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E有哪些缺陷?

相信很多投资者都非常熟悉巴菲特的观点,间接促成了ROE指标的地位。

老先生为什么看中ROE?这需要从ROE的计算逻辑说起。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ROE是一个综合指标,可以综合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

从资产的角度看,净资产是公司股东实际投入的资本,公司总资产-总负债后的余额才是真正属于股东的资产。

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净利润反映了公司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分解ROE,ROE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

综合反映公司总资产的利用效率、产品的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的运用能力,最终得出总收益结果。

而且ROE与公司估值密切相关,高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支撑高估值溢价。

因此,芒格也从企业长期价值的角度非常重视ROE:

根据巴菲特ROE & gt20%标准,a股合格公司,如格力电器、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过去十年股价的年均增长真是惊人。

但是,没有一个指数可以完美的解释一个公司,所以老先生还加了一个前提:“如果非要用指数选股的话”。在真正的投资决策中,老先生一定不能只看ROE。这源于ROE本身的一些局限性。

1,净利润的偶然因素ROE的分子是净利润,但是净利润会受到很多意外因素的影响。

税率波动。2019整体减税会使企业税减少很多,由此带来的净利润增加并不是因为企业本身的实力。

非经常性损益。为了摘掉帽子,ST海马不得不卖掉400套房产。同样,新华都也依靠出售物业和政府补贴,难以保壳。比如曾经的牙膏老大,男装巨头雅戈尔,往往靠投资收益撑场面。

这些非经常性业务创造的利润难以持续,也给投资者在看ROE时带来了极大的困惑。所以在看ROE的时候,不能只看某一个会计年度的ROE,应该对多年的数据进行持续的分析比较,减少阶段性因素对ROE的影响。

2.前面的公式中也提到了财务杠杆的风险。财务杠杆可以放大资产回报率。简单来说,公司借钱赚钱。只要借钱的成本低于赚钱的回报,财务杠杆最终可以为股东创造更高的ROE。但过高的财务杠杆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容易造成流动性危机,如急于出售资产的海南航空。

所以这也是看ROE时必须注意的一点。需要了解ROE的真实来源,评估背后的财务风险。

3.不适合评估亏损企业。当企业还处于亏损状态时,ROE没有实质性的参考意义。不过,亏损企业中也有好公司。比如亚马逊,现在已经进入美股市值前三。在此之前,亚马逊经历了长时间的持续亏损,JD.COM也在多年亏损后开始盈利。

是投资人认可公司的商业模式,坚信未来有盈利空间,持续投入资金,才会有后续的市值和市场地位。

如果单纯用ROE来筛选,会错失这些未来成长空间巨大的公司。

另外,我们不能通过ROE看到公司的现金流。“利润更重要还是现金更重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短期要关注现金,长期要关注利润,但不能只关注其中一个。

衡量一个公司的内在价值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要看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公司的赚钱模式是否可持续,更重要的是公司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这不是某个指标可以完全涵盖的。这不是ROE的缺陷,而是所有指标本身的局限性。

指标是辅助,更全面的分析体系才是真正了解一个公司的基础。

(注:《股市高级入门》概要仅供学习交流)

第一,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企业净资产的收益水平,但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全面反映企业资本运营整体效果的指标应该是总资产收益率,而不是净资产收益率。

第二,由于每个上市公司的资产是不对等的,所以不能以收入的绝对值来考核每个企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是由于企业负债率的差异,如部分企业债务异常,部分微利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高;而有些企业效益不错,但由于财务结构合理,负债低,净资产收益率低。

第四,企业通过负债回购股权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实际上经济效益和资金利用效果并没有提高。这一评估结果无疑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财务报告中的ROE指的是净资产收益率,杜邦分析是描述其关系的很好的工具:权益净利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1,销售利润率:代表公司自己的母鸡下蛋的能力。利润率越高,下蛋越多。

