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映使用技巧的视频捕捉

Adobe Premiere Pro提供专业的视频捕获功能,可以高质量地捕获模拟信号(通过视频采集卡)和数字信号(通过IEEE 1394)。两者的抓取方式和操作流程相同,只是在项目设置上略有不同。鉴于现在使用DV的玩家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专业人士,使用视频采集卡的人大多都有相关经验。为了照顾初学者,本章主要讲解如何通过IEEE 1394来捕捉DV摄像机中的素材。

使用视频采集卡采集视频素材时,需要在设置项目时选择视频采集卡支持的视频压缩格式。但是通过IEEE 1394采集视频素材时,不需要选择硬件支持的视频压缩格式。

3.1准备

视频拍摄前,一定要打开DV摄像机电源,确保1394线连接正常。然后打开DV,设置模式为播放(或者VCR文件,如果想捕捉正在拍摄的画面,可以将DV状态设置为录制)。打开DV后,如果连接正常,应该会在我的电脑里找到你的DV设备,如图3-1。

在我的电脑中找到您的DV设备后,我可以进入Premiere Pro进行视频拍摄。

2视频采集

2.1基本操作

要进入Premiere Pro,首先要设置项目设置,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设置完成后,可以通过如图3-2所示的菜单命令文件-捕获或者直接按快捷键F5启动Premiere Pro的捕获窗口,如图3-3所示。

设置项目时最好将场选项设置为无场(逐行扫描)。至于为什么要设置为无字段,后面再解释,先设置为无字段吧。

预电缆收集区用于对DV磁带中的素材进行预电缆连接,其功能与Monitor相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采集控制领域的一些基本工具。

播放:在预有线窗口中播放DV磁带中当前时间代码的图像。

向前一步:向前播放一帧,然后停止。

后退:回放一帧。

快进:快进。

倒带:快速倒带。

穿梭:可用于快进、倒带、前帧、后帧。因为操作比较麻烦,不方便使用,所以建议非专业人士不要使用这个工具。

点动:用于向前播放一帧(向右拖动鼠标)和向后播放一帧(向左拖动鼠标)。工具响应较慢,需要拖动一定距离才能实现前帧和后帧操作。

暂停:暂时停止屏幕,时间码停止显示当前帧。

Stop:停止画面,DV播放器不工作,时间码停在当前帧。

记录:从当前时间代码开始记录画面。

慢速播放:在预装电缆区域缓慢播放DV磁带的内容。

慢倒:在预装电缆区域缓慢倒带DV磁带中的内容。

场景检测:自动检测现场。

下一场:自动切换到下一场。

上一场:自动切换到上一场。

设置出点:在当前屏幕上设置入点。

前往入点:将预电缆屏幕和时间代码返回到设定入点的位置。

前往出点:将预电缆屏幕和时间码返回到设置出点的位置。

以上是控制领域的一些基本工具。录音前熟悉这些工具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先练习几次,熟悉这些工具后再开始正式收藏。

场景检测是Premiere Pro的新功能,可以自动检测DV像带中的场的顺序。强烈建议使用该功能。采集时,通过下一个场景和上一个场景的工具,可以方便地自动切换场序。

2.2捕获设置(捕获设置)

采集前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就是要做采集设置。让我们先来看看日志选项卡中的一些设置。图3-4显示了设置区域。

在设置区域,捕捉选项用于选择要收集的材料。下拉菜单有三个选项:音频和视频,视频和音频。如果您选择音频和视频,您将同时收集声音信息和视频信息。如果选择视频或音频,则只会收集视频或音频。日志剪辑用来设置多面手的素材要存储在项目窗口下面的文件夹中。图3-4中的设置是将采集的素材存储在视频文件夹中。

下一个设置区是剪辑数据设置区,如图3-5所示。

磁带名称用于标记所使用的磁带。当在同一个项目中使用两个以上的像带时,有必要区分像带。“剪辑名称”是用于标记收集的剪辑的名称,它是显示在“项目”窗口中的名称。描述(Description)用于描述剪辑。在大型多人协作项目中,需要描述自己使用的材料,以便于他人阅读。场景用于标记该字段的信息。Shot/Take是用来记录镜头数量的,非常好理解,因为所有的电影电视都不可能一次拍完。日志笔记用来记录片段的一些内容,类似于描述。

