的艺术瑰宝”的感慨。当时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王毅问道:“老郭,从形象特征和创作者的独创性来看,我们认为这只鸟是一只燕子。这种鸟的翅膀比身体略小,手臂又尖又细。它飞翔时,双臂与身体平行,呈三叉状,是飞燕形象的反映。创作者打算用最快的鸟来衬托马的速度,最快的鸟是燕子。这种形状能叫‘飞马’吗?”稍微思考了一下,老郭点了点头。

从此“骑马飞燕”之名广为流传。

但官方文件还是以“铜奔马”为主。1973,“铜奔马”入选邮票“文革出土文物”。1992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JP32纪念邮资明信片,邮资图以铜奔马为原型。1977年发行1997。1996联合国发行了一套六枚邮票,其中包括青铜奔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和艺术。

1974甘肃省博物馆公布的武威雷台汉墓也叫“铜马”,题注部分也简称“铜马”。但描述认为马蹄下的鸟更像鹰——“右后脚踩鸟,鸟眼如鹰。”

长期以来,关于青铜奔马和马蹄下飞鸟的命名一直存在诸多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铜跑马”论。青铜奔马的形状非同寻常。它昂首嘶鸣,马蹄飞如闪电,故称“青铜奔马”。因其为青铜制成,故又称“青铜奔马”,这也是对这种青铜马俑最早的称呼;二是“踩马飞燕”论。三是“踩龙踩雀”论。有人对青铜马俑踩的飞鸟不像燕子,而是麻雀,应该是“马踩麻雀”或“马超的麻雀”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四、“飞燕说”认为,以前的名称看似合理,但仔细品味后不难发现,都具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法特征。“闫飞乡”这一名称,无论从构词方式的严谨性还是词义的准确性来看,都符合汉代的特点。

1983 65438+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马阙被指定为中国旅游图形符号》一文,将此文物称为“马阙”。从此,马阙的名字也广为流传,并被收入权威的《中国美术大辞典》。根据解释,“经考证,

后来有学者根据物种的形状,认为马蹄下的应该是“鹰”。如著名畜牧学家崔格喜就列举了“马踏鹰”之说的主要原因:“燕子小,马蹄踏在上面后,不可能露出燕子身体那么多部位;燕尾短分叉,鹰尾长,尾整齐;鹰飞翔的速度是鸟类中最快的,“马背上的飞鹰”更能说明马奔跑的高速;在甘肃河西地区,一年四季都有老鹰出没,而燕子却很少;马、鹰在古今常被视为狩猎工具。猎鹰和猎马经常在一起,飞向同一个方向,追逐同一个猎物。燕子很少这样。古今养鹰人都喜欢在鹰尾上部系一个铃铛,鹰飞铃响,增添情趣。‘铜奔马’模型中,鸟尾上部确实有一个系铃的小孔。”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原馆长储士斌先生也撰文讲述了这件文物从发现到命名的来龙去脉。在他看来,青铜奔马是文物本草学的专名,在无法得知其名称的情况下,按照文物的既定规范暂定名。文物的真名,除非记载的是原名,都是后人研究、推测或命名的,可以作为学术问题讨论。但是犯了错就不好了,要谨慎。

后来他对“马背上的飞燕”这个名称提出质疑,认为应该是猎鹰的一种。“虽然《飞燕骑在马上》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但仍然不够准确、科学。这匹马的后蹄明显是一种猎鹰(民间俗称鸟鹰),尾部分叉,可聚散的折扇状,大眼睛,头颈灵活。猎鹰把铃铛系在尾巴上,宋代《哀子随笔》中就有记载。今天,王先生以他的亲身经历对作了更深入、更清晰的研究,语在鹰中。马的脚应该是猎鹰。汉墓、画像石(如汉代中山王墓、沂南汉墓)、魏晋墓葬(如嘉峪关壁画砖)中均可发现类似的猎鹰或猎隼场面。至于骏马,最初出土时,有鞍缰的痕迹。跑姿是驯马中著名的、人工培养的“对侧步”,即同侧的双脚同时交替快速向前移动,特点是轻盈、稳定、耐久。青藏、蒙古、阿尔泰草原统称为“走。”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宁强最近带着研究生参观了位于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通过考古文物的对比,他再次认为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汉代青铜奔马脚下的鸟不是一只分叉尾巴的燕子,而可能是一只鹰。