2.资产周转率:代表公司“鸡多长时间下一个蛋”的能力。周转率越快,“下蛋所需时间”越短,同一时间内一只母鸡能下更多的蛋。

3.股权乘数:代表公司“借鸡生蛋”的能力。借别人的“母鸡”,把“鸡蛋”分一部分给对方。如果还有剩余的“彩蛋”,都是公司赚的。

二、杜邦分析法的缺陷1,分子分母数不匹配:销售利润率,分母销售收入包括全部资产(不包括无息短债)产生的“彩蛋”(收益),分母只包括属于股东的“彩蛋”(利润)。

2.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没有区别:哪些是自己的“鸡下的蛋”?有哪些借来的「鸡生的蛋」?没有分开。

3.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来看,杜邦分析只包含财务信息:“铺设能力和铺设效率”: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局限性很大。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必须结合企业的其他信息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

过分关注短期的财务结果,可能会助长公司管理层的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期价值创造:只想“快点下蛋”,恨不得“一天下两个蛋”,却忽视了对母鸡的“身心健康”的呵护,“鸡蛋的质量和品种”。母鸡能长期“下蛋”吗?能力无法保证。“母蛋”能长期受到人们的欢迎吗?没注意。

财务指标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过去人们在家里是“母鸡孵小鸡”,每天关心的是母鸡有没有下蛋。现在,时代变了:有专门提供“鸡苗”的供应商,他们要你多买“鸡苗”。养“鸡”的技术提高了,同样的面积可以养更多的鸡。“买鸡蛋”的顾客,有的希望“母鸡”多运动,有的则希望“母鸡”吃“虫子或者吃草”。过去的重点和现在的重点不一样。

有人给“母鸡”打虫子,多运动,广宣传,甚至申请了“鸡专利”,注册了商标。专利和品牌是无形资产,对提高“鸡厂”的竞争力非常重要大多数人都喂“母鸡”,市场上也有很多这样的“鸡”。但杜邦分析无法解决“鸡专利”、“鸡蛋品牌”等无形资产如何估值的问题。

三、如何提高ROE指数?提高ROE的方法有三个: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债务杠杆。在1977文章《通货膨胀如何欺骗股票投资者》中,巴菲特指出:“为了提高资本回报率,企业至少需要使用以下一种方法:

1,提高周转率:在同样的时间内,每只“鸡”比其他“鸡”下更多的“蛋”。

2.提高经营利润率:尽可能多的“鸡”能比别人下更多的“蛋”。

3.廉价的债务杠杆和更高的债务杠杆:你需要为每只“鸡”支付比以前更少的租金“蛋”。多借几只鸡。这样,公司就剩下更多的鸡蛋了。

总结:多下蛋,快下蛋,借鸡多下蛋,是好鸡,好养殖场。营业利润率高,资产周转率快,财务杠杆便宜且较高,是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的优质公司。

ROE肯定是有缺陷的,但是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最喜欢这个指标。他曾经说过:如果你只能选择1的指标来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那就选择ROE。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是将税后净利润除以净资产。

例如,刘投资1万元开了一家茶叶店,一年后净利润为1.5万元。所以这家奶茶店当年的ROE是得到净利润1.5w/净资产1.00 W = 1.5%。简单?

一般ROE常年保持在15%-30%之间,我们认为是非常好的公司。

这个指标筛选出哪些公司?a股上市公司中,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海康威视、恒瑞医药、海天叶巍连续10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这基本上就是中国的优秀白马了。

但在选择有ROE的公司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坑,就是有的公司ROE比高富帅高,同行业看似豪车豪宅,但家庭背景不够干净,负债率很高。这时候就要判断其是否有短期偿债的压力,以免被雷劈伤了自己。

喜欢看ROE的大多是偏投资者,不得不说另一个指标PEG。

PEG实际上是市盈率的高级版本,补充了市盈率忽略公司成长性的缺陷。计算公式比较简单。用市盈率除以公司未来三五年的利润增长率。

钉住汇率制度最初是由英国投资大师吉姆·斯莱特提出的,但将它运用到极致的却是最好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

