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泛滥背后:我没有工厂授权赚钱,南极电商市值已超600亿

南极人绝对是当今中国的另类,南极人的老板张玉香绝对开创了全球商业的新模式。张玉香没有工厂,只有一个品牌,但他通过品牌授权赚了很多钱。这种模式甚至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南极人背后的南极电商市值已经超过600亿。

如今,打开各种电商平台,你会发现南极产品几乎泛滥成灾,不仅内衣有南极人,一些母婴用品、家纺、小家电也打上了南极人的烙印。起初,许多消费者质疑这些产品的真实性,但很快许多人发现,这些产品竟然是真的,并且都有正规的品牌授权。

只是很多不了解的人发现,南极的产品,无论是内衣还是家纺,质量真的参差不齐,有的还可以,有的完全不符合。那么为什么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2008年以后,南极人的原生产厂家已经陆续关闭工厂,学习恒源祥做品牌授权,也就是所谓的合资模式。当时恒源祥在1991开始这样的开发,找了一些厂家合作,然后把品牌授权给他们,让他们经营开发,赚的利润平分。

后来这种模式在南极人手中发扬光大。目前,南极电商的授权合作伙伴至少有上千家,这些合作厂商遍布各行各业。张玉香的老板把南极人授权给其他厂商,然后自己赚品牌授权费。基本上其他人都不用担心。别人赔钱或者赚钱,也不用太在意产品。

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当一个品牌彻底失败的时候,才会这么做,但其实南极人完全不一样。当时,南极人的发展如火如荼,但老板张玉香突然转型,开始品牌授权。

张玉香的模型现在运行得非常顺利。南极电商不仅完成了借壳上市,还在资本市场受到追捧。仅今年以来,南极电商市值就翻了一倍多,最高市值超过600亿。

南极电商业绩扎实。2018年利润接近9亿,2019年利润超过12亿,今年上半年依然保持高速发展。张玉香的个人财富也超过了100亿英镑。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经营一家工厂是很辛苦的。其实经营好一个品牌压力是非常大的。这几年很多老字号一夜之间就倒闭了,比如负债累累的拉夏贝尔,还有千千万万的达芙妮。

真正发展成为百年品牌并不难。就算是百丽这样的品牌,最终也要卖自己,更别说其他品牌了。做生意其实很辛苦,风险大,利润小。张玉香目前的模式实际上非常类似于所谓的互联网模式。他不是靠产品赚钱,而是靠虚拟服务赚钱。现在南极电商已经被认为是互联网公司,而不是服装公司。

张玉香从1998建立了南极人。当时,张玉香受到了上海赵霖公司的启发。那一年,赵霖公司推出了保暖内衣,一年卖出了28万件,成功地带火了保暖内衣这一产品。张玉香出生于1964,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

在创业之前,张玉香一直在体制内工作。1998张玉香冒险融资300万元创业,后创办南极人。通过模仿赵霖生产的保暖内衣,张玉香在四个月内完成了1亿的销售额。

赚到第一桶金后,张玉香立即扩大生产,同时加大力度推广,请来了刘德华当代演说家,然后花重金在央视做广告,推出了南极人不怕冷的广告。很多70后甚至80后的广告词一定印象深刻。

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南极人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之一。此时,赵霖公司被曝在保暖内衣中添加塑料薄膜,这给了张玉香一个绝佳的机会。其实这个问题在业内已经不是秘密了。很多人知道,但消费者不知道。

张玉香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爆发,所以张玉香很早就与美国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高科技的新型保暖内衣。赵霖出事后,张玉香借机推出了这款产品,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当时张玉香也达到了国家认证标准,让消费者更放心。南极人已经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可靠品牌。

随后张玉香借机推出羽绒服产品,也获得了成功。张玉香用了很多钱请了一批专家,同时聘请了很多设计师,推出了很多款式,很快成为了仅次于波司登的第二大羽绒服品牌。

2008年,一场金融海啸让很多实体企业一蹶不振。张玉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时,张玉香开始思考如何以更小的风险经营这个企业。2008年前后,很多服装品牌都在疯狂扩张,但实际上包括李宁在内的这类巨头并没有因为扩张而让利润飙升,反而让公司陷入了一个怪圈,利润率下降,库存上升。

然后张玉香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想放弃他所有的工厂,停止生产一种产品。然而,张玉香并没有放弃他的生意,他正在准备转型。张玉香不打算自己生产,而是依靠品牌赚钱。

张玉香找到一些有实力的制造商,然后授权南极人生产和销售。张玉香只收授权费。张玉香的模式自然是稳定盈利。张玉香随后继续增加授权厂商的数量,利润越来越多。

许多制造商也因为与南极人的合作赚了很多利润,所以更多的制造商也来张玉香合作。目前,张玉香已经授权南极人给至少上千家厂商,不仅包括内衣厂商,还包括服装、家电、家纺等。

当然,尽管张玉香的模式很聪明,但也有很多缺点。太多厂商的授权在这个市场上是参差不齐的。各种素质的南极人都有。如果张玉香不能管理好这些制造商的产品质量,那么南极人的品牌最终将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