这是谁的鹰?鹰和马是什么关系?飞鹰形状的青铜雕塑的主题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回到北京后,宁强教授开始对比相关考古资料,查阅历史记载,寻找准确答案。宁强教授通过研究发现,这只马蹄下的鸟其实是匈奴王冠上象征权力的鹰,而这匹奔马是汉代河西地区出产的一匹训练有素的军马。这件造型为“马背上的飞鹰”的青铜雕塑的主题与陕西省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马背上的匈奴”相同,是墓主战胜匈奴的纪念雕塑。所以,这种汉代著名的青铜奔马,应该改名为“马踏匈奴鹰”。匈奴是生活在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是中原王朝的强劲对手。秦始皇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匈奴南侵,而汉高祖刘邦曾经在邓白(今山西大同以东的马步山)被匈奴围困,差点被俘,所以汉朝的将领都以打败匈奴为荣。汉武帝在位期间,率领大军占领河西走廊,北击匈奴的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65438年+公元前07年)去世,葬于汉武帝茂陵东。他墓前的大型石像“踏马匈奴”是用来纪念他击败匈奴的功勋。

东汉时期,匈奴仍是汉朝的主要敌人,双方打了很多仗。东汉末年武威雷台汉墓埋葬时间敦煌人张桓(104-181)永寿元年(155)被任命为安定(今甘肃镇远)藩镇队长,率军大败匈奴,郡界为“宁”。武威雷台汉墓的主人也是一位张姓将军。张桓的宗族是否是其中的一员,很难确认,但很有可能参加了匈奴的入侵,并有立功表现。在他的墓中,除了这个“马踏匈奴鹰”的青铜雕塑外,还有一个巨大的青铜军仪仗队,庆祝胜利的主题非常明确。

匈奴人对鹰的崇拜由来已久。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一座战国时期匈奴人的墓葬中,出土了一顶匈奴人的金冠。皇冠中间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其形状与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奔马蹄下的鹰极为相似,展开的翅膀与其扁平的尾巴一模一样,只是头部姿态不同。王冠上的雄鹰昂首挺胸,威严地向前看;武威军马蹄下的鹰被驯服,折回,鹰喙被踩在马蹄下,再也不能啄人或马。显然,它已经被打败并投降了。

内蒙古战国墓出土的匈奴金冠上的鹰,是王权的象征,是匈奴的骄傲。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马蹄下的鹰,是战败后回头投降的标志。两只鹰都是匈奴的表现。前者代表胜利和权威,后者代表失败和屈服。

这件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青铜器,自1969+00年6月出土以来,已有50多年的研究历史。起初,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将它命名为“马背上的飞燕”,后来它被称为“马背上的飞龙雀”、“天马山上的吴”、“马背上的上帝”。1983年,这匹青铜奔马被选为“中国旅游标志”,其形象早已红遍全球,影响巨大,因此必须谨慎命名。相关学者认为,利用新发现的考古资料,还原了作品原本的历史脉络,找到了有力的证据。除了“铜跑马”的命名,这一重要文物还可以改名为“马踏匈奴鹰”,值得关注。

研究员、原甘肃省博物馆馆长储士斌先生多年后否认马霞是燕子。对于青铜奔马的命名,他此前认为“文物命名一旦确定,一般不会更改,除非有明显错误。铜奔马这个名字沿用了40多年,在国际国内都得到了认可和接受。是世界知名的明星文物,名字不要轻易改。同时,我个人认为文物命名也是一个学术问题。现有的命名并不影响社会各界对文物的研究和讨论。社会各界均可参与研究,各抒己见,不仅能为馆藏单位的准确命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有助于深入挖掘,揭示文物的价值内涵。至于民众如何称呼一件文物,不如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去面对。”

宁强经过研究认为,东汉青铜奔马采用“骑匈奴鹰”的造型,西汉霍去病墓前的“骑匈奴”石像,在当时都具有大于审美意义的政治意义,象征着汉人意气风发、赶走外族的精神力量。

本期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