这群华尔街大佬很有意思。巴菲特喜欢ROE,彼得·林奇喜欢PEG。

他有一个著名的结论:如果任何一家公司定价合理,那么市盈率就等于利润增长率,即PEG=1。如果以1为临界点,PEG越小,公司的投资价值越大。

怎么理解呢?比如初中同学李磊和韩梅梅中考分数一样,在同一所高中的同一个班再次相遇。是的,太巧了。中考分数相同,说明他们的学习起点差不多;但是中考之后,谁能在三年后的高考中胜出?如果我告诉你:李雷每天得过且过,月考成绩越来越差;韩梅梅每天都很积极,充满正能量。这个时候,你更看好谁的未来?即使最终的结果可能出乎意料,但大多数人应该更看好韩梅梅,因为从韩梅梅身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争取向上增长的愿望。

事实上,李雷和韩梅梅可以对应我们股票市场上的两家公司。李雷是传统行业,韩梅梅是高科技成长型公司。现在的市盈率可能差不多,但韩梅梅的业绩每年都能保持持续增长,高增长会消化高估值,从而使PEG变小,也就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

这个例子可能不那么恰当,主要是告诉你,如果市盈率考虑的是一个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那么PEG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覆盖其未来的成长能力。用这个指数筛选股票的时候,最重要的是预测公司未来的利润增长率。

Buffy说:投资不需要顶尖的智商和过人的商业头脑,需要健全的思维框架作为决策的基础,而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如果你去追一个PE七八十甚至上百的公司,但是没有业绩增长,买你根本看不懂逻辑的股票,去追各种题材,这一次你可能是幸运的,但是你不可能一直幸运,最后赚的钱还是会被实力赔进去。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但无论是净利润还是股东权益,都会受到财务报表虚假数据的影响。

换句话说

净资产收益率容易被管理层操纵。1,净利润太容易被操纵了。

净利润造假的原因是管理层为了凸显管理能力或者为了股权激励,必须把这个指标做得更漂亮。此外,由于权责发生制,在编制利润表时,管理层可以合理操纵利润。

这里就不多说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了。

在权责发生制下,只要利润是由销售决定的,即使没有收到销售现金,也可以反映在利润表中。

2.股东权益被操纵。

股东权益=总资产-总负债

总资产是不可靠的,因为会计和财务报表中的大多数资产使用历史成本会计法。

历史成本会计法是资产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计提折旧,不是公允价值。

这将导致总资产不能反映当前的真实价值。

股东权益=实收资本+实收资本+留存收益-库藏股

能造假股东权益的是留存收益和库藏股;留存收益=净利润-股利

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股利来调整留存收益。例如,增加股息将导致留存收益下降,从而增加净资产收益率。

所以我们在使用ROE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他来做你的投资决策。需要熟悉管理层,了解他们的过去,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历史。1.子业务的净资产收益率是有意义的。企业的利润可以分成业务,但净资产不能。所以roe只是一个结果。你不会明白他为什么高,为什么低。这时候你要把业务和项目的毛利率结合起来。

2.ROE可以通过多借款来实现。但是如果利率市场利率上升,或者销售端每况愈下。然后借钱越多,欠的越多。所以这个指标有误导性。

3.追求短期指标。欺诈中最难界定的是期限。就是把未来的利润带到今年。你看似做得很好,其实是在提前计算未来几年的利润。然后选择一年,记录这一年的所有亏损。

4.净资产,要考虑权益工具和金融资产的本质。外人做不到。比如可转债作为债务,净资产会减少,作为权益工具,净资产会增加。既然这部分加入了专业判断,那么不管是赌博还是真债,总有人在操纵。

总之,roe与企业的整体现金流、扣非和实际经营相匹配,它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指标。测试roe最好的方法是计算十几年的平均roe,用时间离散度来看。当然,你还是要了解公司的业务。比如柯达胶卷,历史上roe很好,但是在数码时代,他的roe还有用吗?所以结合数据看主业是关键。

ROE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通过它可以计算出预期的估值。我观察了几年的统计结果,得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结论(对于大部分蓝筹股来说)。有些股票在我计算估值的时候刚开始暴涨暴增,然后见顶回落,走的是调整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