一般来说,剪辑数据设置区域用于描述剪辑信息。

剩下的两个设置区是采集功能区,如图3-6和图3-7所示。将在本章的3.2.3中解释。

图3-7捕获控制区域

介绍完日志页签,我们来了解一下设置页签,如图3-8所示。

“设置”标签中的第一项“采集设置”与项目设置中的采集设置完全相同。点击编辑按钮打开项目设置窗口,如图3-9所示。

可以在捕获格式下拉菜单中选择捕获格式(如果有视频采集卡,也可以在捕获格式中选择模拟捕获视频格式)。单击DV设置...按钮打开DV捕捉选项(DV窗口如图3-10所示。

DV捕捉选项(DV窗口中有两个选项区域,即预览设置期间和捕捉设置期间。他们的具体职能是:

桌面预览视频的功能是在Premiere Pro的采集窗口进行预有线时,将预有线DV带中的视频内容同步到采集窗口上。

桌面预览音频的功能是在Premiere Pro的收藏窗口上,通过收藏窗口进行预连线时,同步预连线DV磁带中的音频内容。

◇桌面预览视频(pre-cable video on display)用于在采集过程中,在Premiere Pro的采集窗口上同步显示DV磁带中的视频内容。

◇桌面预览音频(显示器上的预有线音频)用于在采集过程中,在Premiere Pro的采集窗口上同步显示DV磁带中的视频内容。

以上是抓拍设置中的设置,下面的设置区域是抓拍位置,如图2-11所示。

在拍摄位置设置区,视频是指拍摄的视频文件保存的位置;音频指的是保存收集的音频文件的位置。你可以点击这里

浏览按钮通过图形菜单选择相应的保存位置,如图2-12所示。

最后一个设置区是设备控制设置区,如图2-13所示。设备控制设置区主要用于设置采集过程中硬件设备的属性。

#p#副标题#e#

◇设备:设备中DV设备控制只有一个选项,就是Premiere自带的DV控制设备,不需要改动。您可以点击这里的选项按钮来设置DV设备的型号、采集格式和当前状态,如图2-14所示。

在图2-14中,视频标准的作用是设定工作标准,设备品牌是指厂商,上图中的厂商是JVC。设备类型显示当前连接的设备的型号。如果设备类型中没有您正在使用的DV,您可以通过将设备类型统一设置为标准来使用它。时间码格式是用来标记DV的录制状态的,非丢帧是标准设置,所以不需要更改,因为没有人希望拍摄时这里那里都有缺点。

◇当前设备:用于显示当前连接设备的型号。图2-13所示的DV型号是JVC GR-DVL-9600E。如果当前连接的设备是索尼的PD150相机,则当前设备将显示为索尼PD-150。

◇前滚时间:直接连接到DV的下几秒钟的画面(具体时间值在前滚时间后的文本框中设置,单位为秒)。

◇时间码偏移:连接DV后时间码偏移的长度。

最后,有一个在丢帧时中止捕获复选框,其功能是如果采集中存在争用,则自动终止采集。我觉得最好不要选中这个复选框,因为即使有丢帧,也会显示在采集状态。

在影视行业,Preroll Time的值一般为2秒,即提前2秒拍摄画面,以供后期后期处理。

掉帧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磁盘空间碎片化、硬盘速度低、电脑配置不好等。尤其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很容易造成磁盘上的磁盘空间碎片化,所以需要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

嗯,这一节主要介绍采集前的一些基础设置。了解以上内容,工作才能有效完成,所以做任何工作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开门见山,看看Premiere是怎么收集素材的。

2.3开始收集

首先说一下整个集合的大致操作流程。收集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多的收集有效内容,少收集不必要的内容。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复对采集的素材进行预连线,设置接入点(设置入/出点),然后将接入点中的有效内容采集到Premiere中进行编辑。这是一个非常详细的收集过程。还有一些非常粗糙的采集方式,比如使用Scene Detect为整个场设置入/出点,然后将整个场采集到Premiere中进行编辑;或者只需点击录制按钮,将当前DV磁带的所有内容收集到Premiere中进行编辑。不管你用哪种采集方式,只要适合自己就好,不要一味追求太完美的东西,那样会很累,而且采集的素材还是需要在Premiere中进行剪辑的,完全可以在Premiere中砍掉那些不必要的内容。

