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字的起源
“安徽”一词的由来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观点认为,“万”原是“气”,左边的“太阳”代表太阳,右边宝盖下的“元”代表第一,合起来代表第一缕阳光。
第二种观点认为“万”字左边的“白”字代表每天的白天时间,右边的“万”字代表圆满和美好,共同代表美好的白天。很可能是建立安徽的部落最初以晨曦为图腾,后来以图腾为国名。
乾隆时期,清惠殿从法律层面确认了顺治末康熙初三省分治的结果。乾隆的《清通志》把江苏和安徽两省分开,所有内容都是“某些省份之上”。省名由当时的安庆、益州两地首字母合成,因境内有万山,春秋时有古安徽国,故简称安徽。
安徽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以合肥为省会,位于中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东邻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接江西,北接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截止2021年末,安左省常住人口611.3万人。
安徽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繁昌县稔子洞发现约25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和县龙潭洞发掘30 ~ 4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和县猿人”遗址。
在气候上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湿热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变,夏季雨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