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对设计的影响
设计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设计的产品将采用哪种印刷类型。不同印刷类型的工艺特点是完全不同的。以四大印刷方式为例,胶印表现出丰富细腻的层次,浮雕产品轮廓清晰,笔触有力,墨色鲜艳,凹印线条清晰、细腻、美观,丝印墨层厚重浮雕,柔印产品简洁的色块和线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同的印刷类型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在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
对于胶印产品的设计,设计师接触的比较多,经验也相对丰富,所以主要要注意这几点:图片的分辨率是否足够;陷印值是否合适;对于小字,尽量避免四色叠加,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印刷难度;是否规则、切割线、切线等。是完整的;尽量避免设计大幅面整版纯色块;图文与纸纤维的方位关系,充分考虑后期处理的要求。
凹印产品的设计应避免多色套印。由于凹印使用的承印材料大多具有较大的热柔性,在高速印刷过程中受热变形,印刷套印的难度较大。所以在设计图案时,在不影响设计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多色套印。此外,有些材料不仅柔韧性差,而且油墨附着力也很差。
比如鲜奶产品目前使用的是PE膜和黑白膜,所以在设计这类包装图案时,既要避免多色套印,又要使图案简洁大方,避免大面积填色。需要充分考虑制袋工艺的要求。对于后封袋,前样板要根据成品的大小适当放血,防止前样板在制袋后变得过小。同时要考虑上下左右是否无缝。光斑位置设置是否满足切割和制袋的需要。此外,是否需要将成品单元的图案用透明或同色连接起来,也是凹印产品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设计柔版印刷产品时,如果原产品采用胶印或凹印印刷,在考虑使用柔版印刷时,不能简单照搬以前的设计方案,盲目追求胶印和凹印的印刷效果。
在设计柔版印刷产品时,要避免以下几个方面:避免设计过小的字和过细的线条;避免双色或多色线条和文字套印;避免设计小的高亮单词和线条;避免高光碎屏或1%小网点;避免在photoshop等位图软件中设计文字或线条;避免沿印刷滚筒的水平方向设计宽而长的场和梯度;除非有特殊要求,避免将大尺寸字段与点和小文本等放在同一页面上。
在丝网印刷的产品设计中,所使用的原稿与其他印刷方式所使用的原稿原则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在具体的制版和印刷实践中,其要求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丝网印刷的特点决定的。特别是由于丝网印刷墨层厚、色彩鲜艳,在选稿制版时要充分考虑丝网印刷的特殊效果。
此外,丝网印刷使用的原稿线条和网点的精度要求与普通印刷方法使用的原稿不同。如果原稿的线条和网点非常精细,那么用丝网印刷制版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丝网印刷技术不适合复制具有细线和网点的原稿。在丝网印刷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网线数,以充分再现原稿。丝网印刷更适合文字线条鲜明的单色全彩文稿,也适合对比度大、层次清晰的彩色文稿。
通过丝网印刷的特殊效果,使复制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通过丰富厚重的墨层和色调的明暗对比,充分表现原作内容的质感和立体感。
二、材料选择
在设计产品时,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与产品的市场定位相一致,以达到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包装效果的目的。在选材时,一方面要考虑材料的品种,另一方面要考虑材料的规格。不同种类的印刷材料,印刷适性差异很大,甚至完全不同,对产品的实际表现效果也大相径庭。
在新材料运用上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是河北忠旺集团的一碗香方便面包装。它大胆突破了设计材料,借鉴了小食品包装的设计风格,用透明油墨印刷在镀铝膜上。一经上市,其鲜艳的色彩迅速成为众多同类产品“吸睛”的焦点,为方便面包装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
对于材料的规格,也是影响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由于不同的商家需要不同品种、规格的纸张进行包装商标印刷,往往需要储备几十种不同品种、不同厚度的纸张。
如单面铜版纸、单面胶版纸、单面涂布卡纸、铜版纸、铸涂玻璃粉卡纸、白纸、镀金纸、铝箔纸、牛皮白纸等。,常见的厚度有80g、90g、250g、300g。350g、400g、450g等。