然后,可以启动抓图窗口,点击播放按钮,然后就可以在预索区看到正在播放的图片的内容和相关信息,如图2-15所示。

有必要经常重复进行预电缆连接,然后通过点按采集控制区域中的“设定入点”按钮或时间码控制区域中的“设定入点”按钮来设定入点。

设置接入点时,应暂停预布线画面,如图2-15所示。然后通过向前一步(前一帧)和向后一步(后一帧),画面一帧一帧的回到你想要收藏的地方。

当您通过向前一步和向后一步返回到您想要采集的位置时,您可以按“设定入点”按钮或“设定入点”按钮来设定入点。如图2-16所示。

放入点后,用同样的步骤和操作进行放点。设定出点后,您可以在时间码控制区域看到接入点的详细信息,如图2-17所示。

最左边的时间码是当前时间指针的时间位置,设定入点的时间略在右边,设定出点的时间在侧面;最右边的时间码是设置入点和出点之间的时间总和,即入/出采集的总时间长度。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点击受威胁杉_ Play _ Capture控制区的进出按钮,收集设置进出点的材料,如图2-18。

在图2-18中,当前采集状态,采集“United Clip 02.avi”显示在预缆窗口的顶部(用浅红色标记),按ESC停止录制的意思是当前正在采集剪辑“United Clip02.avi”,按Esc停止录制。capture duration:00:00:13:21(丢帧0)表示当前收集了21帧中的13秒(如果丢帧0,则没有丢帧的意思)。剩余磁盘空间:9.38千兆字节(44.0分钟)意味着当前收藏磁盘空间还剩9.38GB(可以收藏44分钟的AVI内容)。在采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当磁盘空间所剩不多,出现丢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参数的变化,采取相应的行动。

我们来解释一下In/Out(接入点)和Tape(磁带)的区别。入/出采集是指从设置入点的时间码开始,然后在设置出点的时间码时停止的采集。所收集素材的总长度是入点和出点之间的时间码长度之差。例如,图2-18所示的采集方式是输入/输出采集。它将入点的时间码设置为00:01:25:06,出点的时间码设置为00: 02: 06: 06,所以如果采集入/出,则采集的素材总长度为00: 02: 06: 00: 01: 25。这就是In/Out采集模式的工作模式,其特点是可以精确控制。磁带采集模式的工作方式特别简单,就是从当前时间码开始采集(比如当前时间码是00:01:25:00,在这里采集,采集结束时时间码是00:02:25:00,那么整个采集素材的总长度就是00: 02: 25: 00-00:。磁带采集的特点是“快”,但是后期处理起来要麻烦很多,但是一般有经验的人都会用磁带采集,因为它可以快速采集素材。

好了,基本上Premiere Pro中的收集操作到此结束。总的来说操作比较简单,但是功能强大。所以使用Premiere Pro提供的收藏工具和功能完全可以胜任任何收藏工作,只是看用户对它的态度。当然也会有失误。毕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希望读者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收藏方式和工作模式。

结论:

1:工程设置时最好将场选项设置为无场(逐行扫描)。至于为什么要设置为无字段,后面再解释,先设置为无字段吧。

2.设置项目时,最好将场选项设置为无场(逐行扫描)。至于为什么要设置为无字段,后面再解释,先设置为无字段吧。

3:场景检测是Premiere Pro的新功能,可以自动检测DV像带中的场的顺序,强烈推荐。采集时,通过下一个场景和上一个场景的工具,可以方便地自动切换场序。

4.在影视行业,Preroll Time的值一般为2秒,即提前2秒拍摄画面,以便后期处理。

5.丢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磁盘空间碎片、硬盘速度低、电脑配置不好等。尤其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很容易造成磁盘上的磁盘空间碎片化,所以需要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

6.设置接入点时,需要暂停电缆预敷设画面,如图2-15所示。然后通过向前一步(前一帧)和向后一步(后一帧),画面一帧一帧的回到你想要收藏的地方。

#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