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老字号全聚德烤鸭跌下神坛。食客:就是贵。为什么不贵?

“一切圆满圆满,聚则聚而不散,德则仁至上。”?全聚德

被称为烤鸭之王的全聚德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老字号。历史悠久,始建于清同治三年,即上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店设在北京前门,后来连锁店出现在北京各个绝佳地点,分店也开在魔都上海。

全聚德鼎盛时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何?我们可以一窥当时广为流传的一句民间顺口溜:不到万里长城不吃全聚德烤鸭真可惜。全聚德的烤鸭不仅象征着美食,更象征着一种流行的传统文化,是古老饮食文化的现代表达。

人们喜爱“百年火一炉”锻造的全聚德,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老字号食品,更因为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丰富生活的向往和希望。回到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很多人会选择存半个月的工资,只为了排队吃全聚德的烤鸭。

这种做法和一些年轻人花半个多月的工资去买自己喜欢的包或者手机是一样的。他们都为自己渴望仰慕的东西付出高昂的代价。对于那些70后、80后的北京人来说,他们庆祝步入社会、步入职场的第一选择就是去全聚德吃一只烤鸭。另外,如果亲戚朋友来北京旅游,考虑到面子和格调,去全聚德吃个饭也是首选。

回到今天,烤鸭之王全聚德已经不幸走下神坛,迎来了烤鸭之神的黄昏。空巷的全盛时期早已过去。人们依然爱吃烤鸭,但再也不会把全聚德作为首选。烤鸭之王是怎么一步一步落到这个地步的?

不够大众化的价格。

也许这个时代的人更加实际,不再像以前的人那样相信食物的文化价值;或许是如今的餐饮选择过于丰富,使得人们的选择不再拘泥于一个地方,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实除了各种品牌的烤鸭,北京各地还有很多非品牌的烤鸭店。

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亲民,味道正宗,对于注重性价比的当代人来说是绝佳的选择。既能满足“北京烤鸭”的瘾,又能保持对性价比的追求。为什么不呢?

现在的人都会算账。一只鸭子的成本最多30元左右。即使人们为餐饮和文化的服务付费,200-300甚至300-401的烤鸭也超出了人们的支付意愿。价值观的改变是烤鸭王不再受到热烈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究其根本,大众已经不愿意为一只烤鸭付出太多的钱,很多人会觉得三四百一只的烤鸭不划算,甚至离谱;但他们转而支付其他东西,比如名牌包、新手机、新电子产品等。,而且他们也不心疼频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