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旅游资源
湘江流经祁东县桂阳镇、贺州镇、石良镇,全长51km。
淇水
淇水,又名“小东江”,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湖南省祁东县四明山。河流流经邵阳县、祁东县、祁阳县,在祁阳县武溪镇海水湾汇入湘江。祁水长114km,流域面积1685km2,是祁东、祁阳两县西北部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百合
白河被称为启东的母亲河,故称湘江一级支流玉溪河。发源于花坞乡石狮岭村老龙潭,最终流入湘江。全长87公里,河宽35~100米,平均比降1.4,汇水面积865平方公里。在20世纪50年代,它可以通航32公里。1962后,沿河修建11大坝,所有通航停止。
万福寺
万福寺,原名圆觉寺,又称朱元寺,位于县城丁山公园西侧。始建于明朝洪武元年,历经几个朝代而存续,文革中被毁。2001年,该寺经省宗教局批准修复,重建由佛教高僧石大师主持,资金由民间捐款和布施筹集。2002年1月奠基,选地30亩,建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般若讲堂、延寿桥、东西阁大四合院。后来,鞠婧楼、疗养院、放生池、照壁、塔、亭、桥、廊等设施相继建成。投资数千万元,五年完成。寺庙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万福寺是明代古刹的复兴,位于祁东县顶山南麓,占地30余亩。
四明山
四明山,位于衡阳盆地西北边缘,因靠近祁阳县、邵阳县、冷水滩县而得名,且“四面八方都是光明”。绵延90公里,呈镰刀状横跨南北。山势险峻,切割力强,是县西北的天然屏障。海拔1000米以上有3座山峰,主峰腾云岭高达1044米。800米以上6座,500米-800米63座;林场占地36.5平方公里,造林5万亩。
燕子岩
岩子岩,位于祁东县城西南5公里处,现属虹桥镇岩子村。这是该县最大的石灰岩洞。洞中有许多蝙蝠飞来飞去,古人误以为是燕子,故名燕子岩。
山洞在悬崖上,有直立的石头从里面伸出来。洞高6米,宽5米,主洞长约400米。内有石池,分支9条,向主洞两侧延伸,蜿蜒曲折,最长160米。
七宝山
七宝山,又名七牯岭,位于祁东县白蒂镇。附近的土丘低矮平缓,在山势上升过程中,三座山峰美轮美奂,形如笔杆,最高点335米。
横巷
石门,又名石门口,位于县城西北42公里的马渡桥乡庙冲村。两座山相对而立,像一扇门,故名。
朝天岩
朝天岩位于关家嘴镇北部,距县城42公里,怪石嶙峋,天然溶洞,镌刻“朝天岩暴”。中间开阔笔直,高7米,宽10米,深30多米。底部以前有一个暗窦,可以用手电进入,现在被堵住了。夏天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去处。洞外与左侧石岭对峙,南面原有石笋插天,现辟为采石场。
乔鞠婧
步云桥镇乔木塘瀛洲寺河畔。一株黄荆(原为灌木,同治《祁阳县志杂志》作“樟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元顺帝至元七年(1347),曾富忠博士与其弟由江西迁至湖南。接下来的几年里,在鞠婧附近建了一座寺庙,取名“乔木堂”。据县树检队调查,树高15.4m,DBH 93cm,冠幅9.7m2,树龄为祁东县最高。这棵树的主干成了一个槽,北面空空如也,南面杂草丛生。