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克虏伯的生平
其实在阿尔弗雷德的早年生活中,充满了让人绝望的失败,而他所有的言论都在表达对世界的不满。不过他后来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可能让他自己也深感意外。其幸运之处在于,他赶上了一个极好的时代。在当时,四处修建铁路催生了对钢铁的巨大需求,而此时美国的钢铁巨人卡内基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钢铁王国。另外,克虏伯成功取得了火车轮毂的专利,使克虏伯在鲁尔生产的轮毂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给美国和欧洲的铁路公司。
1811年其父弗雷德里希·克虏伯创立克虏伯家族企业,1826年弗雷德里希过世时,将制造优质铸钢的秘密和一个生产几乎陷入停顿的小工厂留给了他。他14岁便全权掌管企业,不久即扩充生产。包括制造钢辊。他曾设计和发展一些机械,发明羹匙压制机以用于制造汤匙和叉子。还生产政府造币厂使用的机械。
他吸引了很多新客户,扩大自己的企业原料采购,并获得扩大工厂所需的资金。1851年第一次万国工业博览会---伦敦世博会上,他展示了当时最大的钢锭(4300镑),被放置在最显眼的地方。由于铁路的出现,他的企业才真正地开始兴旺起来。起初他只生产铸钢的火车轮轴和弹簧,但在1852年,他制造出第一个无缝的钢火车轮毂,后来他用三个重叠的轮箍构成三环标志作为公司的商标。
另外,1862年和1869年,他首先将贝塞麦炼钢法和平炉炼钢法引入欧洲,为了证明自己所生产钢的质量,他开始生产枪炮。起初,在普鲁士无人问津,最早的订货时埃及(1856年)、比利时(1861年)和俄国(1863年)。但是由于克虏伯枪炮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显示的性能,,他的企业遂有“帝国兵工厂”之称。他在很多方面都是现代战争的奠基人。
在他去世的时候,他已为46个国家有提供武器装备。他很早就认识到工业化中各种人的问题,他为自己的工人订立了一套完整的福利计划,早在1836年,他就设置了疾病和丧葬基金。1855年他为他的雇员建造宿舍、医院、学校和教堂。他的工人们无不忠心耿耿,他创立炼钢厂时只有7名工人,而到他去世时,这个企业已有员工21000人 。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希·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接替了他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