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崔涯的特产在哪里?

湄潭崔涯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崔涯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湄潭崔涯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湄潭崔涯”茶产于贵州高原东北部,被誉为“云贵小江南”的贵州省湄潭县。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和优质茶叶的生产。是典型的“高海拔、低纬度、日照少、多云、富锌富硒”的贵州茶产业第一县,有优质生态茶园60万亩。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云:“古益州为湄潭,常有泗州、亳州、肥州、益州等地学生得之,其味极佳。”清代《贵州通志》载:“湄潭云雾山茶名,湄潭梅剑茶为贡。”这种“梅剑茶”就是“湄潭崔涯”的前身。1939,湄潭成立中央实验茶场。1940,浙大七年迁湄潭,大批教育科技精英云集。民国时期浙江大学与中央实验茶场的结合,进一步升华了湄潭崔涯茶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特定质量

外观扁滑,形似葵花籽,少见,色泽翠绿,香气宜人,浓郁的小米香味伴有清新的花香,口感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鲜黄绿色,叶底均匀。

文化典故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在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写道,湄潭不仅产茶,而且味美。在宋代,茶被记录为贡品。如今的湄潭,有规模的茶场和乡村茶园星罗棋布。有贵州茶叶研究所,成立于1930年代末。

湄潭种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在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记载,湄潭茶不仅产茶,而且味美。湄潭茶品质优良,成为历代皇家贡品。

湄潭崔涯产于云雾缭绕的群山之间。湄潭县位于贵州北部,气候温和,多雨多雾,土壤肥沃,结构疏松,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的生长和品质极为有利。

湄潭崔涯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色泽罕见,色泽翠绿,香气扑鼻,浓郁的小米香味伴有清新的花香,口感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淡绿均匀,含有罕见的抗衰老物质,常饮有益健康。

地域范围

湄潭崔涯的区域保护范围为:湄江镇、永兴镇、复兴镇、天城镇、兴隆镇、潮乐镇、黄家坝镇、高泰镇、茅坪镇、新南镇、石莲镇、玉泉镇、洗马镇、马山镇、西河镇等15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 15 ' 36 "-107 41 ' 08 ",北纬27° 20 ' 18 "-28° 12 ' 32 "。湄潭崔涯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10975吨。

产品质量特性

外部感官特征:茶体扁扁爽滑,呈葵花籽状,少见,色泽翠绿,清香宜人,栗香味浓郁,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色均匀。本品具有贵州高原扁形绿茶的典型品质特征。内在质量指标:据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分析,湄潭绿芽营养丰富,茶多酚25-29%,咖啡因5.0-7.0%,茶氨酸1.5-2.5(g/100g),谷氨酸0.2-0.3(g/100g)。湄潭绿芽生产严格按照贵州省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和湄潭县茶叶综合标准体系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