在设计产品时,必须考虑材料规格的问题,避免因材料规格选择不当而产生额外成本。以印刷书刊用纸为例,书刊封面、插页、插页一般200页以内用100 ~ 150g纸,200页以上用120 ~ 180g纸;插页用纸80 ~ 150g;根据书的厚度,插页一般选择在80 ~ 150 g之间。
同种纸张重量越重,价格越高,正文纸重量越重,书脊越厚。有时需要调整封面纸的重量和大小,会产生一系列的连带关系,往往会增加纸张成本。
第三,颜色和分辨率
在选择颜色时,我们需要考虑印刷的实际复制效果,比如尽量不要使用紫色系列中的颜色。原因是印刷油墨中青色油墨和品红色油墨叠加得到的紫色一般比较“脏”,很难达到电脑显示器显示的颜色或客户设计图案时心目中想要的颜色效果,容易造成与颜色有关的质量事故。
如果真的需要打印出理想的紫色,建议使用粉色油墨进行叠加或专色打印。如果设计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处于新的实验阶段,可以建议客户用专色印刷包装主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包装图案和颜色的亮度,还可以降低一旦包装主色与包装市场的流行色不匹配而滞销的风险(如果产品主色用专色印刷,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随时更换包装主色)。
在印刷平面设计中,分辨率的设定一定要根据设计和印刷工艺的要求,尤其是印刷材料(多为纸张)等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图片都必须调整到最高分辨率。比如报纸印刷的网线数比精致的绘本低,对图像文件的分辨率要求也不一样。
如果把用新闻纸印刷的报纸上的图片的分辨率调整到和用铜版纸印刷的画册一样的分辨率,不仅没有意义,还会导致印刷糊。在印刷电脑的平面设计中,不同对象的分辨率设置如下:一般新闻纸和胶版纸印刷的彩色或黑白报纸的网线数为60-100线,设计分辨率为120-200 dpi;通常使用胶版纸、图画报纸、铜版纸、纸板和白板来印刷彩色图片,如书籍封面、画报、产品广告等。印刷网线数达到150线,设计分辨率300dpi;高档书籍、精美画册、高档广告印刷品印刷在高档铜版纸上,印刷网线数可达175线以上,设计分辨率350dpi;精美的书籍或特殊的有价证券、特殊的纸币等。,设计分辨率可以是400dpi。
第四,排版方案
设计师必须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合理的排版方案。如果柔印设计的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产品包装一次性印刷量大,可以建议客户垂直排列多个单元图案,通过增加印版滚筒周长来提高印刷效率。
排版时注意纸张的方向,比如瓶装酒品牌。因为是机械化贴标,所以速度快。纸的背面自动涂胶受潮后,会瞬间变形弯曲。纸张的弯曲方向要和自动贴标机匹配,否则在自动流水线上不会生产。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在拼接排版时必须首先考虑纸张的横纵线,防止制作出来的商标因为不符合客户的要求而报废。
包装商标印刷与书籍印刷的显著区别是一页一图,多种组合。最少连两个图,最多连几十个图。最后把几张图片组合起来打印比较合适,这是设计和技术上要考虑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印后处理的难度。如果一篇稿子有很多后期处理程序,就要慎重考虑不要把印刷版面做得很大。否则由于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纸张热胀冷缩,导致下道工序叠印铝和压花困难,导致铝和压花一次完成,需要多次烫印。另外还有很多拼接和纸张变形,会严重影响配准,难以补救。
②异形商标。商标标签一般不会很大。对于需要模切的薄纸异形商标,不要拼太多,否则会因为模切制作的准确性而影响模切质量。
③印刷数量。如果印刷量不大,就不要做太多的拼接。因为版面过大,印刷量很少,模切成本高,必然增加单次投标的成本。
④张数。包装纸的大小和纸张大小一致,所以打印纸很标准,不存在浪费问题。包装商标不一样,因为单个标签大小的影响,无法准确拼成八开、四开、对开印刷。所以,尽可能节约打印纸的原则是是否采用插页、纵横拼接、嵌套、一刀打孔、一刀拉丝等拼接方式。选择好的拼接方式可以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
比如在书刊设计中,如果版式选择不合理,会增加废品率,减少纸张的有效利用面积。短行比较多的书,比如横排诗,用的是32对开本,切口和装订的空白比较多,用的纸也比较多。如果使用狭长的36格式,可以节省纸张。如果幅面太小,折的次数和光边材料的损失也更多。为了方便印刷,尽量不用或少用不规则对开,这样可以降低印刷成本。
综上所述,印前设计师要实现从“作品”到“产品”的成功跨越,必须深入学习印刷技术的相关知识,在上述工艺问题上做好参数的选择和设定,并熟练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才能成功满足印刷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要求,不断引导和降低生产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